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所多瑪和蛾摩拉-追憶似水年華-第四卷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4713177
- 條形碼:9787544713177 ; 978-7-5447-1317-7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所多瑪和蛾摩拉-追憶似水年華-第四卷 本書特色
普魯斯特的《追憶似水年華》以回憶的形式對往事作了回顧,有童年的回憶、家庭生活、初戀與失戀、歷史事件的觀察、以及對藝術的見解和對時空的認識等等。時間是這部小說的主人公。作者憑著智慧和想象力,使時間變得具體、生動、完美。它就像一首由多種主題構成的交響樂,愛情、嫉妒、死亡、回憶、時光,時而交叉重疊在一起,時而又游離開來,然而在宏觀上,整個作品渾然一體,具有蓬勃的生命力。《追憶似水年華》被公認為文學創作的一次新的嘗試,開意識流小說之先河。
《所多瑪和蛾摩拉》在整部小說中具有相對的獨立性。目前的《所多瑪和蛾摩拉(二)》,一方面跟社交界系列聯系在一起,另一方面又跟愛情系列聯系起來。確切地說,《追憶似水年華》的拐點是《所多瑪和蛾摩拉(一)》。發現夏呂斯性欲倒錯和對同性戀族類的論述,清楚地宣告蓋爾芒特系列的結束和小說朝新的方向發展。在此之前,斯萬是主人公在社交界和戀愛中的另一個自我,在此之后,這個角色由夏呂斯來扮演。這一卷*具有浪漫色彩,因此想象在其中的作用*大,是普魯斯特作品中巴爾扎克色彩*濃的一卷。
所多瑪和蛾摩拉-追憶似水年華-第四卷 內容簡介
意識流小說的巔峰之作,影響深遠的劃時代巨著,徐和瑾單獨翻譯本第四卷!
所多瑪和蛾摩拉-追憶似水年華-第四卷 目錄
所多瑪和蛾摩拉(二)
**章:心靈的間隙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內容提要
人名索引
地名索引
文藝作品名索引;
譯后記
所多瑪和蛾摩拉-追憶似水年華-第四卷 相關資料
馬塞爾·普魯斯特的三十卷《追憶似水年華》來自一種不可思議的綜合,它把神秘主義者的凝聚力、散文大師的技巧、諷刺家的鋒芒、學者的博聞強記和偏執狂的自我意識在一部自傳性作品中熔于一爐。誠如常言所說,一切偉大的文學作品都建立或瓦解了某種文體,也就是說,它們都是特例。但在那些特例中,這一部作品屬于最深不可測的一類。它的一切都超越了常規。從結構上看,它既是小說又是自傳又是評論。在句法上,它的句子綿延不絕,好似一條語言的尼羅河,它泛濫著,灌溉著真理的國土,更令人驚異的是,這個特例同時也標志著過去幾十年里的文學最高成就。
——德國哲學家 本雅明
所多瑪和蛾摩拉-追憶似水年華-第四卷 作者簡介
馬塞爾·普魯斯特(Marcel Proust,1871-1922) 法國20世紀偉大的小說家,意識流小說大師。生于巴黎一資產階級家庭,父親是學者,母親是富有的猶太經紀人的女兒。普魯斯特自幼患哮喘病,大學畢業后,因健康原因,不能出戶,開始撰寫小說。1896年他出版了第一本小說《歡樂與時日》,1913年底出版了《追憶似水年華》的第一部《在斯萬家那邊》;隔年又出版了第二部《在少女們身旁》,獲法國龔古爾文學獎;直至普魯斯特去世后才完整地出版了七部!蹲窇浰扑耆A》改變了小說的傳統觀念,革新了小說的題材和寫作技巧,被譽為法國文學的代表作。1984年法國《讀書》雜志公布了法國、西班牙、德國、英國、意大利報刊評選的歐洲十名“最偉大作家”,普魯斯特名列其中。
- >
煙與鏡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月亮虎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經典常談
- >
朝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