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聽孩子的話
-
>
兒童教育心理學
-
>
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
-
>
學習沒有那么難(全3冊)
-
>
(文學)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
-
>
紀實文學:那些家長
-
>
特別狠心特別愛.猶太媽媽德財商教育
透析童年:探尋成人和孩子生命的內在連結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1721594
- 條形碼:9787511721594 ; 978-7-5117-2159-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透析童年:探尋成人和孩子生命的內在連結 本書特色
在生命開始的地方,看見孩子內在的豐盈,也看見我們自己的匱乏。 只有實現生命本質的真正連結,才能真正懂得孩子,也才能真正愛孩子。 父母只有進入自己的內在生命,重新經歷自我生命和心靈的成長,才能以此來了解、伴隨和支持孩子的成長。 本書中,作者反復強調和展現的是,人擁有兩個自我:一個是身體的自我,一個是精神的自我。每個孩子的到來,都帶著一顆精神的種子。這顆精神種子需要和身體一起成長,它所需要的養分,甚至超過身體所需要的物質養分。因而,無論作為教育者,還是作為父母,都應該懂得:關注孩子的成長,除了身體與認知發展以外,更需關注孩子心理與精神的發展,*終達成身、心、靈的合一成長! 而為了讓孩子可以成長為一個完整的人,未來能夠以完整的人格狀態幸福生活,家長所要做的,就是重新了解自己,尋找生命中那些曾經丟棄的寶貴資源,并以此來了解、伴隨和支持孩子的成長。與此同時,也讓自己走向真正成熟的生命狀態。 ●頭腦中自以為正確的方式,讓我們與孩子永遠生活在兩個頻道中,難以通過心靈之愛與孩子產生內在生命的連結,若想要進入孩子的內心,就需要先進入自己的內在生命。 ●一個剛剛誕生的嬰兒,他不僅是一個我們能夠看到、觸摸到的小身體。他的生命內部,同時帶著宇宙所賦予每個人靈性的能量和信息。他猶如一組密碼,承載了一個生命成長的全部資源,這使得嬰兒的生命擁有了一種與生俱來的靈性精神和具有創造力的生命特質。 ●孩子在0至12歲,甚至到18歲時,父母、家庭和良好的教育環境,給予孩子的愛和安全感,猶如孩子成長中的第二層皮膚——“心靈皮膚”,保護著孩子正常健康地依據自己的生命密碼,來建構自己內在的精神生命。 ●成人們不知道,對于孩子來說,每個人都擁有自己獨特的天賦和內在資源,每個人都可以成為獨一無二*好的自己。只是大多數時候,傳統的教育方式,都成了孩子成為自己的障礙。 ●兒童的到來,就是需要我們透過他們天使般的眼睛,重新去感受愛從其中流出。傾聽,我們首先需要讓自己可以用心去正視對方,然后逐漸讓愛在其中流淌。 ●父母的心理狀態是孩子心理成長的土壤。父母沒有心理的自由不可能給孩子真正的自由,父母沒有安全感不可能給孩子真正的安全感。 ●創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父母并不知道什么時候給孩子制造了創傷。
