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追兇:破譯犯罪現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法律史:立場.方法與論域-四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0214172
- 條形碼:9787510214172 ; 978-7-5102-1417-2
- 裝幀:6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法律史:立場.方法與論域-四 本書特色
法律史研究的兩個層面的問題一是法律措施研究所應采用的立場與方法,二是法律史研究所應指向的對象與領域。肖洪泳編著的《法律史--立場方法與論域/岳麓法學文庫》圍繞法律史的學術研究兩個層面的問題展開論述,闡述了中國古代法律制度、中國古代刑法思潮以及近代中國法律史。
法律史:立場.方法與論域-四 內容簡介
法律史研究的兩個層面的問題一是法律措施研究所應采用的立場與方法,二是法律史研究所應指向的對象與領域。《法律史:立場、方法與論域》圍繞法律史的學術研究兩個層面的問題展開論述,闡述了中國古代法律制度、中國古代刑法思潮以及近代中國法律史。
法律史:立場.方法與論域-四 目錄
**編 法律史的立場與方法
**章 法律文化與法律史解釋
一、引言
二、法律史解釋的進路轉換
(一)法律史研究進路的轉換
(二)概念的緣起:從文化到法律文化
(三)理論的進路:從文化解釋到法律文化解釋
三、法律文化解釋的立場與方法
(一)法律文化解釋的基本立場
(二)法律文化解釋的分析方法
四、法律文化解釋的缺陷及其克服
(一)具體缺陷及其克服
(二)個案分析:中國近現代法律文化的轉型
五、結論
第二章 傳統與法治
一、梅因古代法的分析思路
二、現代法治需要的傳統
三、現代法治的理性基礎
第三章 歷史法學的使命
一、自然法思想的進步與局限
二、歷史法學的形成
三、歷史法學的宗旨
四、歷史法學的民族主義立場
第四章 福柯的懲罰思想及對法學的意義
一、公開處決的潛在危險性
二、刑事司法的人道轉向
三、規訓機制的誕生
四、福柯的歷史觀及對法學的意義
第二編 中國古代法律制度
**章 秦代刑事訴訟程序
一、偵查
二、起訴
三、審訊
四、判決
五、上訴
六、奏讞
七、余論
第二章 唐代對佛教的法律調整
一、設立管理機構
二、完善僧籍制度
三、嚴格僧尼活動
四、限制寺院經濟
五、結論
第三章 蒙元對佛教的法律調控
一、推行信教自由
二、完善僧官制度
三、編 修禪門清規
四、保護寺院經濟
第四章 明初鄉村教化的法律制度
一、教化的組織化:里老法律制度
二、教化的司法化:申明亭法律制度
三、教化的禮法化:鄉飲酒禮制度
四、教化的教育化:社學法律制度
五、結論
第三編 中國古代刑法思潮
**章 中國古代刑法的人性基礎
一、作為理性存在的人性與刑法
二、作為社會存在的人性與刑法
三、作為歷史存在的人性與刑法
四、性善與性惡:關于犯罪與刑罰的人性論爭
五、結論
第二章 中國古代死刑觀的人性根據
一、性善論:教化主義死刑觀的人性根據
二、性惡論:威懾主義死刑觀的人性根據
三、性有善有惡論:預防主義死刑觀的人性根據
四、結論
第三章 中國古代死刑報應思想
一、私力復仇:死刑報應思想的孕育
二、報應司法:作為報復刑的死刑
三、刑官報應:死刑適用過程中的司法倫理
四、結論
第四章 沈家本與中國近代死刑思想的轉換
一、從仁政到法權:死刑改革的基本依據
二、從限制到廢除:死刑改革的基本步驟
三、從威懾到教養:死刑改革的基本目標
四、結論
第四編 近代中國的憲法思潮與實踐
**章 近代中國的聯邦主義思潮及實踐
一、晚清聯邦主義思潮的輸入
二、應對集權的聯邦制:1910年代的聯邦主義思潮
三、尋求統一的聯邦制:1920年代的聯省自治運動
四、消解對抗的聯邦制: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的聯邦
主義余音
五、結論
第二章 中華民國憲法案(1925)的聯邦制架構
一、國家與地方事權的聯邦制分配
二、國家與地方關系的聯邦制調整
三、國家機關的聯邦制組成
四、地方制度的聯邦制建構
五、結論
第三章 陳炯明的聯治民主制建國方略
一、民初中央與地方關系的困境
二、陳炯明聯邦建國思想的提出
三、陳炯明的地方自治實踐
四、陳炯明的聯省自治方略
五、陳炯明的中國統一方案
六、陳炯明的聯治民主制
七、陳炯明的共和理想
后記
法律史:立場.方法與論域-四 作者簡介
肖洪泳,湖南洞口人,湖南大學法學院助理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湖南大學羅馬法系研究中心私法研究所所長,“國家2011計劃’出土文獻與中國古代文明研究協同創新中心骨干專家。先后就學于湘潭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獲法學學士、碩士、博士學位。專業領域為法律史,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法制史、中西法律思想比較、法律文化、羅馬法、中國近現代憲政研究。主持或參與國家級、省部級課題數項,參與撰寫著作、教材數部,在《讀書》、《書屋》、《法學家》、《社會科學》、《當代中國研究》(美國)等學術、思想刊物上公開發表學術論文三十余篇。在湖南大學任教期間,先后為本科生、研究生講授《中國法制史》、《外國法制史》、《中西法律思想史專題》、《法學名著導讀》等課程,并曾獲湖南大學“我心目中最敬愛的老師”榮譽稱號。
- >
莉莉和章魚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山海經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