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老醫真言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3216470
- 條形碼:9787513216470 ; 978-7-5132-1647-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老醫真言 本書特色
★精誠之至始有真 我與輝武教授的緣分,表象看是從工作中結的:他曾擔任中華中醫藥學會科普分會的主任委員,我是他的繼任者;深層看是從心靈上交的:我倆是有著大體相同經歷的同齡者,都是在“對待革命事業,要當老實人、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對待工作,要有嚴格的要求、嚴密的組織、嚴肅的態度、嚴明的紀律”那個提倡“三老四嚴”的時代里走過來的老實人。他的大作《老醫真言》(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從頭至尾都罩在這樣的影子里,字里行間都透發出他“在繼承留真、實踐求真、言行守真、心靈藏真道路上的跋涉”之真。帶著這樣的情感去拜讀他的書,立即就接通了埋在心靈深處的那條無形電源,拉近了“同是當年過來人”的那種息息相通而又難以言表的親情感。 《老醫真言》,全書七章,記錄了輝武教授“在讀書、學醫、行醫、教學與帶徒歷程中的思考,以及業余生活的體驗,還有弟子們的跟師體會。透視人生真諦,傳承醫中學術,展示醫外功夫。細細品來,沁人心脾,雅俗共賞,不無情趣!蓖高^這本書及其反映出的主人公的故事,不禁讓人聯系到中醫名家的成才之路,聯系到在這條路上為名醫們塑性的那如影隨形的“四大要素”——讀經典、做臨床、跟名師、長悟性。 讀經典,是認識中醫、接受中醫學術的重要途徑,是從源頭上說的!耙磺械佬g,必有本源。未有目不睹漢唐以前書,徒記時尚之藥數種而可為醫者。今將學醫必讀之書并讀法開列于下,果能專心體察,則胸有定見。然后將后世之書遍觀博覽,自能辨其是非,取其長而去其短矣!保ㄇ濉ば齑蟠弧渡骷财c言》)書的作用和力量是無法估量的,浩瀚的中醫典籍孕育了中醫的誕生、催化了中醫的成熟、促進了中醫的發展、記錄了中醫的成功!學到用時方恨少,多讀些書、多背誦些基本知識,無論是對教學、臨床、科研,還是對攝生、保健、延齡都大有益處,一生受益無窮。輝武教授讀的書很多,除中醫學本身的大量典籍外,他如傳統文化、政治歷史、書法美術等的書籍也都在涉獵之內,在“讀書明理”和其他章節中談到的書就有數百種;他讀書的方法很講究,只用眼不夠,還要用心、用手,出于他手寫的讀書筆記和卡片就有數十萬張之多,成為一道特有的風景線在書房中散發著墨的芬芳。他認為,中醫學是融匯了“儒家之仁、道家之道、釋家之禪”的綜合學科,讀書多了才“可以明白天理、地理、倫理、事理、情理與醫理等,讓人們遠離愚昧和野蠻,實現進步與文明! 做臨床,是中醫*主要的實踐活動,是體驗中醫、運用中醫學知識實現醫學*終目的的基本方式,是從手段說的。“諸子之中,有益民生日用者,莫切于醫家!保ㄇ濉び崆鷪@《內經辨言》)醫乃性命之學,必須知其要、觀其化、窮其變、盡其精,方敢言擔當。這個過程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完成的,必須經過實踐實踐再實踐的無限反復,才能逐漸完善。療效是中醫學生命的靈魂,好的醫者,不僅要做到學識豐,而且要做到經驗豐,“學驗俱豐”才可能獲得可靠的療效。臨床能力的提升,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實踐的積累和升華:臨證不多,無以談能力;臨證多了,能力自然就提高了,這是再普通不過的道理。關于這一點,《老醫真言》是用四個章節的分量來闡釋的,可見它在作者心目中的地位之重:“行醫手記”一章,說病說治,33個醫案,運籌精細,療效可觀;“用藥如兵”一章,道藥道法,12篇文稿,深謀遠慮,切中利害;“驗方舉要”一章,談方談理,6首創制,把握玄機,左右逢源;“診余雜談”一章,論得論失,36則感言,剖心置腹,語重心長。