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理理性化與現代生活方式-韋伯倫理思想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6137390
- 條形碼:9787516137390 ; 978-7-5161-3739-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倫理理性化與現代生活方式-韋伯倫理思想研究 本書特色
本書是倫理學學科道德哲學方向的一項理論研究,主要意圖在于通過對于韋伯倫理思想的探究,給出一個倫理之于生活方式的歷史范型,并為中國當下道德建設提供一個可資借鑒的視角。這里主要采取的是哲學倫理學的研究路徑,遵循歷史唯物論的基本原理,其間亦對社會理論的基本方法和哲學人類學的方法有所運用。
倫理理性化與現代生活方式-韋伯倫理思想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是倫理學學科道德哲學方向的一項理論研究,主要意圖在于通過對于韋伯倫理思想的探究,給出一個倫理之于生活方式的歷史范型,并為中國當下道德建設提供一個可資借鑒的視角。這里主要采取的是哲學倫理學的研究路徑,遵循歷史唯物論的基本原理,其間亦對社會理論的基本方法和哲學人類學的方法有所運用。
倫理理性化與現代生活方式-韋伯倫理思想研究 目錄
導論一 國內外研究狀況述評(一)問題的提出:何以是“倫理理性化”
(二)研究狀況及其評價二 研究定位與基本框架(一)研究意義和方法(二)概念厘定(三)分析框架(四)基本思路(五)本書可能的創新點及其進一步研究的空間
**章 倫理在韋伯學說中的位系**節 韋伯的生命秩序與其學術主題一 韋伯家族的道德生命秩序二 學術生命的價值取向三 理性化的學術主題第二節 倫理敘事與價值觀念:“以學術為業”的深層旨趣一 倫理敘事與生活方式的流轉二 價值觀念與“理解社會學”的實質三 倫理理性化的價值指涉
第二章 倫理之于現代生活方式的多重視界**節 現代生活方式的內在規定性一 現代生活方式釋義二 現代生活方式的品質第二節 現代生活方式的倫理視界一 倫理與現代生活方式二 契約倫理與現代理性國家三 功利主義倫理與現代理性經濟四 情感主義倫理與現代主義文學藝術第三節 理性主義倫理與現代生活方式一 歷史哲學及其理性化主題:從孔多塞到韋伯二 理性主義倫理與“現代認同”三 倫理理性化與現代生活方式第三章 倫理理性化的邏輯理路**節 倫理理性化的宗教背景一 “宗教問題意識”:倫理理性化的邏輯原點二 宗教對于生活意義化的追求三 宗教行為理性化第二節 宗教一倫理一精神一經濟生活的邏輯演繹一 宗教的倫理向度二 宗教一倫理向“社會精神氣質”的轉化三 經濟生活的精神品格第三節 生活方式的現代謀劃一 “精神”與現代生活方式二 倫理理性化進程中的現代生活方式第四章倫理理性化的萌動:宗教沖動力與倫理沖動力之間的緊張**節 “沖動力”范型及其方法論意義一 丹尼爾 貝爾的“沖動力”范型二 “沖動力”理論范型的方法論指向第二節 宗教向倫理的轉向一 宗教一倫理的歷史軌跡一 宗教沖動力的流溢與倫理獨立性的追求第三節 倫理裁量權的現代性轉換一 心靈的轉向:意義世界的重新建構二倫理的選擇:迂回抑或進入三 倫理裁量權與生活秩序的現代性謀劃第五章 倫理理性化與現代人類型**節 “新倫理”對現代意識的規制一 倫理理性化的新階段與“新倫理”的生成二 新教徒的道德意識三 新教倫理的價值范式四 新教倫理與現代意識的孕育第二節 新教倫理與現代人的生成一 道德自我和新的人格類型二 “職業人”三 “宗教人”、“職業人”和“現代人”第六章 經濟倫理化與理性化生活方式**節 隱蔽的經濟生活一 西方傳統宗教倫理規導之下的營利活動二 非西方傳統宗教倫理對于經濟生活理性化的限制第二節 倫理理性化與理性經濟一 “道德覺醒”與新教的經濟倫理觀二 經濟生活倫理化的內在要求三 經濟生活的獨立與生活樣式的理性化第三節 理性化生活方式的確立一 合理的“生活方法論”二 “資本主義精神”的挺立三 “生活理性化”與現代資本主義生活方式第七章 新教倫理的精神哲學分析**節 新教倫理之實踐合理性的意識結構一 社會行動的類型學建構二 形式合理性和實質合理性三 實踐合理性的維度第二節 新教倫理之理論合理性的觀念形式一 文化理性化二 動機理性化三 新教倫理:生活方式合理性的謀求第三節 新教倫理的文化一規范視界及其評判一 二元分析模式:認知與評價二 文化主義立場三 倫理理性化:一種普遍的有效性
第八章 “經濟倫理”的歷史哲學取向**節“經濟倫理”的精神系譜學探本一 理性主義的三個階段:柏拉圖、奧古斯丁和黑格爾二 經濟倫理:對“上帝之光”與“實踐理性”凝練三 “經濟倫理”作為“精神”第二節“經濟倫理”作為價值觀念的意義一 “價值中立”與“價值關聯”二 “經濟倫理”的神學一歷史意義第三節 新教倫理作為“經濟倫理”的價值霸權取向一 價值理性化問題二 新教倫理的價值優位性三 價值比附與文化憂慮:“儒家資本主義”的錯位回應
第九章 道德哲學視域中的倫理理性化理論**節 倫理理性化與“道德建構主義”一倫理的有效性問題二 宗教之倫理類型學的建構三 對幸福論倫理學的拒斥四 責任倫理:宗教和科學之外的“第三條道路”第二節 倫理理性化理論的道德哲學批判一 在“行動”和“行動者”之間的搖擺二 “理性一非道德”和“非理性一道德”雙重向度的缺失三 以“理性”窄化“精神”四 “理性化吊詭”的內在困境
結語 倫理的權限與價值符號生產一 道德的力量(一)韋伯的道德立場(二)文化一規范論域的構筑(三)經驗一歷史的研究場域二 道德生活的合法性問題(一)道德理想主義(二)幸福論倫理學:一種對道德生活純潔性的反叛(三)道德生活的神圣性和永恒性三 倫理的權限(一)倫理學的問題域(二)“理性化吊詭”中的道德悖論參考文獻學術索引后記
展開全部
倫理理性化與現代生活方式-韋伯倫理思想研究 作者簡介
談際尊,1970年生,江西瑞昌市人,2008年獲東南大學哲學博士學位,現任教于南京政治學院,兼任中國倫理學會理事、江蘇省委宣傳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向為道德哲學,旁及軍事倫理學、道德教育哲學、社會哲學等領域。在《倫理學研究》等期刊發表學術論文多篇,曾主持完成新聞出版總署“雙百”出版工程重點項目,著作《軍人核心價值觀倫理學基礎》獲首屆解放軍出版獎圖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