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老北京-變奏前門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2483106
- 條形碼:9787562483106 ; 978-7-5624-8310-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老北京-變奏前門 本書特色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前門雖小,可觀萬象。 從明成祖朱棣建北京城,到八國聯軍的炮火、慈禧光緒的倉皇棄城,直到解放軍穿過前門大街……前門始終是北京歷史的見證者和參與者。 作者緊扣“變奏”二字,透過前門的變遷,揭示老北京的歷史和變化。前門在軍事地位、商業地位、行政區劃上的變遷,乃至在老北京人心理位置上的變遷等,折射出一個處于不斷變化、進步中的老北京。 作為“老北京”三部曲的壓軸之作,本書力求創新和突破,在內容上從縱橫兩條線展開:縱,即時代的變遷;橫,即列舉了國內及世界其他名城。視野已越過前門、北京乃至中國,旁征博引,蔚為大觀,令人眼界和思維豁然開朗。
老北京-變奏前門 內容簡介
★老照片留下一座城的百年風云,勾起多少記憶與想象 ★全新裝幀設計、全新圖片處理,楚塵文化精制珍藏版 ◆前門,是老北京的縮影,是老北京歷史、文化的一面鏡子。 ◆徐城北自稱“新時期的舊文人”, 他獨辟蹊徑,通過前門來說北京,他對前門、對老北京的掌故了然于心,自然輕車熟路。 ◆本書為“老北京”三部曲的第三部,名為說前門,實則作者從更為宏觀的角度,比照了北京與國內其他歷史古城(如西安、南京、上海等)、世界上其他國家著名的古都(如京都、華盛頓、巴黎等),以前門為切入點,探索了前門與北京的過去、現在和未來,思維跳蕩,視野寬廣。 ※老城影像叢書※ 徐城北:《老北京·帝都遺韻》、《老北京·巷陌民風》、《老北京·變奏前門》 葉兆言:《老南京·舊影秦淮》 吳亮:《老上海·已逝的時光》 黃愛東西:《老廣州·屐聲帆影》 流沙河:《老成都·芙蓉秋夢》 陸文夫:《老蘇州·水巷尋夢》 林希:《老天津·津門舊事》
老北京-變奏前門 目錄
自 序
**章 變奏的世界
音樂中的變奏
大地上的變奏
都城里的變奏
心靈中的變奏
第二章 前門憶往
曾是“南大門”
外城的建立
會館與火車站
庚子之變
說不盡的戲園子
老字號鱗次櫛比
“淪”為文化古城
終于和平解放
進入了新時期
第三章 前門區與前門人
刻意說“城區”
前門人的扮相
前門人的內心
前門人的視野
前門人的希冀
第四章 國內名城的“準前門”
天津的“勸業場”
南京“夫子廟”
蘇州“觀前街”
上海城隍廟
第五章 世界名城文化巡禮
日本京都好運氣
巴黎的舊與新
華盛頓建城軼事
巴西遷都的大手筆
第六章 面對新時期
縱橫交織“大”了北京
前門:何止是交通擁擠
中軸線與中軸帶
由前門舉一反三
結束語 還說變奏
前門大事記老北京-變奏前門 相關資料
徐城北的身份不好“界定”,京劇研究完了又研究老字號,老北京研究完了又開始研究新北京。
——《大河報》
自己每天置身于高樓大廈之間,目之所及,到處是鋼筋水泥鑄就的灰色的城市森林,自覺新城市尚有許多不足之處,從而觸發了他對城市文化的探索和研究。
——《太原日報》
徐城北是個“活掌故”,隨口就是一段掌故。
——《山西晚報》
老北京-變奏前門 作者簡介
徐城北 1942年出生于重慶,三歲時隨父母遷居北京,1965年畢業于中國戲曲學院。現為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北京大學兼職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京劇文化和京城文化,已出版各類著作近百部,主要作品有《老字號春秋》、《品戲齋夜話》、《京劇與中國文化》、《中國京劇小史》及《梅蘭芳三部曲》等。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二體千字文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我與地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