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語法分析講稿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070393
- 條形碼:9787100070393 ; 978-7-100-07039-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語法分析講稿 本書特色
《語法分析講稿》與“語法研究”課不同。講一些語法分析的概念、觀點、方法,希望對大家作語法研究有些幫助。也舉一些例子但目的是通過例子講方法。目前語言學理論分歧很大,[處于]新理論出現的醞釀階段。邊緣學科、哲學、數學、計算機、人工智能,對于語言學,特別是語法分析的刺激很大。
語法分析講稿 內容簡介
《語法分析講稿》與“語法研究”課不同。講一些語法分析的概念、觀點、方法,希望對大家作語法研究有些幫助。也舉一些例子但目的是通過例子講方法。目前語言學理論分歧很大,[處于]新理論出現的醞釀階段。邊緣學科、哲學、數學、計算機、人工智能,對于語言學,特別是語法分析的刺激很大。
語法分析講稿 目錄
朱德熙先生手跡
原稿目錄
原稿參考文獻
課程說明
序
**章 語素和詞的確定
1.1 語素、語形和語形變體
1.2 零形式
1.3 剩余語素
1.4 自由語素和黏著語素
1.5 定位語素和不定位語素
1.6 詞
1.7 成詞語素和不成詞語素
1.8 活性語素和惰性語素
1.9 附加成分
1.10 附加成分的組合順序
1.11 語素的等同和分類
1.12 語素分析和漢字的關系
1.13 詞和詞形
1.14 語法單位的層次
1.15 黏合和組合
1.16 語法分析的兩種模式:ia和ip
第二章 形態音韻學
2.1 方言里的“兒”和“子”
2.2 語素“兒”的分合問題
2.3 重疊
2.4 重疊的各種方式
2.5 語素和音節的融合
2.6 零成分和空成分
2.7 附錄:語言分析中的零形式
第三章 詞類
3.1 分類的根據
3.2 type和token(類象和具象)
3.3 詞類的共性和個性
3.4 對立和分類
3.5 劃類標準
3.6 關于動詞和形容詞的名物化問題
3.7 名動詞和名形詞
3.8 名詞化
3.9 詞類和詞義
3.10 語義特征
……
第四章 句法結構
第五章 變換
第六章 陳述和指稱
第七章 語法的歷史比較研究
參考文獻
附錄
整理后記
原稿目錄
原稿參考文獻
課程說明
序
**章 語素和詞的確定
1.1 語素、語形和語形變體
1.2 零形式
1.3 剩余語素
1.4 自由語素和黏著語素
1.5 定位語素和不定位語素
1.6 詞
1.7 成詞語素和不成詞語素
1.8 活性語素和惰性語素
1.9 附加成分
1.10 附加成分的組合順序
1.11 語素的等同和分類
1.12 語素分析和漢字的關系
1.13 詞和詞形
1.14 語法單位的層次
1.15 黏合和組合
1.16 語法分析的兩種模式:ia和ip
第二章 形態音韻學
2.1 方言里的“兒”和“子”
2.2 語素“兒”的分合問題
2.3 重疊
2.4 重疊的各種方式
2.5 語素和音節的融合
2.6 零成分和空成分
2.7 附錄:語言分析中的零形式
第三章 詞類
3.1 分類的根據
3.2 type和token(類象和具象)
3.3 詞類的共性和個性
3.4 對立和分類
3.5 劃類標準
3.6 關于動詞和形容詞的名物化問題
3.7 名動詞和名形詞
3.8 名詞化
3.9 詞類和詞義
3.10 語義特征
……
第四章 句法結構
第五章 變換
第六章 陳述和指稱
第七章 語法的歷史比較研究
參考文獻
附錄
整理后記
展開全部
商品評論(4條)
書友推薦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我與地壇
- >
唐代進士錄
- >
朝聞道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二體千字文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