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了不起的建筑師
-
>
勝景幾何論稿
-
>
中國古代建筑概說
-
>
維多利亞:建筑彩繪
-
>
庭院造園藝術——浙江傳統民居
-
>
建筑園林文化趣味讀本
-
>
磧口古鎮
新型城鎮化與城鄉規劃編制創新-第3屆金經昌中國青年規劃師創新論壇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0855707
- 條形碼:9787560855707 ; 978-7-5608-5570-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新型城鎮化與城鄉規劃編制創新-第3屆金經昌中國青年規劃師創新論壇 本書特色
金經昌中國青年規劃師論壇組委會編著的《新型城鎮化與城鄉規劃編制創新》內容主要根據2014年第三屆金經昌中國青年規劃師創新論壇征集的演講材料編輯而成。本書的出版可以擴大該論壇的影響,從側面也可以顯現同濟規劃學科的地位。本書內容有助于從事城市規劃及相關工作者認識、理解、關注當前新型城鎮化背景下的城鄉規劃編制的改革與創新。“金經昌中國青年規劃師創新論壇”以“倡導規劃實踐的前沿探索、搭建規劃創新的交流平臺,彰顯青年規劃師的社會責任”為宗旨,作為常設論壇,每年5月中旬在同濟大學校慶期間舉辦。
新型城鎮化與城鄉規劃編制創新-第3屆金經昌中國青年規劃師創新論壇 內容簡介
金經昌中國青年規劃師論壇組委會編著的《新型城鎮化與城鄉規劃編制創新》內容主要根據2014年第三屆金經昌中國青年規劃師創新論壇征集的演講材料編輯而成。本書的出版可以擴大該論壇的影響,從側面也可以顯現同濟規劃學科的地位。本書內容有助于從事城市規劃及相關工作者認識、理解、關注當前新型城鎮化背景下的城鄉規劃編制的改革與創新。“金經昌中國青年規劃師創新論壇”以“倡導規劃實踐的前沿探索、搭建規劃創新的交流平臺,彰顯青年規劃師的社會責任”為宗旨,作為常設論壇,每年5月中旬在同濟大學校慶期間舉辦。
新型城鎮化與城鄉規劃編制創新-第3屆金經昌中國青年規劃師創新論壇 目錄
主題論壇
大都市地區總體規劃編制創新
轉型發展背景下的上海城市總體規劃
關于北京城市總體規劃修改的幾點思考
場所·結構·治理——我國大都市區空間發展與總體規劃
澳門總體規劃:思路與啟示
青年創新論壇
區域發展與總體規劃
城市中心體系規劃的技術與方法
特大城市新城發展的模式與路徑——以上海為例
上海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指標體系研究
存量發展背景下的交通設施用地布局規劃——以深圳市公交場站布局規劃為例
以減量規劃探索城鄉總規的轉型——《東莞水鄉特色發展經濟區城鄉總體規劃2013—2030》
城市的衍存
全球視角下的上海城市定位研究
新型城鎮化背景下城市人口規模預測的研究
新型城鎮化背景下縣級總體規劃范式的反思
新型城鎮化背景下海島地區空間規劃創新探索——以《朱家尖島建設規劃》為例
從區域城鎮化空間格局思考云龍縣域城鎮化路徑
城市總體規劃評估報告背景、框架及方法研討——以《03版貴溪市總規實施評估報告》為例
城市總體規劃實施評估創新研究——以天津為例
產城單元在山地城市總體規劃中的應用
場地規劃優先對于山地工業園區控規編制的探索
基于建筑材料本土化的甘南低碳生態小城鎮規劃
混合居住效應的實證分析與規劃應對一基于保障性住區居民視角
構筑公眾參與平臺的規劃設計探索——以虺湖保護性發展規劃為例
文化:城市的生命力與競爭力——以武漢西南組群中心規劃設計為例
城市造“心”運動——以大型主題文化項目為驅動的城市副中心塑造方式研究
面向實施的城市空間控制引導方法創新一以保山市中心城區城市空間整體設計導則研究為例
縣域總體規劃框架下次區域規劃方法探討——基于主體功能區劃視角
城市更新與歷史保護
基于企業和居民參與的社區規劃編制創新一以廈門市興旺社區規劃為例
新型城鎮化從善待“貧民窟”開始
廣州歷史建筑認定與保護的地方性實踐
城市更新規劃的若干思考與實踐——基于城市治理的視角
