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蕺山學派與明清學術轉型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6145081
- 條形碼:9787516145081 ; 978-7-5161-4508-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蕺山學派與明清學術轉型 本書特色
《蕺山學派與明清學術轉型》一書,通過對蕺山學派的深入分析來研究明清之際的學術轉型,既重視學術發展的內在理路,又關注明清鼎革的社會政治變革對學術轉型的外在影響,以微觀考察為主的同時能夠回應宏觀問題,是一部很有價值、頗見功力的佳作。本書有自己獨特的研究視角。試圖將蕺山學派作為一個有機整體,將劉宗周、張履祥、陳確、黃宗羲與全祖望等學者的思想學術,置于蕺山學派的形成與分化、明清之際的社會與學術轉型等背景之中,進行全面而細致地研究。既呈現了他們各自的學術特質,又呈現了他們之間的相互關聯。這樣一種學術取徑,可以從一個較長的時段來對一個學派進行研究,突破了以往只關注單個思想家的研究路徑,也突破了以往只有簡單舉證便得出一個時代學術特征的研究思路。書中系統考察了自劉宗周到全祖望這一較長時段蕺山學派的學術傳承與思想演化的歷程,從而獲得了全面展示學派風貌與深入分析明清學術轉型的雙重收獲。
蕺山學派與明清學術轉型 內容簡介
書稿在借鑒前人已有成果的基礎上,以蕺山學派作為切入點對明清學術的轉型進行了全面、深入、細致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創新性 。 作者著重于蕺山學派的思想學術與明清之際的政治、社會、文化之間互動關系的研究。同時對學派與學者進行了比較研究,梳理了蕺山學派與東林學派、姚江書院派這三大學派之間錯綜復雜的關系,以及劉宗周與高攀龍、陶奭齡這三位學者之間的關系。并結合理學與經學的發展史來梳理相關的學術流變,結合書院與講會的發展史來研究明清之際思想學術的變遷。
蕺山學派與明清學術轉型 目錄
序二
緒論
**章 明清鼎革之際的劉門師弟子
**節 劉宗周出處與生死的抉擇
第二節 生死:劉門弟子的殉明與抗清
第三節 出處:劉門弟子入清之后的人生抉擇
附論 劉門弟子的逃禪
第二章 蕺山學與蕺山學派的形成
**節 蕺山學的建構(上):學術譜系
第二節 蕺山學的建構(下):交游以及學術異同
附論 劉宗周與東林學派以及東林黨
第三節 蕺山學的統合性
第四節 《人譜》與證人改過之學
第五節 劉宗周的講學與蕺山學派的形成
第三章 蕺山學派的分化(上):張履祥與尊朱辟王思潮的興起
**節 張履祥所受劉宗周學術影響及其師門“補救”之功
附論 張履祥與其他轉向朱學的同門
第二節 張履祥“敬義夾持”的工夫論與清初理學的轉向
第三節 張履祥對王學的批判與尊朱辟王思潮的興起
第四章 蕺山學派的分化(中):陳確與形上玄遠之學的沒落
**節 陳確所受劉宗周學術影響及其所承繼的“千秋大業”
附論 陳確、張履祥與浙西學人的集社
第二節 陳確的素位之學與形上玄遠之學的沒落
第三節 陳確《性解》及其對宋儒人性論的批判
第四節 《大學辨》之辯:以陳確與張履祥的論辯來看蕺山學派分化
第五章 蕺山學派的分化(下):黃宗羲與蕺山學的繼往開來
**節 黃宗羲所受劉宗周學術影響及其對師門的護持
第二節 黃宗羲《明儒學案》與劉宗周的承繼關系
第三節 黃宗羲與清初的證人書院以及講會宗旨的轉向
附論 從劉宗周到黃宗羲:越中與甬上兩代證人書院之比較
第四節 黃宗羲對陳確的學術論評及其“一本萬殊”論
第六章 全祖望對蕺山學的承繼與對蕺山學派的表彰
**節 全祖望與“黃氏遺書”以及對黃宗羲的表彰
第二節 全祖望補修《宋元學案》及其對劉宗周、黃宗羲的承繼
第三節 全祖望講學蕺山書院以及對劉門的追慕與表彰
附論 門戶之見:關于《子劉子祠堂配享碑》的質疑
結語
參考文獻
后記
蕺山學派與明清學術轉型 作者簡介
張天杰,1975年生,浙江桐鄉人。2006年進入湖南大學岳麓書院,2009年獲得哲學碩士學位,2012年獲得歷史學博士學位。2013年進入復旦大學哲學學院博士后流動站,現任教于杭州師范大學。曾獲得教育部博士研究生學術新人獎、湖南省優秀碩士學位論文、湖南省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等獎項。出版學術專著兩部,在《世界宗教研究》《中國哲學史》《中國史研究》等期刊發表學術論文二十多篇。主持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基金項目、博士后科學基金一等資助項目各一項,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三項。研究方向:浙學、宋明理學、明清思想與文化。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姑媽的寶刀
- >
巴金-再思錄
- >
山海經
- >
朝聞道
- >
自卑與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