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洛杉磯最后的古怪一日-《紐約客》故事集-III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4745215
- 條形碼:9787544745215 ; 978-7-5447-4521-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洛杉磯最后的古怪一日-《紐約客》故事集-III 本書特色
《洛杉磯*后的古怪一日》是安·比蒂《紐約客故事集》的第三部,是她跨越新世紀,把中產階級推入全新領域的短篇作品集。 她的年輕人步入了中年,她的人生體驗愈加深沉,無論是飽受創傷,對生活無計可施的單身母親,還是受男人掌控,精神肉體傷痕累累的女人,抑或是無愛婚姻中木訥前行,心靈無所依托的男人,再也沒有無需知道去向的旅行,再也沒有不由分說的任性,再也沒有隨時重來的愛情。當迷惘的一代人*終確定了站姿,全意接受婚姻、事業與家庭的規約,比蒂仍然站在他們身旁,講述他們的困境,言說他們的苦痛。
洛杉磯最后的古怪一日-《紐約客》故事集-III 內容簡介
二十世紀主流文學大師 中產階級的精神路標 《紐約客》短篇圣手 與卡佛共同引領文學的極簡時代 創作巔峰期的短篇精華獨家呈現 安·比蒂《紐約客》作品**次全集出版 關注“迷惘的一代”心靈之路,注視他們的回歸與新的困境 *圓熟細膩的文筆描摹婚姻、男女的苦痛與進退維谷
洛杉磯最后的古怪一日-《紐約客》故事集-III 目錄
霍雷肖的把戲
第二個問題
贊拉
世上的女人
洛杉磯*后的古怪一日
查找和替換
兔子洞是更可信的解釋
壓頂石
誘鳥
洛杉磯最后的古怪一日-《紐約客》故事集-III 相關資料
比蒂是善用沉默的藝術家,是善于表達我們不言說,或者無法言說的東西的藝術家,無論如何,這些東西最終都得到了表達。——威廉·德雷謝維奇
安?比蒂找到了一種完全不同的寫故事的方法。——約翰·厄普代克(1982、1991兩屆普利策小說獎得主)
沒人比她更精于哀婉的細節,更善于營造飄忽虛幻的悲傷氣氛。——瑪格麗特·阿特伍德(2000年布克獎得主)
語調平緩,情感表達有障礙的人物和細微的互動關系是比蒂作品的特征——這樣的特征同樣存在于雷蒙德?卡佛、鮑比?安?梅森等作家的作品里——而這也構成了《紐約客》的獨特風格。——薩姆·薩克斯(評論家)
她是真的傷心,也是真的安慰人。——劉天昭(作家)
既不相信男女相處的傳統模式,也不相信姿態極端的縹緲夢想,安?比蒂小說中的人物,只是對愛冷感而已。不過,我們當然有理由問,是那個時代的男女真的那么心不在焉,還是安·比蒂有意無意地放大了人們在愛情中被動無為的一面。——喬納森 (權威書評人)
她對人性的多重探索中,有一種最終給予我們信心的智慧和同情,不是因為一定有希望好轉,而是因為這種探求意欲發現什么讓我們疼痛,什么又讓我們去關懷身邊的人們。
——2005 年美國“雷”短篇小說獎授獎詞
洛杉磯最后的古怪一日-《紐約客》故事集-III 作者簡介
安·比蒂(Ann Beattie),美國著名短篇小說家,與雷蒙德?卡佛齊名的“極簡主義”大師。《紐約客》的主要撰稿人之一;作品四次被收入歐?亨利短篇小說獎作品選集,并入選約翰?厄普代克編輯的《二十世紀最佳美國短篇小說選》。比蒂善于描畫美國一代城市人的情緒狀態與生活方式,幫助中產階級認識了自我,對于他們的成長具有非常深遠的意義,乃至被視為其精神路標。
- >
煙與鏡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經典常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月亮虎
- >
我與地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