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社版)玫瑰色的森林
-
>
(社版)金色的雨(精裝繪本)
-
>
(社版)海藍色的小水桶(精裝繪本)
-
>
(社版)白色的禮物(精裝繪本)
-
>
它們:水怪時代
-
>
家門口的大自然系列:奶奶的花園 奶奶的菜園(全2冊)
-
>
創意立體紙魔坊玩具書——賽車 作業車
白話沒繪全本注釋版三國演義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7151017
- 條形碼:9787307151017 ; 978-7-307-15101-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白話沒繪全本注釋版三國演義 本書特色
《三國演義》是我國**部長篇章回體小說,全書反應了三國時代的政治軍事斗爭,概括了這一時代的歷史巨變,塑造了一大批叱咤風云的英雄人物,是中華五千年文明中*燦爛奪目的篇章!本書忠于《三國演義》原一百二十回章回內容,既保留了精彩篇章,又使內容更加凝練,條理更加清晰,非常適合青少年閱讀。以此同時,對一些難解詞語作了注釋,并且每一章回都作了細致深入的點評,使青少年能更好地理解每一章回的精髓與全書整體之間的關系,從而能更好地領悟這部名著的深刻意義。
白話沒繪全本注釋版三國演義 內容簡介
適讀人群 :11-14歲 評注式《三國演義》,*適合青少年閱讀!再現波瀾壯闊的歷史,再現原著的經典人物,*全的注解,*點睛的點評,當代青少年不容錯過的精彩!史上*全的青少版《三國演義》,用精彩還原經典,用注釋深化理解,用點評引領全篇! *接近原著的青少版《三國演義》,再現原著精彩! 評注式《三國演義》,*適合青少年閱讀! 再現波瀾壯闊的歷史,再現原著的經典人物,*全的注解,*點睛的點評,當代青少年不容錯過的精彩! 史上*全的青少版《三國演義》,用精彩還原經典,用注釋深化理解,用點評引領全篇!
白話沒繪全本注釋版三國演義 目錄
第二回 張翼德怒鞭督郵 何國舅謀誅宦豎
第三回 議廢立董卓叱丁原 饋金珠李肅說呂布
第四回 廢漢帝陳留踐位 謀董賊孟德獻刀
第五回 發矯詔諸鎮應曹公 破關兵三英戰呂布
第六回 焚金闕董卓行兇 匿玉璽孫堅背約
第七回 袁紹磐河戰公孫瓚 孫堅跨江擊劉表
第八回 王司徒巧使連環計 董太師大鬧鳳儀亭
第九回 除暴兇呂布助司徒 犯長安李傕殺王允
第十回 勤王室馬騰舉義 報父仇曹操興師
第十一回 破黃巾劉備出兵 抄后路曹操敗逃
第十二回 陶恭祖三讓徐州 曹孟德大戰呂布
第十三回 李傕郭汜大交兵 楊奉董承雙救駕
第十四回 曹孟德移駕幸許都 呂奉先乘夜襲徐郡
第十五回 太史慈酣斗小霸王 孫伯符大戰嚴白虎
第十六回 呂奉先轅門射戟 曹孟德敗師淯水
第十七回 袁公路大起七軍 曹孟德會合三將
第十八回 賈文和料敵決勝 夏侯惇拔矢啖睛
第十九回 下邳城曹操鏖兵 白門樓呂布殞命
第二十回 曹阿瞞許田打圍 董國舅內閣受詔
第二十一回 曹操煮酒論英雄 關公賺城斬車胄
第二十二回 袁曹各起馬步三軍 關張共擒王劉二將
第二十三回 禰正平裸衣罵賊 吉太醫下毒遭刑
第二十四回 國賊行兇殺貴妃 皇叔敗走投袁紹
第二十五回 屯土山關公約三事 救白馬曹操解重圍
第二十六回 袁本初敗兵折將 關云長掛印封金
第二十七回 美髯公千里走單騎 漢壽侯五關斬六將
第二十八回 斬蔡陽兄弟釋疑 會古城主臣聚義
第二十九回 小霸王怒斬于吉 碧眼兒坐領江東
第三十回 戰官渡本初敗績 劫烏巢孟德燒糧
第三十一回 曹操倉亭破本初 玄德荊州依劉表
