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視覺文化與視覺藝術符號學-藝術史研究的新視角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1485514
- 條形碼:9787561485514 ; 978-7-5614-8551-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視覺文化與視覺藝術符號學-藝術史研究的新視角 本書特色
段煉編著的《視覺文化與視覺藝術符號學(藝術史研究的新視角)》是通過符號解讀而闡釋視覺藝術和視覺文化的一套理論,研究對象是圖像符號,研究方法是符號分析,并在當代批評方法論的基礎上,借鑒圖像學、敘事學、傳播學和闡釋學方法。該書圖文并茂,是一本非常有出版價值的書籍。
視覺文化與視覺藝術符號學-藝術史研究的新視角 內容簡介
《視覺文化與視覺藝術符號學:藝術史研究的新視角》是一部研究視覺文化與視覺藝術之圖像符號的學術專著,旨在為藝術史研究提供一個新視角。對當代學術來說,視覺文化研究是藝術史研究的一部分,是藝術史研究的一種理論、觀點和方法,也是其實踐。在此學術語境中,《視覺文化與視覺藝術符號學:藝術史研究的新視角》既是一部視覺文化與視覺藝術符號學的專論,也是一部視覺文化研究的導論。其特征是以視覺藝術研究為焦點,立足于個案分析,探討藝術圖像的符號與結構問題。《視覺文化與視覺藝術符號學:藝術史研究的新視角》借符號與結構的關系而提出“符號詮釋的世界”,尤其是關于這一世界的“蘊意結構”觀,皆基于個人的學術積累,是作者的一己之見。
視覺文化與視覺藝術符號學-藝術史研究的新視角 目錄
一一序段煉《視覺文化與視覺藝術符號學》
導論:一家之說
**章 視覺文化與符號學
**節 視覺文化研究的定位
第二節 符號學之于視覺文化
第三節 視覺文化研究的對象
第四節 視覺文化研究的方法
第二章 圖像符號與圖像學
**節 藝術中的符號化機制
第二節 古典繪畫的符號現象
第三節 西方圖像研究的演進
第四節 中國圖像研究的現狀
第五節 圖像研究與批評實踐
第三章 敘事學與圖像符號
**節 敘事研究與圖像敘事
第二節 文學敘事與圖像解碼
第三節 敘事話語與視覺傳播
第四節 視覺敘事的結構方式
第四章 圖像再現與凝視
**節 再現的概念與符號學
第二節 福柯論述再現與凝視
第三節 再現空間與凝視身體
第四節 符號解讀與圖像闡釋
第五章 符號詮釋的世界
**節 作者之維與意圖編碼
第二節 語境之維與密碼設置
第三節 作品之維與圖像密碼
第四節 讀者之維與圖像解碼
第五節 多維之和與圖像政治
第六章 視覺秩序的蘊意結構
**節 視覺秩序與結構意識
第二節 文本分析與蘊意結構
第三節 形式語言的基本特征
第四節 修辭語言的抽象形態
第五節 審美語言的視界融合
第六節 觀念語言的意向客體
第七章 探索結論
本土化的焦慮與中國學派的視覺文化符號學
附錄一 米克.巴爾譯文《解讀藝術符號》
附錄二 米克.巴爾譯文《解讀倫勃朗繪畫:從類型符碼到意指失諧》
附錄三 訪談:我的學術經歷與學科跨界
視覺文化與視覺藝術符號學-藝術史研究的新視角 作者簡介
段煉,四川成都人,文學博士、美術教育學博士,上世紀80年代任教于四川大學,90年代初赴加拿大留學,后任教于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等校,現任教于加拿大康科迪亞大學,研究批評方法與藝術史論,從事藝術評論與文學寫作。近s0年來發表有學術論文、文藝評論、散文隨筆三百余篇,已出版十余部著述,有《藝術與精神分析》《世紀末的藝術反思》《跨文化美術批評》《觸摸藝術》《觀念與形式》《詩學的蘊意結構》《視覺的愉悅與挑戰》《有狼的風景》《圖像叢林》《藝術學經典文獻導讀書系·視覺文化卷》等。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自卑與超越
- >
莉莉和章魚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經典常談
- >
二體千字文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