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跨世紀的中國想象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1251966
- 條形碼:9787301251966 ; 978-7-301-25196-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跨世紀的中國想象 本書特色
著名北大學者張頤武教授從在北大任教期間的研究成果中精心挑選若干篇文章、集結成書。《后新時期中國電影:分裂的挑戰》《九十年代大陸電影的空間想象》《發展的想象》《再度想象中國:全球化與中國電影的"內向化"》《本土或全球?本土即全球?》《后原初性:認同的再造和想像的重組》《"中國夢":想象和建構新的認同》等。
跨世紀的中國想象 內容簡介
《跨世紀的中國想象:張頤武電影文章自選集》是張頤武先生針對電影這一大眾文化媒介的深度思考。
跨世紀的中國想象 目錄
導言:繼續從"背面"看電影
后新時期中國電影:分裂的挑戰
九十年代大陸電影的空間想象
發展的想象和類型電影
再度想象中國:全球化與中國電影的"內向化"
本土或全球?本土即全球?
后原初性:認同的再造和想象的重組
"中國夢":想象和建構新的認同
三十年:中國想象與電影
再想象和再結構:中國電影的"當代性"
"大片"到"后大片"十年:中國電影史的超越
中國電影:全球華語電影格局的改變
"全國化"與電影
"全國化"的常態化
在"全國化"的平臺上突破瓶頸
全球化的全國化:2012年電影圖景
歷史·記憶·電影:時間的追尋
超越啟蒙論與娛樂論
兩對基本概念:抽象觀眾/具體觀眾 視覺性/文學性
"第四代"與現代性
"第五代"與當代中國文化
"中國之眼":"改編"的跨文化問題
《三槍》和《阿凡達》之后:中國電影的新空間
"事件"的沖擊--"微時代"的文化想象力
全球性后殖民語境中的張藝謀
《英雄》:新世紀的隱喻
十年后再說"張藝謀神話"
陳凱歌:跨出與回歸中國
王朔與電影
張暖忻的懷念
感受二十世紀中國的艱難
《建國大業》:國家合法性的莊嚴表達
《金陵十三釵》:民族的新生與救贖
《一代宗師》:飄零命運 遲暮英雄
后新時期中國電影:分裂的挑戰
九十年代大陸電影的空間想象
發展的想象和類型電影
再度想象中國:全球化與中國電影的"內向化"
本土或全球?本土即全球?
后原初性:認同的再造和想象的重組
"中國夢":想象和建構新的認同
三十年:中國想象與電影
再想象和再結構:中國電影的"當代性"
"大片"到"后大片"十年:中國電影史的超越
中國電影:全球華語電影格局的改變
"全國化"與電影
"全國化"的常態化
在"全國化"的平臺上突破瓶頸
全球化的全國化:2012年電影圖景
歷史·記憶·電影:時間的追尋
超越啟蒙論與娛樂論
兩對基本概念:抽象觀眾/具體觀眾 視覺性/文學性
"第四代"與現代性
"第五代"與當代中國文化
"中國之眼":"改編"的跨文化問題
《三槍》和《阿凡達》之后:中國電影的新空間
"事件"的沖擊--"微時代"的文化想象力
全球性后殖民語境中的張藝謀
《英雄》:新世紀的隱喻
十年后再說"張藝謀神話"
陳凱歌:跨出與回歸中國
王朔與電影
張暖忻的懷念
感受二十世紀中國的艱難
《建國大業》:國家合法性的莊嚴表達
《金陵十三釵》:民族的新生與救贖
《一代宗師》:飄零命運 遲暮英雄
展開全部
跨世紀的中國想象 作者簡介
張頤武,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主要理論專著有《在邊緣處追索》、《從現代性到后現代性》、《新新中國的形象》、《全球化與中國電影的轉型》等;大眾閱讀出版物有《思想的蹤跡》、《一個人的閱讀史》等。
書友推薦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唐代進士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