-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二人轉與東北文化傳統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6160022
- 條形碼:9787516160022 ; 978-7-5161-6002-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二人轉與東北文化傳統 本書特色
該書試圖回答與其他戲曲或曲藝形式相比,二人轉為什么具有巨大的藝術裹卷力和沖擊力。因此,該書首先探討二人轉與原始儀式關系問題;接著探討二人轉與薩滿的關系,之后探討二人轉與東北神話的傳統,*后探討二人轉文化傳統爭論。得出結論認為,二人轉之所以產生巨大的藝術裹卷力和沖擊力,首先是來自二人轉的意象,是二人轉因為連著這部東北文化史,才使二人轉連著它的源頭。也正因為連著它的源頭,二人轉才獲得了無窮的藝術魅力。
二人轉與東北文化傳統 內容簡介
該書試圖回答與其他戲曲或曲藝形式相比,二人轉為什么具有巨大的藝術裹卷力和沖擊力。因此,該書首先探討二人轉與原始儀式關系問題;接著探討二人轉與薩滿的關系,之后探討二人轉與東北神話的傳統,*后探討二人轉文化傳統爭論。得出結論認為,二人轉之所以產生巨大的藝術裹卷力和沖擊力,首先是來自二人轉的意象,是二人轉因為連著這部東北文化史,才使二人轉連著它的源頭。也正因為連著它的源頭,二人轉才獲得了無窮的藝術魅力。
二人轉與東北文化傳統 目錄
從“走三場”演化看二人轉文化傳統
——二人轉來源于遠古儀式的一個形式考察
二人轉的“走三場”
大秧歌的“雙人場”
野人舞的二人轉
野人舞的來源
丑旦角色來源
成雙的丑旦
源于秧歌
配對形式
由“二神轉”到二人轉
薩滿表演“二神轉”的巖畫證明
紅山文化薩滿表演的“二神轉”
“二神轉”原型轉換的民間舞蹈形式
東北大秧歌“一副架”的二人轉造型
東北大秧歌“一副架”轉換為二人轉
二神轉范型
神圣范型
男女對轉
神圣交媾
群舞狀態
創世重演
根在紅山文化“大傳統”
紅山文化的源頭
“二神轉”性愛儀式的神圣性
女神崇拜文化模式的象征符號
神話原型的變形與回歸
“二神轉”神話原型變為祭祀舞
大秧歌的基本造型就是“二人轉”
二人轉丑旦與大秧歌上、下裝
薩滿跳神跳進跳出的二人轉轉換
’第二部分 二人轉與薩滿跳神
第二部分 二人轉的薩滿文化基因
成雙配對的二人角色
二人轉的“一副架”
原型性的姿勢
狂歡精神
跳進跳出表演方法
“出神”與“附體”的藝術
敘述與模擬
娛神與娛人
神話意象
儀式性演出
……
參考文獻
后記
二人轉與東北文化傳統 作者簡介
楊旸,吉林省四平市人,黑龍江大學講師,博士,在《社會科學戰線》、《北方論叢》、《文化遺產》等刊發表論文多篇,曾出版專著《二人轉探源》(合著)、《二人轉啟示錄》(合著)。 楊樸,吉林省遼源市人,吉林師范大學教授,吉林大學博士生導師,吉林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吉林省教學名師,國務院政府特貼獲得者。曾出版《語文經典重讀》、《美人幻夢的置換變形:的精神分析》、《探索心靈深處的秘密:文學作品的精神分析研究》、《二人轉的文化闡釋》、《戲謔與狂歡:新型二人轉藝術特征論》、《二人轉探源》(合著)、《二人轉啟示錄》(合著)等。在《文學評論》、《學術月刊》等發表論文多篇。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我與地壇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莉莉和章魚
- >
巴金-再思錄
- >
月亮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