全書貫穿著作者“生命只有一次,來不得半點虛假,只能百分之百地真情投入”的大醫情結。 跟名師,是按照中醫自身規律總結出的經驗,是傳承中醫、發展中醫學術的學科特色,是從途徑上說的。名醫,是中醫學術傳承、發展的重要支柱,是中醫和國家的財富!皩W書者紙貴,學醫者人費。此言雖小,可以喻大。世有好功名者,以其未試之學,而驟出于政,其費人豈特醫者之比乎?”(蘇軾《墨寶堂記》)要學好中醫,僅憑書本知識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在臨證中不斷學習、總結才能不斷出新、出奇,中醫強調師承,原因正在于此。因為老師所傳承的,是自己一生乃至幾代人積累起來的豐富學識和實踐經驗;學生能學到的,是經過老師嘔心瀝血考驗的實實在在的招數,具有特色性,有不少屬于絕招絕技。作為學生,輝武教授私淑過古今數以十計的國手,跟師過冉品珍、匡調元、郭子光等數名大師,深得多家妙傳;作為名醫,他又連續擔任了全國三批名老中醫專家傳承工作的指導教師,對數十位高足傳道、授業、解惑。其功其績,在“門徒心語”一章中可見鱗爪:弟子們說,老師的精神境界、學術造詣、處事態度值得我們終生繼承,“遇此良師,吾生幸也”!王輝武說,在弟子們身上所體現出的進步,“如果有一點是我思想之光的延續與燎原,足矣!” 長悟性,是對學習者的要求,中醫的許多問題僅靠言傳遠遠不夠,需要學習者的細心體察、揣摩、思考、發揮才能較好地掌握,是從方法上說的。悟性,就是認識事物、體察事物的能力。悟性的高低,既沒有統一的標準,也沒有可供復制的模板,基本是靠每個人自己的領悟來塑造的。人與人之間雖然存在著較大的差異,但不是一成不變的,只要能堅持在長期實踐中用心感受、艱苦歷練,完全是可能提升的。大量實踐證明,勤奮給力、博學強記、勇于探索、善于思辨,是出悟性的重要途徑。輝武教授一生“所在乎的是學問的異趣和功夫的老實”,以醫者心眼,觀世間百相,是悟性極高的人。在“他山之石”一章中,這樣的證據隨處可見:從國學研究的大文化圈探究中醫文化的內涵,一悟也;從良相治國的理念考量良醫治病的法則,二悟也;從名人成敗的經驗教訓尋求格物處世的路徑,三悟也;從農民經營土地的啟迪構架醫生的角色當,四悟也;從書畫臨摹的動靜體察中醫行為的規矩,五悟也……13篇體會,刻畫出作者感悟自然、感悟社會、感悟生活、感悟中醫的豐富精神王國,再現了作者作為老師、作為醫生、作為學者、作為文人的出彩人生。 莊子曰:“真者,精誠之至也。不精誠不能動人!保ā肚f子·雜篇》)如是看,《老醫真言》算得上一本真實之作、精誠之作、動人之作了!感動之中,亂彈一通,不知這篇小文能否表達我對《老醫真言》的一點粗略理解、對輝武教授的一腔仰慕之情! ——王輝武《老醫真言》拾貝 中華中醫藥學會 溫長路
老醫真言 內容簡介
本書記錄了一個草根老中醫在讀書、學醫、行醫、教學與帶徒歷程中的思考,以及業余生活體驗,還有弟子們的跟師體會。全書分為讀書明理、診余雜談、行醫手記、用藥如兵、驗方舉要、它山之石和門徒心語等七章。文論皆獨立成篇,心緒隨感,娓娓道來;現場手記,真實鮮活;醫患對話,深切動人。字里行間,透視人生真諦,傳承醫中學術,展示醫外功夫,可供探索借鑒。細細品來,沁人心脾,雅俗共賞,不無情趣!
老醫真言 目錄
老醫真言 作者簡介
王輝武,中華中醫藥學會科普分會主任委員,全國第三批老中醫藥學術繼承工作導師,重慶市名中醫,重慶市中醫藥學會副會長,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教授,《實用中醫藥》、《肝博士》雜志副主編,著有《中藥臨床新用》、《病家百忌》等9部著作。
- >
我與地壇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推拿
- >
姑媽的寶刀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