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線裝中華國粹:晏子春秋
-
>
東坡詞
-
>
邵雍集
-
>
塞涅卡全集(1-4冊)
-
>
(精裝)古典名著普及文庫:增廣賢文·弟子規·孝經
-
>
道德經全集(全四冊)
-
>
后漢書
咫園叢書 本書特色
本書尺寸29×19.1厘米,厚3厘米,半框17.1×12.7厘米。187葉374面。中國書店以舊存上海合眾圖書館民國三十七年刊版重新刷印而成。本叢書含書五部:顧起元《金陵古金石考目》一卷,黃錫蕃《刻碑姓名錄》三卷,嚴長明《官閣消寒集》一卷及《江淮旅稿》一卷,劉喜海《喜蔭簃集》二卷,編者為宗舜年、宗維恭父子。 《咫園叢書》,近人宗舜年、宗惟恭父子輯,一函二冊。收錄顧起元《金陵古金石考目》一卷,黃錫蕃《刻碑姓名錄》三卷,嚴長明《官閣消寒集》一卷及《江淮旅稿》一卷,劉喜!都问a簃集》二卷。此書曾由上海合眾圖書館于民國三十七年(一九四八年)首次刊行,時任合眾圖書館董事的顧廷龍在書前寫了一篇題記,據言,《咫園叢書》初為宗舜年輯刻,以鄉賢遺著為主,甫成三種(顧起元與嚴長明文),舜年遽歸道山。后其子惟恭踵其遺志,續獲海鹽黃錫蕃和東武劉喜海文,刻成《咫園叢書》五種。 適逢抗日戰爭爆發,遂未付印。因物力艱難,宗氏檢點存版,歸諸摯交葉揆初。后葉氏移贈上海合眾圖書館,于一九四八年刷印五十部。宗舜年(一八六五—一九三三年),字子戴,亦作子岱,號耿吾,江蘇上元縣(今南京)人,宗源瀚之子,俞樾之婿。光緒十四年(一八八八年)中舉人,以郎中官內閣中書,分發浙江補用知府,署金華知府,保升補用道員。光緒二十九年(一九〇三年)應經濟科特試,后入兩江總督端方幕。民國間退居常熟,曾任常熟圖書館館長。時游蘇州,寓馬醫科巷俞氏之廬。精鑒別,藏書多善本,工目錄學、校讎學。其藏書處為咫園,又有野綠軒,以收宋刻《湘山野錄》而得名。藏書印曰“咫園”。有《咫園藏書目》及《宗氏咫園藏書殘目》。 中國書店出版社在出版《中國書店藏版古籍叢刊》第五批時,將此書收入其中!跺雸@叢書》書版幾經周折由中國書店收藏,今據原版整理后重新刷印,并參照原書對殘損之頁進行了必要補配。該版每半頁十行,每行二十一字,左右雙欄,單魚尾。此書的出版,不僅為學術研究、古籍文獻整理做出了積極貢獻,也為線裝古籍的收藏者提供了一部珍稀版本。己丑年孟夏月中國書店出版社
咫園叢書 內容簡介
雕版印刷術是一種具有突出價值且民族特征鮮明、傳統技藝高度集中的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它凝聚著中國造紙術、制墨術、雕刻術、摹拓術等幾種優秀的傳統工藝,*終形成了這種獨特文化工藝;它為后來的活字印刷術開了技術上的先河,是世界現代印刷術的*古老的技術源頭,對人類文明發展有著突出貢獻;它的實施對文化傳播和文明交流提供了*便捷的條件。換句話說,在中國的四大發明中,有兩項即造紙術和印刷術與它直接相關,這在中國其他傳統工藝中是罕見的。 相關專家介紹,在七項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剪紙、漆器、評話等一般都有南北之分,有一定的區域限制。但雕版印刷術則是唯一一個沒有區域限制影響遍布全國的文化形態,它的影響甚至傳及海外。作為一種民族遺產,它不僅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
咫園叢書 目錄
