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北京民俗論叢-第三輯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7747638
- 條形碼:9787507747638 ; 978-7-5077-4763-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北京民俗論叢-第三輯 本書特色
北京民俗博物館作為《北京民俗論叢(第3輯)》的主辦單位,不僅關注對文物等物證價值的挖掘,力圖將它們的歷史、科學與藝術價值呈現出來,將人類生存及其環境物證“證”給讀者看。本輯中既有前輩學者多年研究的力作,也有學界新人的初次發聲,作者很榮幸地以“民俗文物文獻研究”、“博物館理論與實踐”、“節俗專題研究”、“北京史地與民俗”、“東岳廟研究”等主題,為讀者們一一呈上,以饗四方之友。
北京民俗論叢-第三輯 內容簡介
《北京民俗論叢(第三輯)》不僅關注對文物等物證價值的挖掘,力圖將它們的歷史、科學與藝術價值呈現出來,將人類生存及其環境物證“證”給讀者看。本輯中既有前輩學者多年研究的力作,也有學界新人的初次發聲,作者很榮幸地以“民俗文物文獻研究”、“博物館理論與實踐”、“節俗專題研究”、“北京史地與民俗”、“東岳廟研究”等主題,為讀者們一一呈上,以饗四方之友。
北京民俗論叢-第三輯 目錄
敦煌西王母神話的非遺傳播與《周易》
九華山地藏璽印略考——九華山地藏璽印與地藏信仰研究
博物館理論與實踐
博物館公眾影響力提升策略研究
基于博物館教育項目的觀眾研究——以中國鐵道博物館《火車探秘》為例
在博物館展現“非遺”形式的探索——就討論《儺戲神韻——中國儺戲儺面具藝術展》所引發的思考
面對瓶頸的新思考——遺址類博物館在新形勢下如何做好公眾服務
節俗專題研究
“嘉興摜牛”——傳統的繼承與發明
永安筍竹節的傳統化實踐
民眾參與性與端午節慶的內涵轉變
北京史地與民俗
老北京的滿族女裝
清末旗人的祭祀與換索禮節
從檔案看清宮太監的財務狀況
東岳廟研究
民俗宗教與皇家祭祀:北京東岳廟供奉諸神之考察
從溫州東甌王廟看東岳廟的地方化黃培量
本館芹獻
走出館藏天地的困惑與思路——基于北京民俗博物館對文化傳承基地調研的思考
附錄
年北京民俗博物館大事記
征稿啟事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經典常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巴金-再思錄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推拿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