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蒂耶波洛的圖畫智力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4460586
- 條形碼:9787534460586 ; 978-7-5344-6058-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蒂耶波洛的圖畫智力 本書特色
據稱,藝術家具備一種為他們所獨有的“圖畫智力”,而威尼斯畫家蒂耶波洛的畫作可據說就是對這類“圖畫智力”的一個*好展現。阿爾珀斯和巴克森德爾在本書中重構了蒂耶波洛在再現世界和人類活動時所運用的各種模式,并藉此復原了蒂耶波洛的“圖畫智力”。本書依循蒂耶波洛的創作程序,先后探討畫家的素描作品、小幅油畫稿以及大型壁畫。其中,對維爾茨堡階梯廳天頂《四大陸》壁畫的分析,是本書的高潮部分。 本書的具體論題包括:蒂耶波洛如何在繪畫中抵制敘事性事件,他如何積極地利用繪畫過程中的不確定性和重復性,他又是如何去“演繹”過去、如何去“演繹”自己,他的素描如何在他整個繪畫過程中發揮自己的建構作用,他如何利用設計與成品之間在比例上的差異,自然光與圖畫的內部光在他的作品中如何展開對話,觀者自身的移動如何影響了他的創作,二維與三維之間的那種緊張關系怎樣成為了他的一種表現手段,洛可可藝術形式結構背后隱藏了怎樣的深層邏輯,以及蒂耶波洛那些并無明顯道德說教的畫作*終如何獲得了一種莫名的道德力量,等等。 本冊中文版共約27萬字,收錄了原版圖書的172幅插圖,其中三分之二為彩色,多為蒂耶波洛的壁畫清晰照片,便于讀者欣賞對照。
蒂耶波洛的圖畫智力 內容簡介
據稱,藝術家具備一種為他們所獨有的“圖畫智力”,而威尼斯畫家蒂耶波洛的畫作可據說就是對這類“圖畫智力”的一個*好展現。阿爾珀斯和巴克森德爾在本書中重構了蒂耶波洛在再現世界和人類活動時所運用的各種模式,并藉此復原了蒂耶波洛的“圖畫智力”。本書依循蒂耶波洛的創作程序,先后探討畫家的素描作品、小幅油畫稿以及大型壁畫。其中,對維爾茨堡階梯廳天頂《四大陸》壁畫的分析,是本書的高潮部分。 本書的具體論題包括:蒂耶波洛如何在繪畫中抵制敘事性事件,他如何積極地利用繪畫過程中的不確定性和重復性,他又是如何去“演繹”過去、如何去“演繹”自己,他的素描如何在他整個繪畫過程中發揮自己的建構作用,他如何利用設計與成品之間在比例上的差異,自然光與圖畫的內部光在他的作品中如何展開對話,觀者自身的移動如何影響了他的創作,二維與三維之間的那種緊張關系怎樣成為了他的一種表現手段,洛可可藝術形式結構背后隱藏了怎樣的深層邏輯,以及蒂耶波洛那些并無明顯道德說教的畫作*終如何獲得了一種莫名的道德力量,等等。 本冊中文版共約27萬字,收錄了原版圖書的172幅插圖,其中三分之二為彩色,多為蒂耶波洛的壁畫清晰照片,便于讀者欣賞對照。
蒂耶波洛的圖畫智力 目錄
蒂耶波洛年譜
**章 品味蒂耶波洛
1 被遺忘了的蒂耶波洛
2 繪畫
3 畫家
4 充滿謀略的繪畫
5 演繹委羅內塞
6 作為謀略手段的狗、云和柱子
7 作為圖畫主題的發現題材
8 偏離主題的敘事69
9 《發現摩西》中的音樂
10 魔力
第二章 探索的手段:素描、顏色和光
(一)素描
1 硬筆淡彩
2 手的運動
3 線條與物體的所知邊沿
4 制造外像
5 總結:平面進程與視覺進程
(二)顏色
6 油畫草稿
7 作為音色的色彩與作為光的顏色
8 走向壁畫
(三)光
9 陰影:柯升對蒂耶波洛的評價
10 光的移動性(葛素阿提派圣母堂1)
11 對地點采光的應對(葛素阿提派圣母堂2)
12 移動光所帶來的刺激
第三章 維爾茨堡的階梯廳
(一)地點
