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海花園動植物指南
-
>
世界鳥類百科圖鑒:亞洲鳥類/歐洲鳥類/非洲鳥類/澳洲鳥類(全五冊)
-
>
科壇趣話:科學、科學家與科學家精神
-
>
愛因斯坦在路上:科學偶像的旅行日記
-
>
不可思議的科學史
-
>
動物生活史
-
>
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全新修訂版)
細菌簡史與人類的永恒博弈 版權信息
- ISBN:9787122217431
- 條形碼:9787122217431 ; 978-7-122-21743-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細菌簡史與人類的永恒博弈 本書特色
細菌是一種神奇的微小生物。本書通過淺顯的語言,配以漫畫和插圖,講述作為敵人的細菌如何致人疾患、肆虐生靈和“草菅人命”,告訴你發生在人類與細菌之間的驚心動魄的“永恒戰爭”。你或許還不知道:致病細菌入侵人體的武器裝備和攻擊人體的戰略戰術如此精良;奮然阻擊入侵者的人體免疫系統如此迅速和有效地在體內展開著無聲大戰;“神藥”青霉素和鏈霉素的發現和應用如此光彩奪目;科學家針對敵情設計的藥物能夠做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狡猾細菌為了躲避藥物追殺策動的反擊又如此猖狂,究竟鹿死誰手...... 本書還講述作為朋友的細菌如何造福人類:與人體和平共處相得益彰的有益菌對于保障身體健康不可缺或,后化石時代的生物能源和生物冶煉,美味可口的發酵食品,等等。
細菌簡史與人類的永恒博弈 內容簡介
本書是由微生物藥物專家歷經多年撰寫的科普作品,注重用科普的語言、生動的圖片展示細菌世界的方方面面,是近年來難得的科普佳作。
細菌簡史與人類的永恒博弈 目錄
細菌長什么樣? / 003
球菌 / 003
桿菌 / 004
螺旋菌 / 005
細菌有多大 / 006
*大的細菌 / 007
*小的細菌 / 008
無處不在的“小精靈” / 009
人體細菌知多少 / 009
潛伏在水中的細菌 / 015
駐扎在土壤里的細菌 / 017
飄浮在空中的細菌 / 018
細菌有“五臟六腑”嗎 / 020
猶如“胡須”的菌毛 / 020
猶如“辮子”的鞭毛 / 021
猶如“防彈衣”的莢膜 / 021
猶如“蛋黃”的遺傳物質染色體dna / 021
猶如“蛋殼”的細胞壁 / 021
猶如“糖衣”的細胞膜 / 024
多樣的細胞質內含物 / 024
蛋白質合成場所——核糖體 / 024
“休眠體”芽孢 / 025
細菌是如何“生兒育女”的 / 025
菌落—裸眼看到的細菌大部隊 / 026
人類是如何發現和認識細菌的 / 027
開山鼻祖—列文·虎克 / 028
微生物學的奠基人—巴斯德 / 030
細菌學的開拓者—科赫 / 036
第二章 是朋友,還是敵人? 040
細菌是人類可親可愛的朋友 / 042
與人體友好相處 / 042
現代工業中屢建功勛 / 043
風味食品中作貢獻 / 054
現代農業中發揮奇效 / 056
環境治理和保護中見實效 / 063
后石油時代的新能源 / 069
有待發現和發明的細菌朋友 / 075
細菌是人類可憎可恨的敵人 / 080
可怕的“白色粉末”—炭疽芽孢桿菌 / 081
19世紀的世界病—霍亂 / 084
黑色妖魔—鼠疫 / 085
白色瘟疫—結核分枝桿菌 / 087
麻風病是天譴? / 089
“傷寒瑪麗” / 092
逐漸被人淡忘的傳染病—白喉 / 095
化膿性細菌 / 096
消化道致病菌 / 100
產毒素的專性厭氧芽孢桿菌 / 104
人畜共患的致病菌 / 107
隱藏在水管中的軍團菌 / 110
新的敵人—大腸桿菌o157、o104:h4,“超級細菌”…… / 111
第三章 一場發生在人體內的無聲大戰 116
細菌入侵人體的“路線” / 117
從呼吸道入侵 / 118
從消化道入侵 / 118
從皮膚傷口入侵 / 118
從泌尿生殖道入侵 / 118
通過昆蟲入侵 / 118
細菌入侵人體的“戰略戰術” / 119
依靠“胡須”菌毛入侵“陣地” / 119
依靠“防彈衣”莢膜抵御“我軍”的追殺 / 120
