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禹貢碣石考 版權信息
- ISBN:9787010142210
- 條形碼:9787010142210 ; 978-7-01-014221-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禹貢碣石考 本書特色
歷史上,秦皇漢武等帝王均巡游過碣石;魏武帝曹操“東臨碣石,以觀滄海”,吟誦出千古名篇《觀滄海》,使碣石名揚天下。但就是這樣一座歷代學者公認的遠古航標、海畔名山,千百年來爭論不休,成為一樁千古疑案。本書根據明末清初大歷史地理學家顧炎武《山東肇域記》“今此山(馬谷山)既在九河之下,而又巍然獨出于海濱之上,其為碣石無疑”的明確斷言,搜集史料、實地勘察,用新的觀點和方法,充分論證了“《禹貢》碣石在無棣、秦皇漢武東巡之碣石在無棣、魏武帝曹操東臨之碣石也在無棣”。并將多年來搜集的《禹貢》史料、《禹貢》研究成果,以及涉及碣石、九河的零散史料和考辨文獻、文章,加以系統化、專題化,形成了一部集史料文獻、考辨研究于一體的《禹貢碣石考》專著。
禹貢碣石考 內容簡介
歷史上,秦皇漢武等帝王均巡游過碣石;魏武帝曹操“東臨碣石,以觀滄海”,吟誦出千古名篇《觀滄海》,使碣石名揚天下。但就是這樣一座歷代學者公認的遠古航標、海畔名山,千百年來爭論不休,成為一樁千古疑案。本書根據明末清初大歷史地理學家顧炎武《山東肇域記》“今此山(馬谷山)既在九河之下,而又巍然獨出于海濱之上,其為碣石無疑”的明確斷言,搜集史料、實地勘察,用新的觀點和方法,充分論證了“《禹貢》碣石在無棣、秦皇漢武東巡之碣石在無棣、魏武帝曹操東臨之碣石也在無棣”。并將多年來搜集的《禹貢》史料、《禹貢》研究成果,以及涉及碣石、九河的零散史料和考辨文獻、文章,加以系統化、專題化,形成了一部集史料文獻、考辨研究于一體的《禹貢碣石考》專著。
禹貢碣石考 目錄
《尚書·禹貢》
一、《禹貢))碣石
《禹貢》碣石遠古航標
《禹貢》碣石歷史名山
二、碣石疑案.
碣石錯注始自文穎
碣石淪海謬于酈氏
碣石遺址去岸五百
昌黎碣石無奈選擇
碣石消亡誤于胡渭
碣石地望古今多少
碣石又爭起于譚老
譚其驤與《碣石考》
朱永嘉說《碣石考》
“文革”后的“碣石”研究論著與‘‘碣石’’觀點
三、碣石釋疑’
禹疏九河至于碣石
顧氏斷言 馬谷即碣石
清儒著書 漸從顧氏說
恩紱著論碣石辨正本
《禹貢》碣石 一名為一地”
秦皇漢武巡游碣石
魏武揮鞭東臨碣石
組詩“艷”辭披露至碣石時間
組詩“四章”記錄之東征歷程
帝王墨客吟詠碣石
四、碣石復名
盛世復名 歷史重光
毛澤東《浪淘沙》發表前后的無棣碣石研究
譚其驤《碣石考》發表與“文革”后的無棣碣石研究
無棣碣石研究會成立后的專題研究
無棣碣石復名新聞發布會的召開
大山鎮更名為碣石山鎮
《禹貢碣石山》的編纂
碣石開發傳承文化
附一:《禹貢》碣石古今記載與研究復名大事記
附二:無棣碣石研究詩文(選編)
參考文獻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姑媽的寶刀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史學評論
- >
山海經
- >
莉莉和章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