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民族地區學校教育價值定位的反思與建構-以瑤山白褲瑤的學校教育價值取向變遷為例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0416581
- 條形碼:9787550416581 ; 978-7-5504-1658-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民族地區學校教育價值定位的反思與建構-以瑤山白褲瑤的學校教育價值取向變遷為例 本書特色
黃勝編著的《民族地區學校教育價值定位的反思與建構》有助于人們清楚地認識和理解瑤山白褲瑤及其類似的少數民族在不同歷史階段的學校教育需求和教育價值取向狀況,為民族地區學校教育的進一步改革尋求合理的價值論基礎。從理論上對民族地區學校教育的合理價值定位問題進行反思,可以促使人們進一步思考教育的本質、教育的價值、政府的教育責任以及民族地區學校主流文化與少數民族文化之間的合理關系,激起人們重新認識教育對于個體、民族乃至人類生存與發展的意義和價值。
民族地區學校教育價值定位的反思與建構-以瑤山白褲瑤的學校教育價值取向變遷為例 內容簡介
在田野考察的基礎上,《民族地區學校教育價值定位的反思與建構:以瑤山白褲瑤的學校教育價值取向變遷為例》運用文獻法、歷史分析法、訪談法、問卷調查法對20世紀50年代以來不同時期白褲瑤的學校教育價值取向狀況進行了考察。以社會變遷理論、價值哲學理論等為指導,對瑤山白褲瑤的學校教育價值取向的變遷歷程、變遷的原因、變遷的原理及引導策略進行了深入考究,在此基礎上對民族地區學校教育的合理價值定位作了理性思考。《民族地區學校教育價值定位的反思與建構:以瑤山白褲瑤的學校教育價值取向變遷為例》的出版可以為教育部門決策提供參考;也可以作為高校本科、研究生相關專業學習研究讀物。
民族地區學校教育價值定位的反思與建構-以瑤山白褲瑤的學校教育價值取向變遷為例 目錄
一、問題的提出
二、研究對象及概念界定
三、文獻綜述
四、研究設計
五、瑤山白褲瑤及其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簡介
**章 瑤山白褲瑤的學校教育價值取向變遷歷程考究
**節 20世紀50年代到80年代中期白褲瑤的學校教育價值取向考究
一、白褲瑤學生的就學情況
二、白褲瑤社區與學校交流情況
三、白褲瑤群體接受學校教育的意愿
四、白褲瑤的學校教育價值取向概括
第二節 20世紀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白褲瑤的學校教育價值取向考究
一、白褲瑤學生的就學情況
二、白褲瑤社區與學校交流情況
三、白褲瑤群體接受學校教育的意愿
四、白褲瑤的學校教育價值取向概括
第三節 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白褲瑤的學校教育價值取向考究
一、白褲瑤學生的就學情況
二、白褲瑤社區與學校交流情況
三、白褲瑤群體接受學校教育的意愿
四、白褲瑤的學校教育價值取向概括
第四節 小結
第二章 瑤山白褲瑤的學校教育價值取向變遷的原因分析
**節 20世紀50年代到80年代中期白褲瑤的學校教育價值取向形成之原因分析
一、白褲瑤的主觀性因素的影響
二、特定的經濟、政治與教育實踐的影響
第二節 20世紀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白褲瑤的學校教育價值取向轉變之原因分析
一、白褲瑤的教育價值觀念漸漸發生變化
二、教育實踐的客觀影響
第三節 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白褲瑤的學校教育價值取向轉變之原因分析
一、在文化交融中白褲瑤逐步認可了學校教育的價值
二、教育實踐的綜合影響
第四節 小結
第三章 瑤山白褲瑤的學校教育價值取向變遷的原理及引導策略探析
**節 白褲瑤的學校教育價值取向變遷的原理探析
一、生產實踐是白褲瑤的學校教育價值取向形成和變遷的基礎
二、國家制度和政策是白褲瑤的學校教育價值取向變遷的主導力量
三、生產力發展水平的變化是白褲瑤的學校教育價值取向變遷的重要因素
四、文化變遷是白褲瑤的學校教育價值取向變遷的深層因素
五、主體需要和觀念的變化是白褲瑤的學校教育價值取向變遷的內在動力
六、白褲瑤的學校教育價值取向變遷是合規律性與合目的性的統一
第二節 白褲瑤的學校教育價值取向進一步強化和引導的策略探討
一、充分發揮政策的教育價值導向作用
二、加強宣傳媒介的教育價值倡導作用
三、挖掘與利用白褲瑤的傳統文化價值資源
第三節 小結
第四章 從白褲瑤的學校教育價值取向變遷反思民族地區學校教育的價值定位
**節 教育究竟是什么
一、理解教育的哲學依據
二、理解教育的現實依據
第二節 民族地區學校教育的合理價值定位
一、學校教育價值定位合理性的衡量標準
二、民族地區學校教育價值定位合理l生的衡量標準
第三節 實現民族地區學校教育合理價值定位的理性思路
一、充分認識教育的戰略重要性,實現民族教育優先發展
二、落實科學發展觀,樹立理性的民族教育發展戰略指導思想
三、樹立整體發展觀,促進民族地區教育、人、自然與社會的和諧共生發展
四、學校主流文化與少數民族文化之間建立起雙向適應、雙向滋養的關系
五、進一步明確政府在民族地區學校教育發展中的責任
第四節 小結
第五章 結論與進一步研究的方向
**節 結論
第二節 進一步研究的方向
主要參考文獻
附錄
后記
民族地區學校教育價值定位的反思與建構-以瑤山白褲瑤的學校教育價值取向變遷為例 作者簡介
黃勝,男,土家族,1976年9月出生,貴州萬山人,中共黨員,教育學博士,教授,碩士生導師。黔南州州管專家,首屆黔南州優秀青年人才獎獲得者,黔南州優秀共產黨員。曾先后在華東師范大學、西南大學、西華師范大學、中共貴州省委黨校、中共浙江省委黨校、中共上海市委科教黨校學習和研修。現為黔南民族師范學院教務處處長,校級學術帶頭人,校學術委員會委員、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省級重點支持學科“課程與教學論”核心成員,都勻市多所學校的教師專業發展行動顧問。
- >
姑媽的寶刀
- >
巴金-再思錄
- >
朝聞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煙與鏡
- >
經典常談
- >
自卑與超越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