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民俗神仙萬年歷-圖文珍藏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2960315
- 條形碼:9787502960315 ; 978-7-5029-6031-5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民俗神仙萬年歷-圖文珍藏版 本書特色
神仙,源于中國古代先民樸素的自然觀和宇宙觀,積聚了中國人的生命意識、生活理念和對于成功的肯定,影響著人們現在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
《民俗神仙萬年歷(圖文珍藏版)》主要介紹至今仍在我國民間具有一定信仰基礎的神仙的故事傳說、造像特點和民俗信仰,內容涵蓋上古神、世俗神、道教神、佛教神、大部分神仙都配有難得一見的精美插圖,適合眾多希望了解中國神仙來歷與故事的讀者閱讀參考。
《民俗神仙萬年歷(圖文珍藏版)》附有2015-2025年擇吉萬年歷,列有天干地支、五行八卦、九星納音、日建星宿、奇門節元等項目以及神佛誕日、紀念日,便于讀者查用。
民俗神仙萬年歷-圖文珍藏版 內容簡介
適讀人群 :適用于希望了解中國神仙民俗文化知識的讀者閱讀 神仙,源于中國古代先民樸素的自然觀和宇宙觀。《民俗神仙萬年歷(圖文珍藏版)》主要介紹了與我國民間傳說中的神仙有關的文化知識,編著者陳曉暉從現代人的視角出發,對這些曾被老百姓認為是無所不能的神仙的起源與發展作了認真的考察與論證,文后附有2015~2025年日歷,可供希望了解中國神仙民俗文化知識的讀者閱讀參考。
民俗神仙萬年歷-圖文珍藏版 目錄
盤古
伏羲
女媧
炎帝
黃帝
后羿與嫦娥
世俗神
城隍
土地
福祿壽三星
財神
門神上古神
盤古
伏羲
女媧
炎帝
黃帝
后羿與嫦娥
世俗神
城隍
土地
福祿壽三星
財神
門神
灶神
七仙女
媽祖(天后、天妃)
雷公電母 風伯雨師
魁星
道教神
三清
三官
北斗星君
五岳大帝
四御
八仙
四大天師
太歲
佛教神
釋迦牟尼佛(如來佛)
三世佛
普賢菩薩
文殊菩薩
觀音菩薩
地藏菩薩
羅漢
天龍八部
二十諸天
托塔李天下與哪吒三太子
哼哈二將
附錄 2015-2025年擇吉詳歷信息
民俗神仙萬年歷-圖文珍藏版 節選
《民俗神仙萬年歷(圖文珍藏版)》: 城隍是城市保護神,“隍”本來是指沒有水的護城壕。古人造城是為了保護城里人的安全,所以修了高大的城墻、城樓、城門以及城壕、護城河等。古人認為凡與人們生活安危有關的事物,都有神在,于是城和隍被人神化為城市的守護神。 周朝時,人們在除夕要舉行蠟祭。蠟祭八神,“先嗇一,司嗇二,農三,郵表啜四,貓虎五,坊六,水庸七,昆蟲八”。先嗇為神農,司嗇為后稷,這是兩位上古主管農業的神。接下來,農為田官之神,郵表啜為*早在田間建造房屋、劃定疆域和道路的人,貓虎為毀壞莊稼的田鼠和野豬的天敵,坊為防洪水的堤防,水庸為溝渠,昆蟲為對莊稼有害的螟蟲之類。蠟祭的第七神水庸,是“受水,亦以泄水”的水利工程,對以農耕為主的人類生產生活有非常關鍵的作用。清人趙翼在《陔余叢考》中引述王敬哉《冬夜箋記》說“水則隍也,庸則城也”,可見水庸就是城隍,也指古代城市和護城河。古代國家多為城市,城市的保護主要依賴于城墻和城墻外挖掘的護城河。《周易·泰》有云:“城復于隍,勿用師,有邑告命,貞吝。”