透析童年:探尋成人和孩子生命的內在連結 內容簡介
身心靈導師王樹開創性之作。幫助無數父母走出孩子教育的困境,開啟自我生命的成長之旅。引領父母與孩子共同實現生命的完整和豐盈。教育,從父母自己的心靈成長開始。 只有實現生命本質的連結,才能真正懂得孩子,也才知道如何真正愛孩子,將教育變成一種美好的生活,而不是無奈的選擇。為了孩子,讓我們走上一條探索自我生命的成長之路。 在教育孩子和自我成長兩個方面,《透析童年》將使父母獲得巨大的心靈支持和幫助。 ——“愛與自由”教育精神提出者,著名兒童教育專家孫瑞雪 《透析童年》幫助我在成為母親之后,完成了自己的第二次成長。希望,它也能溫暖到你。 ——《父母世界》執行主編朱正歐 王樹的精神世界真的就好像一棵豐盈的樹,充滿生命的綠色,時刻提醒我不忘生命的美好。 ——鹽媽網創始人胡其萍 如果父母和孩子的生命總是處在兩個不同的頻道,那通過心靈之愛與孩子產生的生命連結就永遠也無法完成。面對孩子,父母們惶恐的是,自己早已遺忘了所有孩童時候的內在需求,我們對自己的生命狀態也一無所知。本書中,作者將帶領我們踏上一條自我成長的路途,回到童年,療愈自己的內在,讓內在的光明顯現,如此不僅照亮自己的生命,也照亮孩子的生命,從而實現生命本質的真正連結,真正懂得孩子,真正會愛孩子。 作者認為,每個成人的內在都有一個“受傷的小孩”。我們的年齡在增長,心理卻滯留在“小孩”的狀態。這個心理上的小孩,一直在支配著我們的思維、情緒和行動。即使在成人之后,我們的心理也會被類似的事件與場景瞬間拉回到童年,無可抑制地展示出不成熟的狀態。 對成人而言,我們需要撕開自己的防御與保護,直面內在的創傷。這是一個富有挑戰的過程,正如清洗一件華貴的禮服一樣,整個過程并不輕松。因為心靈的洗刷不僅僅依靠技術,而是當你真正愿意為自己做一些事情的時候,就自然而然地涌流出那些獨特的體驗與感悟,這會使你在成長的道路上真正自由飛奔。無需害怕,而應該充滿期待,因為一旦走過這些,生命就會在那個本質中相遇,這就是生命的覺醒。 一旦父母完成內在生命覺醒,孩子的真正的需求,成長所需要的幫助父母將了然于心,孩子教育隨之徹底進入一片新的天地,父母和孩子可共同享受成長和教育的美好。
透析童年:探尋成人和孩子生命的內在連結 目錄
第1版序言打碎自己的童年孫瑞雪
第1版自序走向生命的成熟狀態
第2版自序這五年
引言連結生命,你準備好了嗎
**章滿足孩子的渴望,給孩子建立歸屬感
**節也許是我們的父母,也許是我們自己,也許是我們的孩子!
第二節探索生命,發現自己
第三節對孩子說:“我們的生命連結在一起!”
第二章了解孩子的內在需求,給孩子一個安全的家
**節也許是我們的父母,也許是我們自己,也許是我們的孩子!
第二節連結滋養心靈的能量
第三節對孩子說:“世界是安全的!”
第三章放下你的期待,學會認同你的孩子!
**節也許是我們的父母,也許是我們自己,也許是我們的孩子!
第二節做自己的生命專家
第三節對孩子說:“你真的很好!”
第四章連結孩子的生命力,體驗生命之愛!
**節也許是我們的父母,也許是我們自己,也許是我們的孩子!
第二節做自己的觀察者
第三節對孩子說:“我們愛你!”
第五章尊重生命,讓孩子成為自己!