1 巴爾塔薩·諾依曼的光劇場:來源與表平面
2 巡回:對明窗作出的應對
(二)人物
3 論“回旋對稱”
4 意義與維度
5 組別:對油畫草稿的增殖
(三) 洛可可句法
6 并非沒有組織的迷宮
7 素描、縮放與自相似
8 洛可可杠桿:物體與區域
(四)《歐羅巴》的趣味
9 《歐羅巴》的問題
10 定義道德
附錄:現在原址的蒂耶波洛作品
注釋與參考文獻
譯后記
蒂耶波洛的圖畫智力 相關資料
斯維特蘭娜·阿爾珀斯和邁克爾·巴克森德爾,這兩位當代最具啟發性的藝術史作家出版了一部關于蒂耶波洛的書,這實在是一件出人意料的事情……兩人此前都不屬于研究18世紀威尼斯藝術的專家圈子,不過也正因如此,他們的書反而成為了一個關于蒂耶波洛獨有繪畫天才的最具原創性的研究;此書提出的令人耳目一新、富含啟發性的方法,不僅適用于蒂耶波洛的作品,也同樣適用于其他具象藝術家,這其中就包括了那些我們所處的“后現代”的藝術家們。”
——休·奧納爾(《藝術的世界史》作者):《紐約書評》
“阿爾珀斯和巴克森德爾教授的初衷是去重新發現一個具體的畫家,但事實情況是,他們不僅從正統藝術史之中重拾了這位畫家,同時也為這部藝術史拯救了這位畫家……他們的文字盡情享受著他們的種種發現,扣人心弦……從表面上看,第二章只是對畫家創作準備階段的一個直白討論,但它卻是我至今所讀到過的、對素描與發明現象所作的最好的分析之一……《蒂耶波洛與圖畫智力》是可以帶來極大共鳴的一次批判性演繹。通過具體實例,它向我們展示了一種批判性思維,而這種思維正應該是藝術史事業所本有的東西。”
——戴維·羅森德(哥倫比亞大學藝術史教授):《時代文學增刊》
“……一本絕妙的書。”
——馬丁·蓋伊福特:《星期日電訊報》
“讀過此書之后,你就再也不會讓你的雙眼從蒂耶波洛的天頂上那么輕易地滑過。”
——理查德·多曼特 :《每日電訊報》
“……最好的一部藝術史。”
——戴維·卡里爾 :《美學與藝術史雜志》
“鮮活的文字、絕佳的圖版以及各種極具挑戰性的想法。”
——帕特麗莎·濟慈:《藝術檔案》
蒂耶波洛的圖畫智力 作者簡介
斯維特蘭娜·阿爾珀斯(Svetlana Alpers,1936- ),“新藝術史”的積極倡導者之一,長期任教于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藝術史系。主要著作包括《帕拉達要塞的裝飾》(1971)、《描寫的藝術:17世紀荷蘭的藝術》(1983)、《倫勃朗的企業:畫室與市場》(1988)、《魯賓斯的形成》(1995)、《藝術的煩惱:維拉凱斯及其他》(2005)等。 邁克爾·巴克森德爾(Michael Baxandall,1933-2008),20世紀后半葉最重要的藝術史家之一。曾任教于瓦爾堡研究所、倫敦大學和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主要學術著作包括《喬托與人文學者》(1971)、《15世紀意大利的繪畫與體驗》(1972)、《文藝復興時期德國的椴木雕刻家》(1980)、《意圖的模式》(1985)、《陰影與啟蒙》(1995)、《圖畫的文字》(2003)等。自傳《記憶片段》與小說《走近卡斯帕爾》出版于2010年。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山海經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二體千字文
- >
巴金-再思錄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詩經-先民的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