意思是說,見到城墻倒覆在護城河上,不立即進軍攻城,而是等待命令,這是不吉利的。城隍一旦被破壞,整個城市就會失去屏護,必然遭到敵軍的毀滅;城隍若是堅固強大,城內百姓的財產和生命也就有了保障。出于這種強烈的保護需求和安全依賴,上古初民便逐漸將城隍想象成了具有超自然力的城市保護神。 城隍*早并沒有具體形象。漢代以來,名士、官員等死后被附會各種鬼神之名的事跡屢屢發生,作為一地保護神的城隍也不例外,開始有凡人擔任此職。根據嘉靖年間《建陽縣志》記載,*早被尊立為城隍神的人,是漢代大將紀信。 紀信生于今天的四川省西充縣境內,是劉邦手下著名將領,曾參與保護劉邦從鴻門宴安全撤退,深得劉邦的信賴。在劉邦被項羽圍于滎陽時,紀信身著劉邦的衣冠,乘坐劉邦的車馬,帶著城中婦女出東門詐降,掩護劉邦從西門逃走。紀信在車上一直以衣袖掩面,楚軍都以為是真的漢王來投降,激動地山呼萬歲,項羽出來查看,才發現此人不是劉邦。項羽問紀信:“你是何人?”紀信回答:“我乃大漢將軍紀信。”項羽又問:“漢王何在?”紀信答日:“漢王早已離開這里了。”項羽非常憤怒,當場下令將紀信連人帶車一齊燒毀了。 劉邦立漢之后,厚葬追封紀信,不但黃袍加身,還在長安上林苑(今王曲鎮)建廟,每年農歷二月初八祭祀。漢文、景帝時期,紀信被正式封為城隍,作為長安的保護神,廟中香火一直延續至今。 唐代,城隍的身份發生了重要的變化:從城市保護神向冥界神吏轉化。《太平廣記》中講述了一個故事。唐代洪州司馬王簡易得了暴病,夢中見到一個鬼使手拿符牒,稱“奉城隍神命來追”,王簡易跟隨鬼使來到城隍神面前,城隍神檢索文書,發現王簡易應該再活五年,于是將他放了回去。這里的城隍,已經是一個冥神了。四川瀘縣城隍廟中有一副楹聯“這條路誰人不走,那件事勸你莫為”,精煉地道出了城隍掌管生死、洞察善惡的神性與職能。 宋元時期,城隍廟遍布各地。道教也在此時將城隍收編,使其與土地一樣成為與民眾生活息息相關的基層神靈。南宋洪邁所輯《夷堅志》中有一個關于城隍和土地的故事——《孝義坊土地》。故事說的是平江市人周翁得了瘧疾,聽人說瘧疾是因有鬼作祟,應該躲避到別處,便趁著傍晚時分偷偷潛入城隍廟,在神座下面躺下。到了半夜,忽見燈火通明,有兵士拱列,城隍神臨軒而坐,命令黃衣衛兵從外面領進來七八個人。城隍神對這些人說:“我收到天帝的敕命,須在此地散播瘟疫,你們各為一方土地神,做事不可拖拖拉拉的。”這些人都點頭稱是,只有一個人上前說道:“我是孝義坊土地,本地居民都是善良之輩,并沒有過錯,恐怕不宜用疫病來折磨他們。”城隍神生氣地說:“這是上天的旨意,你這樣的小神,只應聽命而已。”這個孝義坊土地又說:“既然如此,那用小孩子來充數行不行?”城隍神考慮了很久,點頭道:“這樣也好。”于是大家各自散去。周翁第二天回到家中,把這件事一說,周圍的人都以為他瘋言瘋語,沒有一個信的。到了二月,城中突然發生大疫,只有孝義坊這個地方,得病的都是小孩子。眾人這才相信周翁所說的話。不久疫病平息,坊眾知恩圖報,出資為土地修了一座大廟。 ……
民俗神仙萬年歷-圖文珍藏版 作者簡介
陳曉暉,中文博士,對*國傳統民俗文化頗有研究,在我社出版《千古賢文大通書》《新版實用對聯》《中華傳統吉祥圖》等書,銷量較好。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經典常談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