**節也許是我們的父母,也許是我們自己,也許是我們的孩子!
第二節你是生命的舞者
第三節孩子,你是完整的自己
第六章兩棵樹的生命
**節孩子的世界
第二節成人的世界
尾聲在經驗中探索生命
附錄身、心、靈合一的成長體系
后記一生命的連結
后記二懷念母親
透析童年:探尋成人和孩子生命的內在連結 相關資料
作者所提出的問題,一方面是關于兒童成長的——發現兒童自我形成的自然法則,弄清兒童無法形成自我的原因;另一方面,是關于成人成長的——了解這種成長的障礙更多出現在哪里,以及這些障礙對于兒童成長的影響。所以,這本書對于父母養育孩子和他們自我的成長,都將會有所幫助。
——“愛與自由”教育精神提出者,著名兒童教育專家孫瑞雪
都說“養兒方知父母恩”,但我們往往是成了別人的父母后,才發現心底有一處極疼的所在,那是童年經歷在我們的心靈里留下的某種我們并不自知的印記。所以,某種意義上講,孩子是上天派來幫助我們感知自己并與過去和解的使者,幫助我們完成一次重返童年的療愈,完成自己的第二次成長。如果你也在經歷這份成長,那么推薦你看王樹老師的《透析童年》。它帶給了我很大的幫助,引領我一次次面對模糊的記憶,一次次擁抱當年的自己,一次次獲得今天的力量。希望,它也能溫暖到你。
——《父母世界》執行主編朱正歐
我讀過王樹老師的書,參加過王樹老師的工作坊,甚至有幸同她私下聊過天,不管是接觸到王樹老師的思想靈魂,還是接觸到王樹老師本人,都讓我感覺美好、滋潤至極。她以及她的精神世界真的就像是一顆豐盈的樹,充滿生命的綠色,時刻提醒我不忘生命本身的美好。
我在親密自然育兒的路上走了一些彎路,后來因為接觸了王樹老師以及一些其他父母覺醒類的書籍,經過很深刻的反省,才慢慢回歸正途。不過即使是現在,也不敢說自己的心靈完全洗滌通透,還需要時時去“撫摸”一下王樹老師這棵豐盈美好、充滿生機的心靈樹,以滋養自己,堅定信念。
——鹽媽網胡其萍
這本書于我而言,是一個很好的禮物。作者認為,兒童的成長不只是認知的發展,而是身體智慧、心理認知智慧和精神智慧的合一發展……這是一個新角度!這樣的角度,或許還不能被這個時代的大多數人所理解,但,我需要!因為我相信,個人的幸福感、個人的自我感、個人在精神上愉悅的需求,才是更高層次的人的狀態。我向往這樣的狀態,我希望也堅信我的兒子應該生活在這樣的狀態中。
藉由此書,我透析我自己的童年,嘗試梳理自己的成長過程,嘗試弄明白,我之所以成為今日的我,其中的偶然與必然;分辨什么是我的本然、什么是父母的影子、什么是境遇的創傷、什么是環境的枷鎖……并嘗試理清父母作為孩子最重要的成長環境,如何影響孩子的生命成長;嘗試創造一個環境,讓我的孩子獲得愛和支持,并無障礙地成長為他自己!感謝王樹!感謝這本書!
——壯爸
與其說這是一本關于兒童教育的書籍,倒不如說這是一本身心靈成長的手冊。“父母對孩子天然的愛”是上天給予我們開啟自我成長之門的鑰匙,正是因為孩子,我們踏上了這段“英雄之旅”。《透析童年》通過孩子的眼睛讓我們開始審視自己的內在,它指引我們直面的其實是自己的童年。
當我開始學著像書中描述的那樣,用自己的眼睛和角度(而非父母或別人的)來發現和探索這個世界,開始關注自己的身體,開始更多地與自己對話時,當我平靜地看著心里流淌的各種情緒,學著接納內心深處那個脆弱的小女孩,看著她長大并走向成熟時,我心里充滿了感恩。感謝王樹老師,是她喚醒了我生命的內在,而這束充滿智慧的靈性之光將不僅照亮我,并將照亮我的孩子。
——城城媽
看著王樹老師的書稿,一陣陣悲喜交加,淚流滿面,想到了我自己這幾年心靈成長的歷程,從如何真正愛孩子,到愛自己,接納自己,到有勇氣面對自己、穿越自己,一路走來,真是滿心的辛酸、又是滿心的歡喜。
從王樹老師的課程中,我領悟到了:愛自己,只有自己愛自己,才有足夠的能量愛孩子、愛家人、愛社會,生命才能夠像花兒一樣綻放。從女兒身上,我欣喜地看到了一個完全不同于我的生命,一個智慧、高貴、圣潔、優雅、自我的生命,一個具有創造力、想象力、有愛心、自尊、自愛的生命!
