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新金融評論-2015年第1期(總第15期)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4978851
- 條形碼:9787504978851 ; 978-7-5049-7885-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新金融評論-2015年第1期(總第15期) 本書特色
本書主要內容:紀志宏:我國產能過剩風險及治理苗長興:化解產能過剩途徑和措施研究張燕生:我國產能過剩的國際視野及政策效應分析沈建光:以“創造性破壞”化解中國式產能過剩許憲春:中國國民經濟核算體系的修訂與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民生改善李伏安:新型金融機構市場定位與發展探索魯政委 郭嘉沂:人民幣之鯉的sdr龍門劉春航:國際銀行監管框架的反思溫信祥:從富國銀行看大銀行如何提供小微金融服務林采宜 張超:中國的信用利差為什么這么高?
新金融評論-2015年第1期(總第15期)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內容:紀志宏:我國產能過剩風險及治理苗長興:化解產能過剩途徑和措施研究張燕生:我國產能過剩的國際視野及政策效應分析沈建光:以“創造性破壞”化解中國式產能過剩許憲春:中國國民經濟核算體系的修訂與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民生改善李伏安:新型金融機構市場定位與發展探索魯政委 郭嘉沂:人民幣之鯉的SDR龍門劉春航:國際銀行監管框架的反思溫信祥:從富國銀行看大銀行如何提供小微金融服務林采宜 張超:中國的信用利差為什么這么高?
新金融評論-2015年第1期(總第15期) 目錄
我國產能過剩風險及治理
化解產能過剩的途徑和措施
我國產能過剩的國際視野及政策效應分析
以“創造性破壞”化解中國式產能過剩
宏觀經濟
中國國民經濟核算體系的修訂與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民生改善專題
我國產能過剩風險及治理
化解產能過剩的途徑和措施
我國產能過剩的國際視野及政策效應分析
以“創造性破壞”化解中國式產能過剩
宏觀經濟
中國國民經濟核算體系的修訂與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民生改善
改革實踐
新型金融機構市場定位與發展探索
國際金融
人民幣之鯉的sdr龍門
金融實務
國際銀行監管框架的反思——兼論簡單性、可比性和風險敏感性的平衡
從富國銀行看小微金融的商業化經營
中國的信用利差為什么這么高?
- >
巴金-再思錄
- >
我與地壇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山海經
- >
煙與鏡
- >
月亮與六便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