宗惟恭,字禮白,江蘇上元縣(今南京)人,宗舜年之子,居常熟沖天廟前。生卒年不詳。浙江法政專門學校畢業,曾任上海復旦大學、中國公學教授,并執業律師,為民法專家。宗惟恭喜收金石書及古泉書。其父去世后,惟其將家中藏書精本賣出,換成其癖泉書室之古泉書。《咫園叢書》收錄的五種書中,流傳*廣的當屬《金陵古金石考目》。此書作者顧起元(一五六五—一六二八年),字太初,江寧(今江蘇南京)人,萬歷二十五(一五九八年)年進士,授翰林院編修,歷任南京國子監司業、祭酒、詹事府詹事、吏部左侍郎兼翰林院侍讀學士。辭官后在杏花村(今南京城西南城墻內之花蠡崗)筑遁園,閉門潛心著述。曾七次詔命為相,均婉辭之。其博學多才,熟諳掌故,詩文云蒸霞蔚,又精金石之學,工書法。著作甚豐,有《金陵古今圖考說略》、《金陵古金石考目》、《客座贅語》、《遁園漫稿》、《中庸外傳》、《雪堂隨筆》、《顧氏小史》等。
其中《金陵古金石考目》成書于萬歷四十八年(一六二〇年),輯錄了作者搜集的金陵(今南京)歷代金石資料,是金石學研究的重要文獻。另《客座贅語》也因記南京的故事傳說、社會經濟和風土人情,影響很大!犊瘫彰洝纷髡唿S錫蕃(一七六一—一八五一年),字晉康,號椒升、時安老人,浙江嘉興海鹽人。清代書法家、藏書家。嘉慶五年(一八〇〇年)曾官布政司都事,署上杭典史。工八分,精鑒藏。著書室曰“擘荔軒”,藏書樓曰“醉經堂”,藏書印曰“黃氏晉康”、“武原黃氏醉經樓珍藏”。著有《醉經樓存稿》、《醉經樓印譜》、《醉經樓書目》、《金石考》、《金石表》、《又續金石萃編》、《刻碑姓名錄》、《海上竹枝詞》等。
《刻碑姓名錄》成書于道光六年(一八二六年),作者黃錫蕃因感于金石之學自宋以來,對“撰書人無不詳載,惟鐫刻姓氏往往闕如”,故見有刻碑人姓名則隨時記錄,至書成之時已收刻工四百二十五人,是石刻研究的重要史料。
咫園叢書 作者簡介
宗惟恭,字禮白,江蘇上元縣(今南京)人,宗舜年之子,居常熟沖天廟前。生卒年不詳。浙江法政專門學校畢業,曾任上海復旦大學、中國公學教授,并執業律師,為民法專家。宗惟恭喜收金石書及古泉書。其父去世后,惟其將家中藏書精本賣出,換成其癖泉書室之古泉書。《咫園叢書》收錄的五種書中,流傳最廣的當屬《金陵古金石考目》。此書作者顧起元(一五六五—一六二八年),字太初,江寧(今江蘇南京)人,萬歷二十五(一五九八年)年進士,授翰林院編修,歷任南京國子監司業、祭酒、詹事府詹事、吏部左侍郎兼翰林院侍讀學士。辭官后在杏花村(今南京城西南城墻內之花蠡崗)筑遁園,閉門潛心著述。曾七次詔命為相,均婉辭之。其博學多才,熟諳掌故,詩文云蒸霞蔚,又精金石之學,工書法。著作甚豐,有《金陵古今圖考說略》、《金陵古金石考目》、《客座贅語》、《遁園漫稿》、《中庸外傳》、《雪堂隨筆》、《顧氏小史》等。 其中《金陵古金石考目》成書于萬歷四十八年(一六二〇年),輯錄了作者搜集的金陵(今南京)歷代金石資料,是金石學研究的重要文獻。另《客座贅語》也因記南京的故事傳說、社會經濟和風土人情,影響很大。《刻碑姓名錄》作者黃錫蕃(一七六一—一八五一年),字晉康,號椒升、時安老人,浙江嘉興海鹽人。清代書法家、藏書家。嘉慶五年(一八〇〇年)曾官布政司都事,署上杭典史。工八分,精鑒藏。著書室曰“擘荔軒”,藏書樓曰“醉經堂”,藏書印曰“黃氏晉康”、“武原黃氏醉經樓珍藏”。著有《醉經樓存稿》、《醉經樓印譜》、《醉經樓書目》、《金石考》、《金石表》、《又續金石萃編》、《刻碑姓名錄》、《海上竹枝詞》等。 《刻碑姓名錄》成書于道光六年(一八二六年),作者黃錫蕃因感于金石之學自宋以來,對“撰書人無不詳載,惟鐫刻姓氏往往闕如”,故見有刻碑人姓名則隨時記錄,至書成之時已收刻工四百二十五人,是石刻研究的重要史料。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煙與鏡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月亮與六便士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山海經
- >
朝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