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朝鮮戰爭前后美國情報機構對[中共政權]的認知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9826737
- 條形碼:9787509826737 ; 978-7-5098-2673-7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朝鮮戰爭前后美國情報機構對[中共政權]的認知 本書特色
賀艷青所著的《朝鮮戰爭前后美國情報機構對中 共政權的認知》首先講述從抗日戰爭后期開始中共國 際戰略的形 成以及美國情報機構同“中共政權”的*初接觸,在 朝鮮戰 爭爆發之前,“中共政權”只是美國的“紅色隱患” ;其次論 述朝鮮戰爭爆發后中共國際戰略的調整,而美國情報 機構基 于原有的對華認知,對中國戰略意圖出現兩次重大誤 判,這 是導致中美在朝鮮迎頭相撞的重要原因之一;隨后分 析中美 開戰后中共國際戰略的進一步調整以及美國情報機構 對華 僵化認識的形成——新中國成為美國在亞洲*主要的 “紅色 敵人”;*后根據認知心理學等國際政治理論分析美 國情報 機構對華認知的主要內容、特點、形成原因,以及對 今天中 美交往的一些具體啟示。
朝鮮戰爭前后美國情報機構對[中共政權]的認知 內容簡介
賀艷青所著的《朝鮮戰爭前后美國情報機構對中共政權的認知》試圖借用國際政治理論中的認知學派(cognitive school)理論,尤其是羅伯特·杰維斯(robert jervis)關于國際政治中的知覺和錯誤知覺的理論,從歷史的角度來梳理和研究美國對“中共政權”認知在新中國成立前后的發展變化過程。首先,本書將美國政府當作國際政治中的行為體,研究的主要對象是美國政府對中國政府的認知。其次,本書選擇美國政府所謂的“中共政權”(chinese communist regime)作為對華認知的主要客體。有關美國對中國國民、中國社會、中國文化等其他各個層次的認識會有所涉及,但并非本書分析的重點。而關系到國際利益和國際交往方面,*為重要的就是對中國是敵是友的判斷和認識。而敵友判斷中*為核心的內容就是對“中共政權”的性質和它所實行的國際戰略的認知。因此,本書研究的主要認知內容是“中共政權”性質和國際戰略。
朝鮮戰爭前后美國情報機構對[中共政權]的認知 目錄
**章 美國情報機構對“中共政權”初認識
**節 美國情報機構與“中共政權”的接觸
第二節 中共國際戰略思想起源與美國情報機構對未來中國政權的預測
第三節 中共國際戰略的早期實施與美國情報機構“紅色隱患”印象的形成
小結
第二章 美國情報機構的對華認知與朝鮮戰爭的爆發
**節 “一邊倒”與中共抗美援朝的戰略抉擇
第二節 “紅色隱患”印象與美國在戰爭中的決策
小結
第三章 朝鮮戰爭與美國情報機構對華認知的調整
**節 重提“中間地帶”——中共國際戰略調整
第二節 美國情報機構“紅色敵人”認知的完全形成
第三節 美國政府對華全面遏制政策
小結
結論:冷戰背景下的美國情報對華認知
后記
朝鮮戰爭前后美國情報機構對[中共政權]的認知 作者簡介
賀艷青,女,1977年3月生,湖南省長沙市寧鄉縣人。北京大學歷史系博士生,F在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第二研究部工作,助理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向為當代中國外交史、國際冷戰史。已翻譯學術論文及史料二十余萬字,發表學術論文十余篇。
- 主題:
沒有塑封,同樣薄薄一本。整體框架很清晰,從“紅色隱患”到“紅色敵人”,朝鮮戰爭極大改變了美國對中國的地位/角色認,戰后的中國在美國情報機構的報告中已經是“亞洲最強大的武裝……美國在亞洲利益的最大挑戰者”!皯饒錾喜荒苴A得的東西也絕不可能在會議外交中贏得”,正是這一立國之戰終于讓美國正視中國的安全和利益訴求。當然,以史為鑒,也能從中吸取雙方在情報傳播方面的經驗教訓,愿世界和平。
- >
回憶愛瑪儂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唐代進士錄
- >
月亮虎
- >
朝聞道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推拿
- >
姑媽的寶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