釋放“導彈”酶突破人體的“堡壘” / 121
細菌使人生病的“致命武器” / 122
外毒素 / 123
內毒素 / 125
奮然狙擊“入侵者”的人體免疫系統 / 127
抵御細菌入侵的“**道防線” / 129
抵御細菌入侵的“第二道防線” / 132
抵御細菌入侵的“第三道防線” / 136
免疫“戰爭”的結局 / 139
第四章 一部艱苦卓絕的抗菌史 143
“石器時代”的抗菌治療 / 144
為何古人對銀和銅情有獨鐘? / 144
為何端午節要掛艾草? / 149
刮痧和針灸 / 155
功不可沒的免疫防治 / 157
免疫預防的先驅—種痘術 / 158
毒力減弱的“敵人”是我們的朋友 / 160
讓“敵人”為我們做事 / 166
橫空出世的磺胺 / 169
被迫放棄諾貝爾獎金的科學家 / 169
紅色染料—“百浪多息” / 170
*高的獎賞—救了女兒 / 172
保持持久戰斗力的“磺胺家族” / 173
所向披靡的青霉素 / 174
機遇眷顧有準備的人 / 174
外部環境是催生成功不可或缺的要素 / 182
所向披靡的青霉素 / 184
偉人也是凡人 / 185
意義非凡的鏈霉素 / 187
“神藥的發現”與科學界的“恩怨” / 188
研究興趣廣泛的科學家 / 193
鏈霉素的應用 / 196
放線菌—產生抗生素的*為重要的資源 / 197
抗生素治療的黃金時代 / 200
抗菌武器層出不窮 / 201
讓武器的威力加倍 / 202
“凡藥三分毒” / 205
第五章 一場曠日持久的拉鋸戰 213
藥物追殺細菌的“戰略戰術” / 214
知己知彼 百戰不殆 / 214
攻克細菌的“城墻” / 217
扼住細菌的“咽喉要道” / 218
占領細菌的“司令部” / 219
破壞“密令”的抄錄 / 221
伏擊蛋白質“加工廠” / 222
攔截細菌的“糧草搬運工” / 225
細菌對藥物的抵抗與反擊—耐藥性 / 226
耐藥細菌的發生和發展 / 227
濫用抗生素是導致細菌耐藥性的罪魁禍首 / 228
“移花接木”催生“超級細菌” / 234
戰略戰術之一—改變構建細菌“城墻”的材料 / 238
戰略戰術之二—培養新的城墻“建筑師” / 239
戰略戰術之三—破壞子彈的殺傷力 / 240
戰略戰術之四—巧妙偽裝進攻點,讓火力難以到達 / 241
戰略戰術之五—加固要道防守,減少子彈進入 / 243
戰略戰術之六—制造外排泵,把進入細胞的子彈運出去 / 243
戰略戰術之七—群體聚集,制造刀槍不入的防彈外衣 / 244
第六章 鹿死誰手 戰爭還在繼續 247
嚴密監測 實時掌握敵情 / 250
美國的行動計劃 / 250
我國的“敵情”監測報告 / 250
合理使用兵力 遏制敵情擴散 / 254
世界衛生組織的細菌耐藥性全球戰略 / 254
合理使用兵力 遏制敵情擴散 / 256
從食物鏈起點防范 減少抗菌藥物在動物中的使用 / 258
克敵制勝 不斷發明新的武器裝備 / 260
策略1:擴大微生物資源 尋找新的抗生素 / 260
策略2:從植物中篩選新的抗生素 / 266
策略3:從動物中篩選新的抗生素 / 267
策略4:化學合成全新結構的抗菌藥物 / 269
策略5:解除細菌攻擊藥物的武器裝備 / 270
策略6:尋找多重殺菌機制和作用于新靶位的抗菌藥物 / 274
策略7:利用組學成果尋找新抗生素 / 275
跋 / 276
細菌簡史與人類的永恒博弈 作者簡介
陳代杰,1957年生,博士、研究員、博士研究生導師。現任中國醫藥工業研究總院副院長,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藥典委員會委員等。從事微生物藥物研究開發33年。作為第一完成人獲2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上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及吋項浙江省科技進步二等獎,及中國發明專利優秀獎下件。發表論文200余篇;出版專(譯)著8種,科普圖書2種;獲授權專利27項。培養碩士和博士研究生氣00余名。
- >
經典常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