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社版)玫瑰色的森林
-
>
(社版)金色的雨(精裝繪本)
-
>
(社版)海藍色的小水桶(精裝繪本)
-
>
(社版)白色的禮物(精裝繪本)
-
>
它們:水怪時代
-
>
家門口的大自然系列:奶奶的花園 奶奶的菜園(全2冊)
-
>
創意立體紙魔坊玩具書——賽車 作業車
輪船與水上交通工具的故事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0503618
- 條形碼:9787550503618 ; 978-7-5505-0361-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輪船與水上交通工具的故事 內容簡介
《交通與科學系列讀物2:輪船與水上交通工具的故事》共分船舶的誕生、輪船的發明與發展、船舶大家族巡禮、世界著名港口、水上傳奇與航界精英、海難及其他六部分。語言生動活潑,深入淺出,故事性強,可供船舶技術愛好者閱讀學習。
輪船與水上交通工具的故事 目錄
1.人類*早發明的船
2.歷史悠久的“中國船”
3.槳與櫓
4.舵與錨
5.古埃及造船很有名
6.功不可沒的腓尼基人
7.克里特人與多槳船
輪船的發明與發展
1.*早的輪船
2.史密斯研制螺旋槳船
3.布魯納的得與失
4.研制蒸汽輪船
5.史蒂文斯的“長生鳥”
船舶大家族巡禮
1.“海上行宮”游艇
2.“海上旅館”豪華郵輪
3.郵輪爭奪藍飄帶獎
4.“世界城市”豪華游船
5.真正的“海上城市”
6.豪華游輪“古斯特洛夫”號
7.游輪變成醫療船
8.開辟航道的破冰船
8.水羅盤與旱羅盤
9.救生圈與水密隔倉
10.帆船的起源
11.三桅帆船的出現
12.現代帆船的出現
13.方興未艾的帆船運動
6.“輪船之父”富爾頓
7.你追我趕的競爭
8.中國**艘輪船
9.“躍進”號的沉沒
9.越造越大的油輪
10.三類液化氣體船
11.集裝箱貨輪與滾裝船
12.形形色色的港務船
13.形形色色的水上作業船
14.“小馬”拉得動“大車”
15.“挑戰者”號的環球海洋考察
16.海洋調查船
17.水泥船的發明
18.水上運動的船影
19.汽車輪渡與火車輪渡
20.“水上大巴”雙體船
世界著名港口
1.顯赫一時的倫敦港
2.世界**鹿特丹港
3.荷蘭第二大海港
4.美國*大紐約港
5.美國第二新奧爾良港
6.兩個波士頓港
7.史冊留名的樸次茅斯港
8.世界第四安特衛普港
9.德國*大漢堡港
10.不來梅市與不來梅港
水上傳奇與航界精英
1.腓尼基航海家的壯舉
2.來自日本的遣唐使
3.鑒真東渡
4.鄭和下西洋
5.哥倫布發現新大陸
6.立雞蛋的啟示
21.**艘載人氣墊船的設計師
22.給船插上翅膀
23.面向未來的核動力船
11.埃及*大亞歷山大港
12.阿根廷*大的國際貿易港
13.新西蘭的兩大港口
14.韓國*大釜山港
15.日本五大港
16.亞太地區*大的轉口港
17.人工港口科倫坡港
18.泰國*大曼谷港
19.中國著名港口
7.越過好望角
8.開辟通達印度的新航道
9.麥哲倫完成環球航行
10.從“海上魔王”到勛爵
11.庫克船長的探險航行
12.阿姆斯特朗的造船帝國
海難及其他
1.“泰坦尼克”號的沉沒
2.死里逃生的網球運動員
3.*慘烈的一次大海難
4.神秘沉沒的“瑪麗·羅斯”號
5.豪華郵輪的悲慘結局
6.“對馬丸”變成兒童墳場
7.蘇聯歷史上的*大海難
8.塞內加爾大海難
9.沉沒的渡船
10.污染海洋的油輪海難
11.每人只錯了一點點
輪船與水上交通工具的故事 節選
水密隔艙就是為了提高海船的抗沉性,用不透水的艙壁將船體分隔成許多密閉的船艙,當船因故破損而進水時,破艙中的水不致流入鄰艙,以免進水過多而造成船體沉沒或傾覆。這是中國造船工藝上的一項重大發明! ∥覈缭谒未優樘岣吆4目钩列,在造船時已經普遍運用水密隔艙了。1974年,我國考古工作者在福建泉州灣發掘出了一條宋代的大海船,船體是用堅固的木材隔成13個船艙。隔艙板跟船殼用扁平鐵鉤釘聯,隙縫處用桐油灰膩密,具有嚴密的隔水作用。 意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在他的《馬可·波羅游記》中談到了中國的水密隔艙技術:“一些噸位較大的船,艙壁的厚度多達13層,都是用厚板造成,用榫眼相互結合,其目的在于預防意外事故,比如忽然觸礁或受到鯨魚的撞擊而出現漏洞,海水從撞壞的地方滲透進來。由于這種艙隔造得十分精密,所以一艙進水,并不影響其他船艙。”盡管馬可·波羅在13世紀時就向西方介紹了這種水密隔艙的原理,但歐洲直到500年之后才普遍采用它,也就是到了18世紀末,歐洲才出現了水密隔艙輪船。從此,中國優良的水密隔艙結構,逐漸被歐洲及世界各國的造船工藝所吸收,至今仍在現代的造船業中普遍使用。 10.帆船的起源 帆船是繼舟、筏之后出現的又一種古老的水上交通工具,它主要靠帆具借助風力航行,靠槳、櫓和篙作為無風時推進、靠泊與起航的手段! 》臍v史非常悠久,大約在5000多年前,古埃及人就撐篙駕著由蘆葦制成的木筏越過淺灘及大河,在這種蘆草船上加上簡陋的帆,可以算是現代帆船的始祖! 窌涊d,我國早在公元3世紀時的東漢末年就出現了斜縱帆船。北宋時代制造的帆船,能夠操縱自如地運用各個方向的風力來航行。15世紀早期,鄭和率領龐大的船隊七下西洋時,正是成功地應用了梯形斜縱帆船。當時每根桅上有一張帆或兩張帆,用以增加桅桿數量,使帆船大型化。有的帆船上裝有數十面能夠轉動的船帆,可以適應各種風向,保證長距離海上航行的快速、準確和安全。正是這種優良的船帆結構,使中國帆船的結構更加完善,航海性能更加優越。而歐洲直到16世紀才運用了這種先進的船帆,比我國晚了1300年。 梯形斜縱帆是一種性能極優良的船帆,它是由我國占代船工所發明的。這種帆的桅桿上大量利用了帶有撐條的平行的竹子,安置在帆幕上。形成橫向的加強結構和升降自如的帆架結構。這種能夠轉動的、充分地利用空氣動力的高效風帆,可以適應各種風向!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史學評論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推拿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