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進退維谷:道勢間的儒者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7102416
- 條形碼:9787207102416 ; 978-7-207-10241-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進退維谷:道勢間的儒者 本書特色
道勢關系綿延于中國的傳統文化,但道勢間相聚相抗的糾葛與儒者的道德人格范型有什么關系呢?《進退維谷:道勢間的儒者》在系統梳理二者的歷史發展與關系的基礎上,以“尚志”和修身為中介,把儒者在道勢間的抉擇歸結為儒者的道德人格境界。作者戚衛紅以儒者在道勢間的抉擇為依據,分析整理出道尊于勢、道勢兼顧、道勢疏離、枉道從勢四種道德人格范型。從儒家之道的理論發展、儒者所處的社會現實以及不同儒者的個性選擇等多個角度進行了透徹地分析,自然而然地引出儒者在道勢間的抉擇。
進退維谷:道勢間的儒者 內容簡介
本書比較全面地分析了道勢間不同的儒者的道德人格范型, 也詳細地闡釋了道德抉擇何以能夠作為劃分道德人格范型的依據。主要內容包括: 中國古代社會中的道勢關系與儒者的道德人格、“道尊于勢”之道德人格范型等。
進退維谷:道勢間的儒者 目錄
一、問題的提出和意義
二、研究的動態與展望
三、研究的思路與方法
第二章 中國古代社會中的道勢關系與儒者的道德人格
**節 中國古代社會中道勢的融合與沖突
一、道、勢的內涵
二、道勢之天然糾葛
第二節 道勢孰尊——儒者無可回避的難題
一、儒者與儒家之道
二、道勢孰尊之兩難選擇
第三節 道勢之尊與儒者的道德人格范型
一、何謂道德人格范型
二、道勢關系與道德人格之期許
三、道勢視野下的道德人格范型
第三章 “道尊于勢”之道德人格范型
**節 從道不從君的原儒之志
一、“道尊于勢”之理論形成
二、“道尊于勢”之理想人格
三、“從道不從君”之人格特征
第二節 以身殉道的忠君之風
一、大一統政權統治下“道尊于勢”觀念之發展
二、大一統專制與忠君之風
三、忠君殉道的人格特征
第三節 以道為尊的異化表象
一、道之勢化與庸俗、刻板
二、異端之人格特征
第四章 “道勢兼顧”的道德人格
**節 “道勢兼顧”的可能性
一、內圣外王之“道勢兼顧”
二、現實可能之“道勢兼顧”
第二節 亦吏亦師的循吏人格
一、循吏之內涵
二、循吏之人格特征
第三節 得君行道的士大夫人格
一、宋代士大夫政治主體意識的覺醒
二、“忠君”為尊道之應有之義
三、忠君與尊道的結合點:得君行道
第五章 “道勢疏離”的道德人格范型
**節 “道勢疏離”之道德人格的形成
一、道之超越的內在性與自足感
二、“道勢疏離”之現實依據
第二節 獨善其身的權時之策
一、獨立人格與尊嚴之維護
二、身隱心不隱之責任意識
三、仕隱相濟的權變
第三節 篤志行道、醉心學術的樂道精神
一、專心向學的治學之風
二、另辟蹊徑之弘道實踐
第六章 “枉道從勢”的道德人格范型
**節 儒家倫理政治的理論困境與現實難題
一、儒家倫理政治之理論困境
二、儒家倫理政治之現實悖論
第二節 枉道以行道的大儒
一、枉道以行道之客觀必然
二、枉道以行道之人格特征
第三節 儒者道德人格的滑落
一、儒者獨立人格之喪失
二、棄義好利之風興起
三、道德人格之*終淪喪
第七章 道勢關系與現代知識分子道德人格的建立
**節 道勢間儒者之道德人格的綜合考證
一、儒者道德人格之優良傳統
二、儒者道德人格之局限性
第二節 我國當代知識分子道德人格的建構
一、何謂知識分子
二、我國知識分子的現狀
三、我國當代知識分子道德人格的建構
參考文獻
后記
- >
姑媽的寶刀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自卑與超越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史學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