新型城鎮化背景下水系規劃的編制探索——以南沙新區城市水系規劃為例
生態低碳城市規劃實踐
面向新型城鎮化的城市設計——我國城市設計實踐十年回顧與展望(2003—2012年)
關于新時期上海產業轉型與空間發展的思考
以城市更新促二次開發——國際經驗與浦東實踐
工業遺產再利用模式研究——工業遺產保護與再利用規劃編制研究
深圳中心區邊緣地帶的城市更新規劃實踐——以深圳筍崗一清水河片區更新規劃為例
“更新單元”在舊改實施規劃中的探索——以新都區舊城改造實施規劃為例
大城市,小規劃——淺議從“大規劃”到“小規劃”的編制思路轉變
基于人口結構預測的舊城區公共資源調整研究——以上海和浙江兩個個案為例
原住民的“留下”——以黎里歷史街區保護規劃實旋為例
設計與“過度”設計,規劃與“非理性”規劃——小議當前歷史地段之種種怪現狀
歷史街區更新中的文脈傳承與創新實踐——以揚州仁豐里歷史文化街區為例
歷史街區保護與利用中的規劃路徑選擇——以開封雙龍巷歷史街區城市設計為例
“失境”城市——“語境學”研究背景下中小城市文化傳承的異化現象分析及思考
尋找美麗鄉愁——保護規劃編制工作的一點思考
新時期大城市生態綠楔空間轉型規劃探索——以沈陽市西北楔發展規劃為例
城市社區里的居住流動現象——以上海曹楊新村為例
鄉村規劃與城鄉統籌
快速城鎮化下中國城市新移民的社會空間隔離、融合與對策
從“拾荒”到“創業”的就地城鎮化路徑探索——基于安徽界首市的田野調查
新型城鎮化背景下上海郊野單元規劃的突破創新
快速城市化進程中的鄉村變遷研究
新型城鎮化下的鄉村空間政策與規劃管理思考
城市時代的鄉村規劃
村莊規劃中“全方位”村民參與方法研究——來自廣州市美麗鄉村規劃實踐
尋路:核心、平臺、模式、路徑——從《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看城鄉規劃新趨勢
底線思維下的“三規合一”編制方法研究
小城鎮“兩規合一”的思考與實踐
新型城鎮化背景下的村鎮規劃發展趨勢探討
“四化同步”下湖北省小城鎮規劃編制思路探討
基于城市設計視角的西北小型鎮區總體規劃方法研究——以唐古拉山鎮為例
需求導向下實現公平共享的規劃引導途徑探索——以西安市厚畛子鎮規劃實踐為例
新型城鎮化空間模式探索——城市與農業空間關系視角
“線型農業”對城鎮功能與特色的提升
浙江美麗鄉村建設規劃解讀
美麗鄉村規劃實踐中的思考
農村居民點建設中的彈性規劃——大成都地區農村居民點規劃探索
生態節水型新農村建設措施淺談
新型城鎮化背景下農村污水處理技術的適用性探討
新型城鎮化背景下的失地農民市民化可持續發展規劃探討
新型城鎮化背景下城鄉養老設施規劃的改革與創新
信息技術與規劃創新
開放、眾包與規劃改革
城市生長與個人財富——基于南京的實證研究
網絡社會中的城市意象重構一
京津冀地區區域空間發展的模擬研究——國家空間一般均衡模型初探
重慶市街道網絡構形屬性與公共空間多重屬性的相關性研究
基于公共利益的大中城市居住地塊開發強度績效研究
基于互聯網思維的城市商業空間規劃思考
基于網絡時代新需求的社區規劃應對策略
多代理人模擬在規劃設計分析中的應用與評估——以世博會為例
淺析參數化工具在城市規劃和設計中的應用
“納什均衡”視角下城市空間資源調配的實效性研究
基于生態模擬分析下的空間設計優化與生態技術應用軟件研究
城市徑流綠色源頭管控復合實踐——以陳家鎮國際低碳社區為例
高密度地區低碳生態規劃控制研究——以廣州國際金融城起步區為例
大樣本數據分析基礎上生態環境容量確定——以武漢市大東湖濕地公園為例
人本關懷下的城市綠色空間規劃新思維——以臺州灣循環經濟集聚區東部新區規劃為例
我們需要怎樣的地下空間規劃——沈陽地下空間規劃歷程回顧反思
基于大規模開發轉型的城市規劃角色再定位
后記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莉莉和章魚
- >
巴金-再思錄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隨園食單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