——祎祎媽媽
很榮幸成為王樹老師《透析童年》第一批讀者,一口氣看完,內心充滿了平靜、喜悅和一種“正中下懷”的舒暢。我深深地懂得了:“只要給予正確的足夠的愛和自由,孩子自己會成長得很好,而大人的成長,往往要經歷艱苦、漫長的歷程……”我知道,我已經走在成長的路上了,感謝王樹老師以及和王
樹老師一樣引我上路的人。
——tt媽媽
在王樹老師的課堂上,我開始了我的第二次成長。當我重新擁有一顆柔軟的心,我發現生活中到處都是美好的事物。我能夠進入孩子的世界了,他快樂時,我的心也燦爛;他傷心時,我能感受到他那顆敏感脆弱的心是多么難過。改變自己的過程是漫長的,會時有反復或停滯不前,甚至還會回到最初混亂的狀態。但是我知道我的心底,有一朵花正在慢慢綻放。我相信我能夠成為孩子最好的支持。
——盧瑾
要想幫助孩子成長首先要了解孩子的成長規律,要想了解孩子必須先了解我們自己。在現在的生活中,我嘗試著用探索冰山的方法去了解自己的內在,當自己難過、憤怒、失落的時候,會試著去接受自己的感受,思考感受之下的感受,漸漸地懂得放下心中的期待,內心就會慢慢恢復平靜。雖然還沒有辦法完全與自我進行連結,但是心中一直有那么一股力量在支撐自己走下去,相信只要努力,只要堅持,一定會有所收獲,一定會獲得成長。非常感謝王樹老師為我們所做的一切,也希望她能給我們帶來更多更好的理念!
——巫少峰
王樹和兒童的連結讓我感動不已。那份欣賞、那份尊重、那份一致,如同讓我換了一個天和地。我驚訝地發現她眼中的孩子和我眼中的不一樣,我發現孩子在她面前美好、愉悅、積極和順從,可到我這里怎么就不一樣了。她說:“為什么你們看不見?!”那就是在說:“為什么你們不能和兒童連結?”她努力地把她的感受與大家分享,讓父母首先改變自己,自我成長,最終實現與孩子的連結。
——六六媽媽
那天王樹老師的課堂討論時,亂哄哄的教室忽然沒有任何征兆地就靜了下來,只見她非常緩慢、非常輕柔、非常優雅地在做一個動作,像羽毛般輕盈。我確實驚呆了,我感受到她身體散發出來的能量,蕩漾在整個房間的每一個心靈中!那是寧靜的力量——只有內在先安靜下來,外在才能平靜。透過她的這個行為帶來的感受,我終于明白了,兒童更喜歡寧靜,兒童需要緩慢、清晰的演示。
——顧敏
透析童年:探尋成人和孩子生命的內在連結 作者簡介
20年時間,是王樹生命的一半歷程,她卻將之全部投入到新教育的事業之中。 1994年,王樹已成為國內第一批接受體系化培訓的蒙特梭利老師。1995年,參與創辦中國第一所“愛和自由”學校,在當時的教育環境下,學校的創立實屬開創性的破冰之舉。在前10年的實踐中她發現,存在于兒童身上的諸多問題,大多來自家庭環境和父母關系的投射,而問題的解決,必須依賴于心理學的原理和方法。因而,自2004年起,王樹追隨薩提亞、家庭系統排列、NLP、催眠等現代心理學流派的國際頂級大師,深入學習,潛心感悟。教育和心理兩大視角,使她能有進一步的洞察:兒童身、心、靈發展的脈絡如何;作為孩子成長的背景,父母的作用怎樣發揮;孩子如何成為完整的自己,而非父母生命的復制;教育者如何成為覺悟者……時至今日,王樹覺得,以自己生命的狀態,和對生命發展與教育之道的領悟,已可帶領愿意成長的家長和自己在覺悟的道路上一同探索。 創辦靛藍紀教育機構、舉辦家長學校與夏令營、寫作本書,對王樹而言,都有著重新出發的意義。
- >
朝聞道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經典常談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李白與唐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