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最新真考題庫模擬考場及詳解·二級MSOffice高級應用
-
>
決戰行測5000題(言語理解與表達)
-
>
軟件性能測試.分析與調優實踐之路
-
>
第一行代碼Android
-
>
JAVA持續交付
-
>
EXCEL最強教科書(完全版)(全彩印刷)
-
>
深度學習
用戶體驗與可用性測試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5385123
- 條形碼:9787115385123 ; 978-7-115-38512-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用戶體驗與可用性測試 本書特色
《用戶體驗與可用性測試》是用戶體驗與可用性測試的入門級讀物。作者基于多年的經驗,圍繞用戶調查、原型制作、產品可用性評價、用戶測試,結合具體案例,提供了極其實用的方法和實踐技巧,同時也介紹了敏捷用戶體驗開發的相關內容。 本書語言輕松幽默,講解通俗易懂,適合開發人員和新晉產品經理閱讀。
用戶體驗與可用性測試 內容簡介
好設計,原來是這樣測出來的! 產品被吐槽,肯定是某些地方沒考慮周到! ★ 為什么不能指望用戶的意見? ★ 所謂的頭腦風暴,真的有用嗎? ★ 應該如何限定你的目標用戶群? ★ 怎樣的用戶調查才是真正有效的?
用戶體驗與可用性測試 目錄
1.1 ux和ucd
1.1.1 體驗的價值
1.1.2 ux的構成
1.1.3 ux的實現方法
1.1.4 ucd的要點
流程的質量
螺旋上升的設計流程
用戶的參與
專欄 ux的國際標準
1.2 產品可用性≠產品易用性
1.2.1 產品可用性可有可無嗎
1.2.2 根本沒法用的產品
亂七八糟的搜索引擎
繁瑣的訂單頁面
沒法后退的網站
1.2.3 產品可用性的定義
有效性
效率
滿意度
1.3 產品失敗的原因
1.3.1 橡膠用戶
1.3.2 產品使用背景
例1:轉接非常麻煩的公司分機
例2:銷聲匿跡的bp機
例3:不會用到的重置按鈕
1.3.3 用戶體驗的點與線
1.4 ucd的*新四原則
1.4.1 不要盲從用戶意見
1.4.2 只為一人設計
1.4.3 邊做邊想
1.4.4 早期試錯
第2章 用戶調查法
2.1 老套的訪談方法
2.1.1 用戶意見的局限性
為什么不能指望用戶意見
擯棄意見,分析行為
2.1.2 小組訪談的局限性
小組訪談以提意見為主
平均每人16分鐘
加以潤色的故事
2.1.3 訪談的局限性
按計劃進行的訪談
歸納過的信息
2.2 師徒式訪談
2.2.1 背景調查法
背景式訪談
2.2.2 徒弟的思想準備
基本技能
訪談案例
訪談的注意事項
不能被察覺出你是專家
不要去驗證你的假設
不要在無效的問題上糾纏
2.2.3 選擇師父的方法
師父的條件
要找多少位師父
調查公司的樣本庫
人脈
2.3 訪談實踐
2.3.1 如何設計訪談
2.3.2 訪談的地點、設備和人員
地點
設備
人員
2.3.3 進行訪談
構建信賴關系
把握用戶個人信息
把握使用情況
訪談結束
驗證假設型訪談
專欄 前輩和后輩
2.4 情景劇本
2.4.1 文檔化的必要性
2.4.2 什么是情景劇本
使用情景劇本的好處
2.5 分析情景劇本
2.5.1 情景劇本的寫法
創作單個故事
推敲情景劇本
2.5.2 評測情景劇本
再次訪談
評測訪談的不足之處
2.5.3 情景劇本的使用方法
貨真價實的任務
真正的用戶需求
2.5.4 探索用戶需求
步驟一:分解
步驟二:分析
步驟三:思考
分析示例:與在線詞典服務的使用相關的情景劇本
2.5.5 分析情景劇本的好處
專欄 角色
第3章 原型
3.1 什么是原型
3.1.1 原型的作用
實驗模型
試用品
3.1.2 高保真和低保真
3.1.3 t原型
3.1.4 奧茲國的魔法師
3.2 原型的制作方法
3.2.1 制作工具
紙質界面
無形的原型
3.2.2 制作的重點
不要忘記做假的頁面
需要具有高保真度的元素
保真度較低也無妨的元素
3.2.3 由誰來制作
是否一定要做出完美的原型
制作原型所需的技能
專欄 用ppt來制作原型
3.3 卡片分類法
3.3.1 層次結構的設計
3.3.2 封閉式卡片分類法
封閉式卡片分類法的步驟
也可以在線調查
