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璽印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9003853
- 條形碼:9787549003853 ; 978-7-5490-0385-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璽印 本書特色
人類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創造了無數的文化財富,保存到今天的物質形態,被我們稱之為“文物”,實際上就是“文化遺物”,廣義上可以稱之為物質形態的“文化遺產”,它與非物質形態的文化遺產共同構成了人類的文化遺產體系。 每一件文物都蘊含著豐富的歷史信息,承載著古老生活的生動細節。每一件文物都凝聚著偉大的古代智慧,熔鑄著歷史與藝術的大美。它們都有著非凡的身世,身經千萬次的錘煉與虔誠的雕琢,帶著匠工的汗水與體溫,或走向祀祝的祠壇,或走向王侯的幾案,或走向文人的書齋,或走向貴婦的妝臺……然后,或煙消云散,或深埋地底,或長眠深海。今天,它們與我們不期而遇,像久違的故人,訴說,感喟…… “文物”作為歷史的產物,畢竟與今天的生活環境、語境等有著較大的差異,沒有專門的知識和概念理解,我們很難把它融入到現代社會生活和文明建設活動中,為此,學習和普及文物知識成為當代文化教育和創新思維訓練的重要任務之一,同時也是實現文化遺產現代價值的必要途徑之一。該叢書就是一套這樣的“普及讀物”,目的是將那些通常呈現在專業書刊的關于中國文物的知識,或者在學者眼中的“常識”,尋找適宜的點,選擇典型的面,運用通俗的文字,趨避冷僻的術語和概念,介紹給喜歡中國文化的大眾,成為讀者了解中國文化某一面相的指南和津梁,進而將這類知識轉化為常識,沉淀為自身的文化底色! 此書是《中國文物小叢書》其中之一。璽印作為文物具有很高的研究和藝術價值,本書通過璽印的源流、璽印的類別、蔚為大觀的明清流派篆刻藝術、篆刻藝術的欣賞等幾部分,使讀者進一步了解各種璽印的演變歷程和其背后的故事。
璽印 內容簡介
要嚴肅滴說幾句啦!**,毫無疑問,這是一套普及中國傳統文化的書,文物在明處,知識點在暗處。第二,缺席文物及古代生活實物的歷史知識,總讓人有點不踏實,看了這套書,我想會有回到歷史現場,參與古人生活的體驗。這可是灰常難得的體驗。第三,有朋友說,嘿,別整了,文物的書都恁多了,還做個什么勁兒。我只能悠悠地吸一口氣,這么回答:文物的書是不少,但鑒賞類偏多,學術類偏深。這一套以點帶面,不是收藏入門書,而是文化悅讀書(當然如果將它們看做收藏入門書,我偷偷地說,我完全沒意見),受眾面可是比較大的。第三,你是不是為青銅器的那個那個還有那個字,不知道猜什么好呢?告訴你,這套書可有生僻字的注音。你是不是為書法、繪畫流派的線索,查了好幾十次百度呢?告訴你,這套書可交代的很是清晰。涉及古人生活的很多名物,無法展開敘述的一些知識,這套書都在頁邊添加了舒適且富有人性的注解。一件器物的來龍去脈,是文物的傳記,這里頭可不乏這樣的貨。以上這些話可是相當嚴肅的,當然,*多的還是誠懇。
璽印 目錄
璽印的源流
一、撲朔迷離的三方古璽
二、名稱的紛繁復雜
三、材質的考究多樣
四、藝術形式的多樣創意
五、時代和身份的象征之璽印的鈕與綬
(一)先秦時期
(二)秦漢魏晉南北朝時期
(三)隋唐宋元明清時期
六、印文的種類
璽印的類別
一、傳國璽的故事
二、歷代沿用的璽與寶
三、歷代官印
(一)多姿多彩的戰國古璽
(二)首成定制的秦代官印
(三)萬世典范的漢代官印
(四)天下歸心:漢頒少數民族和東瀛倭奴國官印
(五)巨大的烙馬印
(六)冰清玉潔的漢代玉印
(七)封泥的誕生
(八)走向衰落的魏晉南北朝官印
(九)官印制度大變革的開始之隋唐官印
(十)九疊篆的輝煌之宋代官印
(十一)契丹文化與漢文化的融合之遼代官印
(十二)獨具特色的西夏官印
(十三)疊篆的精品之金代官印
(十四)草原民族與漢文化的融合之元代官印
(十五)九疊篆的實至名歸之明代官印
(十六)滿漢文同時入印的首創之清代官印
(十七)農民起義政權的印證
四、歷代私印
(一)姓名表字別號印
(二)詞句印
(三)花押印
(四)收藏鑒賞印
(五)書簡印
(六)室名齋號印
五、特殊印章
(一)肖形印
(二)宗教印
(三)騎縫印
(四)巴蜀符號印
蔚為大觀的明清篆刻藝術
一、篆刻藝術的起源之石料的入印
二、篆刻藝術的大放光彩之“文何”引領印壇
三、徽派的后起之秀之勇于創新的歙四家
四、浙派西泠八家的古樸風貌
五、皖籍鄧派的剛健婀娜
六、再創高峰的晚清印人
七、篆刻藝術的輯成之印譜
璽印鑒賞與辨偽
一、書法與刀法的完美結合之篆刻藝術技法
(一)篆法
(二)刀法
(三)章法
(四)款法
二、印在胸中之璽印的鑒賞
(一)材質
(二)形制
(三)款識
(四)印文
三、四大印石及辨偽
(一)細密堅潤的青田石
(二)玉巖鳳凰之昌化石
(三)女媧補天遺留人間的寶石之壽山石
(四)天賜之石之巴林石
四、通過形制、款識、印文辨偽
(一)形制
(二)款識
(三)印文
參考文獻
延伸閱讀書目
璽印 作者簡介
朱啟新,中國著名文博書籍出版人,曾任《文物》副主編、《中國文物報》特約編審、多所高校兼職教授。主編或出版《20世紀中國文物考古發現與研究叢書》、《考古人手記》(第一、二、三輯)、《中國文物與學科叢書》等大型考古文博叢書。著有《說文談物》、《文物物語:說說文物自身的故事》、《看得見的古人生活》、《文物與語文》等。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莉莉和章魚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我與地壇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