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通鑒-(全8冊(cè))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101102772
- 條形碼:9787101102772 ; 978-7-101-10277-2
- 裝幀:70g膠版紙
- 冊(cè)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明通鑒-(全8冊(cè)) 本書特色
《明通鑒(1-8冊(cè))(套裝共8冊(cè))》嘗試延續(xù)通鑒體來書寫明朝的歷史,但礙于人力資源等困境,大體而言是夏燮一人所作;而且設(shè)定的讀者也不明(不像通鑒是專為皇帝服務(wù)的),所以內(nèi)容較為散漫。但整體來說此書是明史入手比較好的讀物,一來他只有一百卷,而且內(nèi)容偏趣事;二來這里有許多考異,可以對(duì)照的正史作參考。
明通鑒-(全8冊(cè)) 內(nèi)容簡(jiǎn)介
《明通鑒》是繼《資治通鑒》、《續(xù)資治通鑒》后一部重要的古代編年體史書。該書繼承了通鑒傳統(tǒng),同時(shí)體例有所創(chuàng)新,前編、后編保留了元末、南明的大量史料,是通鑒著作中有相當(dāng)價(jià)值的一部史部要籍。《明通鑒》由《前編》、《正編》、《附記》三部分組成,共一百卷。《前編》四卷,以元代之紀(jì)元編年,記明太祖建號(hào)以前之事;《正編》九十卷;《附記》六卷,記南明事。
明通鑒-(全8冊(cè)) 目錄
新版說明
初版說明
義例
與朱蓮洋明經(jīng)論修明通鑒書
前編卷一 元順帝 至正十二年王辰《一三五二)至十八年戊戌(一三五八》
前編卷二 元順帝 至正十九年己亥(一三五九〉至二十三年癸卯(一三六三)
前編卷三 一兀順帝 至正二十四年甲辰(一三六四)至二十六年丙午(一三六三)
前編卷四 元順帝 至正二十七年丁未(一三六七)
卷一 太祖 洪武元年戊申(一三六八)
卷二 太祖 洪武二年己酉(一三六九)
卷三 太祖 洪武三年庚戌(一三七○)
明通鑒 目錄
卷四 太祖 洪武四年辛亥(一三七)至五年王子(二二七二)
卷五 太祖 洪武六年癸丑(一三七三)至八年乙卯(二二七五)
卷六 太祖 洪武九年丙辰(一三七六)至十二年己未(一三七九)
卷七 太祖 洪武十三年庚申(一三八○》至十五年壬戌(一三八二)
卷八 太祖 洪武十六年癸亥(一三八○)至十八年乙丑(一三八五)
卷九 太祖 洪武十九年丙寅(一三八六)至二十二年己巳(一三八九)
卷十 太祖 洪武二十三年庚午(一三九○)至二十七年甲戌(一三九四)
卷十一 太祖 洪武二十八年乙亥(一三九五)至三十一年戊寅(一三九八)
卷十一一 惠帝 建文元年己卯(一三九九)至三年辛巳(一四○一)
卷十三 惠帝 建文四年壬午(一四○二)
卷十四 成祖 永樂元年癸未(一四○三)至三年乙酉(一四○五)
卷十五 成祖 永樂四年丙戌(一四○六》至八年庚寅(一四一○)
卷十六 成祖 永樂九年辛卯(一四一)至十五年丁酉(一四一七)
卷十七 成祖 永樂十六年戊戌(一四一八)至二十一年癸卯(一四二三)
卷十八 成祖 永樂二十二年甲辰(一四二四)至仁宗洪舉兀年乙巳(一四二五)
……
《明通鑒2》
《明通鑒3》
《明通鑒4》
《明通鑒5》
《明通鑒6》
《明通鑒7》
《明通鑒8》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xué)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山海經(jīng)
- >
中國(guó)人在烏蘇里邊疆區(qū):歷史與人類學(xué)概述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xué)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唐代進(jìn)士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