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了不起的建筑師
-
>
勝景幾何論稿
-
>
中國古代建筑概說
-
>
維多利亞:建筑彩繪
-
>
庭院造園藝術——浙江傳統民居
-
>
建筑園林文化趣味讀本
-
>
磧口古鎮
頤和園測繪筆記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8050571
- 條形碼:9787108050571 ; 978-7-108-05057-1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頤和園測繪筆記 本書特色
《頤和園測繪筆記》是天津大學建筑學教授梁雪帶學生近距離觀察、測繪頤和園后,以筆記形式呈現的作品。 書中有師生測繪生活的真實記錄,并通過專業目光,將頤和園的時空由眼前景物引申到清漪園時期的繁盛面貌。 對于那些喜歡中國古典園林的人來說,了解頤和園的園林史和其中使用的造園方法僅僅是理解這座園林的基礎,而深入了解真實發生在園林里的故事,則可以看到從晚清到上個世紀60 年代的一段近代史。
頤和園測繪筆記 內容簡介
作為北方皇家園林的代表,頤和園的建園史可以追溯到乾隆中期的清漪園(1750年),由于受到1860年英法聯軍的破壞,慈禧太后于1888年重修清漪園并改名為頤和園。在重修中,有的建筑改變名稱,有的建筑改變用途,有的建筑位置有所移動……我們現在所看到的頤和園實際上是經過歷次維修和增補以后的結果,對比于鼎盛時期的清漪園,其實體環境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 《頤和園測繪筆記》以專業眼光審視構成園林的四片區域:宮廷區,前山前湖區,后山后湖區,湖區,以及各片區域內的精彩片段;將時空由眼前所見的頤和園景物(包括遺址),引申到清漪園時期的繁盛面貌。其中所記錄的測繪生活和工作狀況是目前建筑專業開展的古建筑測繪課程的真實寫照,也是對現場測量部分的完整記錄。 目前的古建筑測繪成果多以圖紙的形式呈現,以供其它學者做進一步相關研究,這里首次將一組建筑群的測繪生活形成文字并展示給世人。對于那些喜歡中國古典園林的人來說,了解頤和園的園林史和其中使用的造園方法僅僅是深入理解這座園林的基礎,而深入了解真實發生在園林里的故事則可以看到從晚清到上個世紀六十年代的一段近代史。書中引用和披露的“樣式雷”圖檔和乾隆御制詩,以及其它相關史料,增強了本書的學術價值和可讀性。本書還配有豐富的圖片,包括現場照相、文獻圖片、作者的速寫以及水彩寫生。書中還有頗多現場感很強的對話和趣事,頗有可讀性。與目前可見的相關出版物相比,具有內容豐富,圖文并茂,文字鮮活,可讀性強的特點,特別適合于那些想了解頤和園,讀懂頤和園的讀者。
頤和園測繪筆記 目錄
引言:疊石與緣分_1
01 游園,分配測繪任務_003
02 仁壽殿,九卿房_012
03 仁壽殿和北配殿的內部_020
04 北九卿,北配殿,仁壽殿_027
05 仁壽殿,轉輪藏,涵虛牌樓_033
06 北配殿,涵虛牌樓,東宮門外影壁_042
07 仁壽門,東宮門,戊戌變法_050
08 北配殿,東宮門門匾,觀賞石_060
09 德和樓,涵虛堂,北配殿,多寶塔_066
10 北配殿,仁壽門_076
11 花承閣遺址,賅春園遺址,二龍閘遺址_083
12 西堤,暢觀堂,耕織圖,北大未名湖_093
13 景福閣,補測數據_099
14 花承閣遺址,宜蕓館,玉瀾堂_108
15 玉瀾堂,宜蕓館_117
16 養云軒,無盡意軒,北宮門,后溪河,鑒遠堂_128
17 后溪河,蘇州街_143
18 十七孔橋,玉帶橋,景福閣_151
19 介壽堂,聽鸝館,畫中游_162
20 福蔭軒,樣式雷,假山_176
21 安頓住處,熟悉測繪點_186
22 諧趣園,矚新樓_192
23 諧趣園,霽清軒_204
24 文昌閣,琉璃塔,清可軒,霽清軒_214
25 魚藻軒,西所買賣街,大船塢_221
26 玉琴峽,霽清軒一角,諧趣園假山_231
27 諧趣園,暢觀堂,西堤上的橋_240
28 諧趣園里的知春堂,養云軒與無盡意軒_250
29 霽清軒的垂花門,樂壽堂_257
30 諧趣園宮門前,清華軒,畫中游_266
31 畫中游,聽鸝館,益壽堂_277
32 勸農軒,益壽堂_286
后記:隔湖相望,六橋鎖煙水_293
頤和園測繪筆記 作者簡介
梁雪,1962年4月生,1987年畢業于天津大學建筑學院,現任天津大學建筑學院教授,普任美國密歇根大學訪問教授,長期從事設計與理論研究,承擔并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當代西方建筑形態研究”的課題,一直關注的問題:城市設計、環境設計與建筑設計的結合與關系,著有《三城記》、《美國城市中的風水》等。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姑媽的寶刀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山海經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朝聞道
- >
經典常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