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高職院校德育工作的創新發展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3459559
- 條形碼:9787503459559 ; 978-7-5034-5955-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高職院校德育工作的創新發展研究 本書特色
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展示中央16號文件頒發以來各地各高校加強和改進高校德育工作的新實踐、新探索,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組織出版《高校德育成果文庫》,匯集各地高校的成果和經驗,搭建交流研究成果、展示工作經驗、促進成果轉化的有效平臺,相信會對進一步促進高校德育工作的創新發展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
高職院校德育工作的創新發展研究 內容簡介
《高校德育成果文庫:高職院校德育工作創新發展研究》是福建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在高職院校德育工作創新發展上的理論探索,匯集了2007年以來學院教職工關于兩岸技職院校德育工作和高職院校學生黨建工作、學生教育管理、思想政治理論課等方面理論水平較高、較具有代表性的44篇研究成果,展示出了成效顯著、特色鮮明的德育工作經驗,值得各校參考與借鑒。
高職院校德育工作的創新發展研究 目錄
**章 黨建工作引入IS09000質量管理體系研究
高校黨建工作創新的探索與實踐
在高校黨建工作中引入IS09000族質量管理標準體系的思考
強化機制創新切實保證大學生黨員發展質量
——以福建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為例
貫徹IS09001質量管理體系,加強高職院校學生黨建工作
第二章 提升高職院校學生黨建工作質量的思考
群眾路線視野下的高職院校服務型黨組織構建
提升高職院校學生黨建工作質量的思考
高職學生黨員政治價值觀教育的思考
高職院校黨務工作信息化探索
高職院校學生黨支部立項活動創新研究
——以福建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為例
以改革創新精神推進高職院校黨校培訓工作
第二篇 高職院校學生教育管理特色研究
**章 構建高職院校學生教育管理長效機制
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
高職院校育人根本任務的認知與實現
高職院校大學生思想道德狀況分析
高職學生思想道德實踐教育體系的構建
以學生發展為導向的高職院校學生工作機制構建
升格高職院校學生教育管理長效機制探究
第二章 高職院校學生教育管理特色模式探索
人與環境互動理論視角下的高職院校環境與學生發展
高職院校學生心理危機預防與干預探析
高職院校舉辦“技能節”的問題探究
高職院校校企合作學生教育管理模式的構建
工學結合模式下學生工作的困境及創新實踐
構建高職院校職業指導體系
構建高等職業院校大學生創業意識培養運行機制
第三篇 高職院校思想政治課程理論探索
**章 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價值探討
高職院校公共基礎課價值再探討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改的關鍵是樹立人本觀念
論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取向
高校主體間性思想政治課教學范式出場探微
第二章 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貼近專業實際研究
高等職業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貼近專業學習實際問題探究
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的課程設計思想對思政課的啟示
——兼論高職院校思政課課程的系統化設計思路
在場:從另一視角審視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貼近專業實際
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現狀與對策
基于行動導向的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途徑探析
團體心理訓練法在高職院校思政課實踐教學中的運用
第四篇 兩岸技職院校德育工作方法比較研究
**章 臺灣地區技職院校德育工作方法研究
臺灣朝陽科技大學發展的動力源及啟示
臺灣地區高校全人教育管理模式探析
——以臺灣萬能科技大學為例
臺灣地區技職院校依托通識教育育人的調研報告
臺灣地區高校的勞作教育制度探析
第二章 兩岸技職院校德育工作方法比較
我國臺灣地區與內地職業教育之比較
臺灣地區技職教育對大陸高職學生教育培養的啟發
臺灣地區技職院校學生事務中的人本理念及啟示
高職院校青年志愿者活動服務學習課程模式探究
臺灣地區技職院校學生工作的考察及啟示
后記
高職院校德育工作的創新發展研究 節選
《高校德育成果文庫:高職院校德育工作創新發展研究》: (三)從黨建工作的對象來看,學生入黨動機呈現復雜化 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決定了社會的開放性,一方面,個人的利益要求呈現多樣性;另一方面,打破了計劃經濟體制下個人對組織的絕對依賴關系。這種狀況使部分學生思想行為的功利性膨脹,價值觀念發生偏移,淡化了入黨動機的單純性。當前,高職院校學生基本上都具備較明確的道德認識、價值觀念,但是,部分學生將入黨作為實現個人發展的一種手段,存在著功利主義和實用主義的傾向,一些學生對黨的認識處于一種樸素的、感性的和不成熟的階段。理論知識也非常貧乏,對黨的認識不夠深刻。通過調查發現:有的學生認為入黨是一種榮譽,有的學生認為入黨可以獲取一定的政治資本,有的學生甚至認為入黨有助于就業,還有的學生認為入黨能證明自己比別人強等,入黨動機的不純,勢必影響學生黨員的質量。 (四)從黨建工作發展的具體程序來看,還不夠規范 一是發展工作的程序不夠規范。主要表現有:收到學生的入黨申請書后,有的支部未及時與申請人談話,給予必要的關心和回應;有的黨員發展材料不夠齊全、規范,有些上報的入黨材料審核把關不夠嚴格,缺少必要的材料;在學生預備黨員的轉正工作中,及時辦理轉正手續做得不夠到位;部分畢業生的組織關系和材料轉移不及時,特別是一些在新經濟組織就業的學生黨員的關系接轉困難。二是對學生黨員發展工作抓得不夠緊。年初的時候雖然有發展計劃,但實際工作往往滯后,未能很好地履行計劃;有的發展工作節奏比較慢,新生進校后要被列為觀察對象,二年級被定為人黨積極分子,三年級被定為發展對象,再被考察一年,發展為預備黨員正好畢業了,在校期間,發展的學生黨員難以發揮先鋒模范作用,未形成大學生黨員教育管理的長效機制,影響黨建工作的質量。 (五)從黨建工作的載體來看,工作方式和觀念依舊、教育形式較單一 各級黨組織在進行黨課教育時,形式普遍古板老套,思想教育往往理論與實際相脫節,理論講述往往是強迫澆灌式,通常是“上課一討論一寫體會”,常常使學生感到空洞無物甚至感到乏味,難以達到真正的教育效果。由于信息技術的高度發展,黨的傳統工作方式受到沖擊,過去那種由上而下以集中宣講為主的傳統教育系統和手段,很大程度上已不能滿足新時期大學生的需求。 ……
高職院校德育工作的創新發展研究 作者簡介
齊學群,男,漢族,1962年1月出生,福建福州人。中共黨員,工學學士、公共管理碩士學位,高級工程師。現任福建信息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曾任中國空氣動力研究與發展中心高超聲速研究所激波風洞研究室主任、福建省教育廳科技處處長、福建省教育廳發展規劃處處長。早期主要從事航天飛行器空氣動力學實驗研究,曾獲“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軍隊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獲國防科工委“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在教育行政部門工作期間,主要從事高校科研管理、教育發展規劃制定等工作。 王萍輝,男,漢族,1966年1月出生于湖南衡陽,湖南株洲人。中共黨員,博士研究生學歷,工學博士學位,博士后,教授。現任福建信息職業技術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兼任教育部全國機械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教育技術協會高等職業教育專業委員會第二屆理事會主任委員、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教學工作委員會職業教育教學資源建設研究會二屆理事會主任等。主要從事機械、管理科學與工程、教育管理等方面的教學科研工作,先后公開發表學術論文30余篇,主編教育部高等職業教育示范專業規劃教材1部,主持及參加教科研項目近30項。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姑媽的寶刀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回憶愛瑪儂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二體千字文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唐代進士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