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高升號的沉沒-甲午第一戰微觀史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8051837
- 條形碼:9787108051837 ; 978-7-108-05183-7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高升號的沉沒-甲午第一戰微觀史 本書特色
《“高升號”的沉沒》以中日甲午戰爭中北洋海軍高升號為主的幾艘艦船為案例,不走宏大敘事的傳統套路,而是以歷史細節還原當年戰爭。誠如《臺灣立報》發行人、傳記文學出版社社長、美國加州大學u-cla終身教授成露茜所言:“甲午中日戰爭的失敗,對中國社會的震動之大,前所未有。然而,中國經此一奇恥大辱,也開始覺醒了,這是近代歷史的一個轉折點。百余年來,研究者固不乏人,然懸案連連,令人難窺底蘊。高升號事件至今還是西方講述國際法的重大案例,它導致了國際法的修改。……作者文筆修養深厚,傾注諸多心血,大量匯集史料,考訂精嚴,敘事既中肯又具體,解答了許多長期讓人困惑的謎團。”
高升號的沉沒-甲午第一戰微觀史 內容簡介
高升號事件的歷史解剖
甲午中日**次戰爭,與其說是這兩個亞洲戰略競爭對手在當時弱肉強食的叢林世界,因貪婪的日本人尋找戰略資源和生存空間而挑起,不如說是亞洲**次改革開放浪潮,喚醒了日本國的野心,而拿當時世界*肥的蠢豬大清帝國牛刀小試,更合乎歷史的真實。
如今,時過境遷之后,令所有當代中國人扼頸嘆息的是,在那個依靠炮艦做后盾所展開的**次全球性鐵血競爭時代,滿清王朝始終處于有時積極抗拒有時消極抵制“全盤西化”的內斂狀態,而日本人,則除了不搞虛君體制這個唯一具有日本特色的國家制度前提下,舉國上下則迥異于大清帝國,進入了全民狂熱學習西方近代國家制度和社會文化的深刻變革時代。
隨著日本現代化的深入演進,其整個國家因為資源約束和地緣政治的局限,在叢林法則的作用之下,便合乎歷史邏輯地迸發了向亞洲大陸擴張的沖動。而首當其沖的對象,因為歷史和地緣注定的宿命,其文化母國——中華上國和近鄰朝鮮便成了其利爪牙下的獵物。
這是甲午戰爭的歷史切片解剖報告,這是引發大東亞格局、秩序巨變的的中日英“三國演義”。高升號事件,一座國際軍事史、政治史、司法史的里程碑,一個至今廣為傳誦的經典案例。作者廣泛搜集了三國官方文件,首次全景掃描了導致大東亞“沉沒”的高升號事件。
高升號的沉沒-甲午第一戰微觀史 目錄
**章朝鮮成為大東亞的火藥桶
日本強力逼迫朝鮮“改革”
燦爛櫻花下的全民憂患
李鴻章決定增兵朝鮮
“瘸腿”的李鴻章并非超人
“鴉片之母”冒險租船
第二章“旭日”灼痛“黃龍”
眾寡懸殊北洋敗陣
伏擊還是遭遇:特工在行動
中國士兵“綁架”了英國船長?
第三章英國留學生終于向英國國旗開炮
大清帝國的國際主義戰士
英雄神話:步槍抗擊軍艦
現場另有目擊人
第四章誰在屠殺落水者?
弱者對惡魔喋喋不休的控訴
日本人只救起了白種人
歐洲軍艦見義勇為
傷亡人數也成了謎
長崎街頭的“中國豬”
第五章噩耗震動了紫禁城
英國醫生發現了天大新聞
總理衙門想把壞事變好事
再抓一根稻草求和
假捷報振奮人心終于宣戰
中國海軍嚴查中立國輪船
全國上下抓特務
序幕
**章朝鮮成為大東亞的火藥桶
日本強力逼迫朝鮮“改革”
燦爛櫻花下的全民憂患
李鴻章決定增兵朝鮮
“瘸腿”的李鴻章并非超人
“鴉片之母”冒險租船
第二章“旭日”灼痛“黃龍”
眾寡懸殊北洋敗陣
伏擊還是遭遇:特工在行動
中國士兵“綁架”了英國船長?
第三章英國留學生終于向英國國旗開炮
大清帝國的國際主義戰士
英雄神話:步槍抗擊軍艦
現場另有目擊人
第四章誰在屠殺落水者?
