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建構理論與當代中國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0850689
- 條形碼:9787560850689 ; 978-7-5608-5068-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建構理論與當代中國 本書特色
建構理論在中國的傳播始于20世紀90年代末,主要圍繞著對弗蘭普頓《建構文化研究》一書的內容和觀點的介紹。2007年,王群教授的中文譯本正式面世,使得弗蘭普頓建構理論的影響更為深廣。建構理論對中國建筑的主要影響在于建筑學從文化意識形態的論爭轉向對建筑的基本建造問題的關注。
建構理論與當代中國 內容簡介
建構理論是西方建筑學的基本理論,它從建筑的物質性出發討論結構、建造和形式表達藝術的關系。20世紀90年代,建構在西方學界重新成為理論熱點在于它對后現代建筑的圖像性所具有的深刻批判性。中國建筑界自90年代末對建構理論開始引介,其主要影響在于使中國建筑從文化意識形態的論爭轉向對建筑的本體以及基本建造問題的關注。關于建構的討論與研究也逐漸成為針對中國當代建筑問題的強心劑,影響力遠勝于其他理論。然而,建構理論在中國的系統翻譯和深入討論還十分不足。 彭怒、王飛、王駿陽主編的《建構理論與當代中國》立足于探索建構理論對中國建筑理論思想建設和建筑設計文化的意義,邀請中國的學者和建筑師對建構理論的翻譯、建構理論在中國的接受和轉化、建構在中國的具體實踐等方面進行總結和探討。編者以2011年底在上海舉辦的“建造詩學:建構理論的翻譯與擴展討論”國際研討會的學術成果為基礎,包括美國、澳大利亞、瑞士和日本的著名建構學者提交了建構理論研究的*新成果,還將建構理論的討論延伸至西方建筑界*前沿的數字化建造領域。本書的研究成果和討論內容無疑具有國際視野和較高的國際學術水準。
建構理論與當代中國 目錄
綜述
建構與我們:“建造詩學:建構理論的翻譯與擴展討論”會議評述
建構的話語、建造的詩學與建筑史學
建構與工具
工具的詩學
建筑學的神經建構學探索
繪制欲望:解讀瓦爾斯溫泉浴場的抵抗與制作
建構和結構 、材料
超越理性主義的日本當代建筑:觸發形態自由的結構方法
像鳥兒那樣輕:從石上純也設計的桌子說起
概念與建造的博弈:兩個市政廳的建構策略研究
日本建筑師吉阪隆正與共存的構成
隱匿和呈現:兩個項目的設計解讀
構筑技術與設計表現
數字化建造與建構
數字化建造:新方法論驅動下的范式轉化
形態生成和物質呈現:整合化設計
制造的多樣性
聚合形態
建構理論的當代拓展
粗野建構:當代建筑中的悖論
面向身體與地形的建構學
實踐者的思想性實踐:尋找超越“數字”手段的當代實踐
一則導言的導讀
解析建筑學
建構理論在中國的實踐和討論
循環建造的詩意:建造一個與自然相似的世界
“建構”的許諾與虛設:論當代中國建筑學發展中的“建構”概念 朱
現場討論
現場討論1
現場討論2
現場討論3
現場討論4
附錄
國外發言人英文文稿
english texts of some overseas speakers
the neuro-tectonic approach to architecture marco frascari
the poetics of tools annette spiro
drawing desire: resistance and facture in drawing-out the valser therme matthew mindrup 4
brute tectonics: a paradox in contemporary architecture gevork hartoonian
譯名表
致謝
- >
二體千字文
- >
煙與鏡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經典常談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