第三十二回 奪冀州袁尚爭鋒 決漳河許攸獻計
第三十三回 曹丕乘亂納甄氏 郭嘉遺計定遼東
第三十四回 蔡夫人隔屏聽密語 劉皇叔躍馬過檀溪
第三十五回 玄德南漳逢隱滄 單福新野遇英主
第三十六回 玄德用計襲樊城 元直走馬薦諸葛
第三十七回 司馬徽再薦名士 劉玄德三顧草廬
第三十八回 定三分隆中決策 戰長江孫氏報仇
第三十九回 荊州城公子三求計 博望坡軍師初用兵
第四十回 蔡夫人議獻荊州 諸葛亮火燒新野
第四十一回 劉玄德攜民渡江 趙子龍單騎救主
第四十二回 張翼德大鬧長坂橋 劉豫州敗走漢津口
第四十三回 諸葛亮舌戰群儒 魯子敬力排眾議
第四十四回 孔明用智激周瑜 孫權決計破曹操
第四十五回 三江口曹操折兵 群英會蔣干中計
第四十六回 用奇謀孔明借箭 獻密計黃蓋受刑
第四十七回 闞澤密獻詐降書 龐統巧授連環計
第四十八回 宴長江曹操賦詩 鎖戰船北軍用武
第四十九回 七星壇諸葛祭風 三江口周瑜縱火
第五十回 諸葛亮智算華容 關云長義釋曹操
第五十一回 曹仁大戰東吳兵 諸葛亮一氣周公瑾
第五十二回 諸葛亮智辭魯肅 趙子龍計取桂陽
第五十三回 關云長義釋黃漢升 孫仲謀大戰張文遠
第五十四回 吳國太佛寺看新郎 劉皇叔洞房續佳偶
第五十五回 劉備智激孫夫人 諸葛亮二氣周公瑾
第五十六回 曹操大宴銅雀臺 諸葛亮三氣周公瑾
第五十七回 柴桑口臥龍吊喪 耒陽縣鳳雛理事
第五十八回 馬孟起興兵雪恨 曹阿瞞割須棄袍
第五十九回 許褚裸衣斗馬超 曹操抹書問韓遂
第六十回 張永年反難楊修 龐士元議取西蜀
白話沒繪全本注釋版三國演義 作者簡介
羅貫中,始祖羅仲祥,原籍四川成都府人。五代后唐(公元924年一公元926年)時,仕為青州(今清徐縣)仆射。因避水災和戰亂落戶于清徐縣城西郊白馬山寺溝村。羅貫中父羅錦,曾任元代河東山西道肅政廉訪司司吏。 羅貫中成年后即離開故鄉,外出漫游。他先在晉中和晉東南地區了解、收集關于五代時期梁晉交戰的故事和傳說,后離開山西到冀、魯、豫交界的大名府、河南衛輝府、懷慶府、開封府、山東臨清、東平一帶活動,為他的小說創作收集素材。約公元1350年前后,羅貫中沿運河南下到了杭州曾創作了三個劇本。公元1353年,羅貫中投身張士誠起義軍,結識了正在醞釀創作《江湖俠客傳》(《水滸傳》底本原名)的施耐庵,并拜其為師。公元1363年,因張士誠拒絕部下勸諫,施耐庵等有識之士紛紛離去。羅貫中也經杭州到淳安等地考察了解當年方臘起義的遺跡。這之后的一個時期,他的足跡遍及江、浙、贛、皖四省廣大地區,搜集三國時期東吳方面一些重要人物的故事傳說。 公元1368年,朱元璋建立了大明王朝,社會生活逐漸安定。羅貫中先在江蘇淮安住了一個時期,與施耐庵切磋小說創作。 明太祖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施耐庵在淮安逝世。此后,羅貫中離別了客居二十多年的江南,帶著未完成的《三國志通俗演義》和施耐庵未完成的《江湖俠客傳》書稿返回北方。他先取道湯陰縣,憑吊了民族英雄岳飛,又來到與湯陰毗鄰的浚縣西北。在許家溝隱居下來繼續進行小說創作,并很終完成《三國志通俗演義》和《水滸全傳》兩部不朽之作。 大約在公元1385年一1388年間,羅貫中在廬陵(今江西吉安)逝世。
- >
月亮虎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史學評論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推拿
- >
朝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