弱者對惡魔喋喋不休的控訴
日本人只救起了白種人
歐洲軍艦見義勇為
傷亡人數也成了謎
長崎街頭的“中國豬”
第五章噩耗震動了紫禁城
英國醫生發現了天大新聞
總理衙門想把壞事變好事
再抓一根稻草求和
假捷報振奮人心終于宣戰
中國海軍嚴查中立國輪船
全國上下抓特務
第六章伊藤博文對海軍拍案痛罵
東鄉平八郎:麻煩制造專家
日本緊急調查
“優待”歐洲船員
第七章天津:中英聯合調查
仁川:日本領事竭力回避英國人
“索賠要足以使侵略者感到非常沉重”
第八章兩個三角形的對抗
日本人激怒了英國人
編故事的特長被日本人再次發揮
英國外交部成了“太極”高手
英國軍方的激烈反應被壓制
第九章英國專家為日本吶喊
也有德國人效忠日本
有問題的合同
長崎:**次海事審判
上海:第二次海事審判
第十章皇家法院激烈爭論
英國啟動向中國索賠
英國公使拒絕出面索賠
第十一章中國的“英國通”在倫敦頑強抵抗
“有理有法”抵不上“有力有利”
中英邀請關國人仲裁
賠款改“慈善”,大清國終于掙回點面子
第十二章為高升報仇:重慶號事件
逍遙的軍火運輸者:巴山號事件
“日本人總是正確的”:蓋爾人號事件
尾聲
附錄1 高升號事件及相關背景日歷
附錄2 高升號事件人名船名表
附錄3 參考書目
著 述六章伊藤博文對海軍拍案痛罵
東鄉平八郎:麻煩制造專家
日本緊急調查
“優待”歐洲船員
第七章天津:中英聯合調查
仁川:日本領事竭力回避英國人
“索賠要足以使侵略者感到非常沉重”
第八章兩個三角形的對抗
日本人激怒了英國人
編故事的特長被日本人再次發揮
英國外交部成了“太極”高手
英國軍方的激烈反應被壓制
第九章英國專家為日本吶喊
也有德國人效忠日本
有問題的合同
長崎:**次海事審判
上海:第二次海事審判
第十章皇家法院激烈爭論
英國啟動向中國索賠
英國公使拒絕出面索賠
第十一章中國的“英國通”在倫敦頑強抵抗
“有理有法”抵不上“有力有利”
中英邀請關國人仲裁
賠款改“慈善”,大清國終于掙回點面子
第十二章為高升報仇:重慶號事件
逍遙的軍火運輸者:巴山號事件
“日本人總是正確的”:蓋爾人號事件
尾聲
附錄1 高升號事件及相關背景日歷
附錄2 高升號事件人名船名表
附錄3 參考書目
著 述
高升號的沉沒-甲午第一戰微觀史 作者簡介
雪珥,澳大利亞華人,原名蔣文勝,浙江人,干過公務員、記者、律師,后來下海經商,做房地產開發。1999年,他憑借50萬字的財經專欄,技術移民澳大利亞。職業商人,非職業歷史拾荒者,有良心的歷史發明家,一直致力于收藏與晚清有關的海外文物,通過挖掘海外史料,運用國際關系理論,以國際化的嶄新視角、跨學科的寬闊思維重新審視中國近代史,尤其是中國改革史,不僅十分注重歷史研究的實證,更重視思想的理性和寬容,及歷史研究成果的大眾傳播效果。兼任中華能源基金委員會(CEFC)戰略分析師、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特聘研究員。
- 主題:23cm, 塑封嚴密
較小的小32開。 1894年7月25日,清政府雇用英國商船高升號運送中國士兵前往朝鮮,在豐島附近海面被埋伏的日艦擊沉,船上大部分官兵遇難,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高升號事件。其時中日尚未宣戰,而日軍突然襲擊的卑劣行徑造成了從怡和洋行租借來的商船高升號沉沒,這不能不引起各國的關注,若處理失當必引起國際爭端。由于獲救船員的國籍、立場不同,證詞各有出入,清廷對于原有國際法又過分信賴,結果有理變為無理,主動變為被動,最終反成了英國追討賠償的對象,日本則躋身新銳列強。 作者圍繞高升號被擊沉這一事件,做了詳盡深入的研究,向我們展示了我們都不愿意直面的真相:強權即正義,強權即公理。日本艦隊采用不宣而戰的方式襲擊當時連中立國船只都不算的高升號,嚴重踐踏了國際法,可列強盡管開始譴責日本同情中國,可隨著列強深入考慮自身利益,在于法于理中國都應該應該做索賠的一方的情況下,列強反倒放過日本,要求受害者中國賠償損失。而同時期,在中日戰爭已經爆發后,中國扣押了為日本運送軍火的第三國船只,最后結果依然列強逼迫清政府賠款了事。從高升號被擊沉這一件事的前前后后,作者為我們展示了所謂國際法,只是列強相互妥協的博弈工具,而不是弱者維護自身權益的法律武器。 乍看高升號事件的悲劇似乎不會重演,然而宣戰和戰爭行動間應有合理間隔期的原則并沒有體現在公約中,高升號事件中主張綏靖的英、俄、美三國在二戰中真正地吃到了教訓,閃電戰和奇襲珍珠港讓盟軍遭受了巨大損失。
- 主題:記住一段沉重的歷史
清代晚期的中國遭遇了重大挫折,尤其甲午戰爭喪權失地,是我們民族沉痛的一段歷史,這本書就是這本背景下,對于主力戰艦高升號的記錄,并由此展開那段不堪回首的歷史敘事。前事不忘,后事之師。
- 主題:吾輩當自強,居安思危
這本書每一處的分析都是有證據可尋,不是作者根據主觀臆想去猜測。縱觀中國的整個近代史,無不是屈辱史,割地賠款,受苦受難。一個遭受了過度苦難的民族,如果把精力只是放置在控訴上,而不是放在自省和自強上;如果把紀念只是寄托在罹難者身上,而不是寄托在抗爭者身上,她的心里還是個弱者!對于雙手沾滿鮮血的屠殺者和苦難制造者,我們要永記銘心,自強不息,寬恕是他們各自信奉神靈的事情,我要永遠不要讓他們有要寬恕的機會和苗頭!
- >
回憶愛瑪儂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隨園食單
- >
我與地壇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姑媽的寶刀
- >
山海經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