3.3.3 開放式卡片分類法
聚類分析
分類合并
3.3.4 delphi卡片分類法
什么是delphi法
delphi卡片分類法的優點
第4章 產品可用性評價方法
4.1 什么是評價
4.1.1 總結性評價和形成性評價
期末測驗和小測驗
形成性評價更重要
4.1.2 分析法和實驗法
分析法的優點
分析法的缺點
4.2 產品可用性檢驗
4.2.1 啟發式評估法
4.2.2 啟發式評估十原則
系統狀態的可視性
系統和現實的協調
用戶操控與自由程度
一貫性和標準化
防止錯誤
識別好過回憶
靈活性和效率
簡潔美觀的設計
幫助用戶認知、判斷及修復錯誤
幫助文檔及用戶手冊
專欄 用戶界面設計的鐵則
4.2.3 啟發式評估法的實施步驟
step 1:招募評價人員
step 2:制定評價計劃
step 3:實施評價
step 4:召開評價人員會議
step 5:總結評價結果
4.2.4 啟發式評估法的局限性
查出的問題過多
實施成本
專欄 認知過程走查法
4.3 什么是用戶測試
4.3.1 用戶測試體驗記
4.3.2 用戶測試的概要
4.4 具有代表性的測試方法
4.4.1 發聲思考法
觀察的重點
4.4.2 回顧法
回顧法的缺點
4.4.3 性能測試
測試項目
測試方法
性能測試的缺點
性能測試適用的場景
專欄 產品可用性問卷調查法
4.5 用戶測試的基礎理論
4.5.1 產品可用性的理論基礎
什么是反證
測試前的準備
4.5.2 用戶測試的參與人數
尼爾森公式的漏洞
5人參與測試的真正用意
專欄 比較調查是失敗的根源
4.6 用戶測試的實踐基礎
4.6.1 招募
4.6.2 設計測試
4.6.3 實際操作
4.6.4 分析與報告
4.6.5 時間與費用
4.7 推薦diy用戶測試
4.7.1 輕量化趨勢
4.7.2 do-it-yourself
4.7.3 二八定律
4.7.4 diy的基本原理
充分利用人脈
有效利用日常用品
原始的分析方法
重視對話
4.7.5 用戶測試的失敗案例
專欄 低成本用戶測試的發展
第5章 用戶測試實踐篇
5.1 招募
5.1.1 招募前的準備
5.1.2 通過人脈招募
5.1.3 抓住一切機會
5.1.4 招募的竅門
性別年齡不限
按參與者的喜好定時間
逐漸展開
專欄 報酬的行情
5.2 設計diy測試
鬧劇.用戶測試劇場
5.2.1 設計任務
5.2.2 準備實際檢查工具
準備
信息提示卡
初始化操作指南
5.2.3 制作訪談指南
測試大綱
訪談指南示例
網站的相關訪談
5.2.4 進行試點測試
專欄 其他與任務有關的內容
5.3 簡易實驗室
5.3.1 測試地點
5.3.2 測試設備
計算機
智能手機/平板計算機
家電、車載導航儀、辦公自動化設備
紙質原型
專欄 diy投影儀
5.3.3 錄像方法
計算機
其他
專欄 pinp
5.4 訪談
5.4.1 不提問、不回答
5.4.2 實況轉播
5.4.3 事后詢問
5.5 觀察
5.5.1 增加“目擊者”
5.5.2 觀察的禮儀
5.5.3 觀察的技術
專欄 用戶真的喜歡優惠嗎
專欄 發聲思考的理想與現實
5.6 分析
5.6.1 張貼
5.6.2 映射
5.6.3 影響度分析
專欄 任務完成狀況一覽表
5.7 再設計
5.7.1 交談比文檔更值得重視
5.7.2 解決問題
5.7.3 反復設計
專欄 小變更帶來大成果
……
用戶體驗與可用性測試 作者簡介
樽本徹也(作者) 產品可用性工程師、UCD咨詢師、敏捷UX培訓師。在用戶調查及產品可用性評價方面有豐富的經驗。 陳嘯(譯者) 上海同濟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畢業。后入職日本某株式會社上海子公司,從事車載導航器開發工作,其間赴日本總公司進修。回到上海后,作為項目經理參與Android手機和iPhone手機應用、車載導航器等眾多項目的管理,對產品可用性工程學興趣濃厚。
- >
姑媽的寶刀
- >
自卑與超越
- >
我與地壇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煙與鏡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史學評論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