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可轉債治理機制及績效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1243053
- 條形碼:9787301243053 ; 978-7-301-24305-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可轉債治理機制及績效研究 本書特色
可轉換債券是我國上市公司再融資的重要方式之一,但我國可轉債市場顯著落后于其他國家。本書以2000-2008年發行的可轉債為初始樣本,對可轉債的資源配置效率和治理功能進行了研究,以期能為我國債券市場的進一步發展提供經驗證據。具體而言,本書依次重點研究了可轉債與無效投資、可轉債與特別向下修正、可轉債與資產替代、可轉債與經理層激勵、可轉債與大股東掠奪,*后檢驗發行可轉債的經濟后果。 目前學界對于我國資本市場中可轉換債券的基礎研究還十分匱乏,本選題對可轉換債券的治理功能進行較為全面系統的考察,能夠在較大程度上彌補已有文獻對于我國資本市場中可轉換債券治理功能研究的不足,為該領域的研究提供一個統一的理論基礎和邏輯框架,豐富并拓展現有對于我國上市公司債務治理的相關討論,為該領域的深入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視角。
可轉債治理機制及績效研究 內容簡介
自2000年我國可轉債初步發展以來,就融資規模而言,可轉換債券已經成為我國上市公司再融資的重要方式之一。雖然我國可轉債市場獲得了一定的發展,但仍顯著落后于其他國家。 《可轉債治理機制及績效研究》以2000-2008年發行的可轉債為初始樣本,對可轉債的資源配置效率和治理功能進行了研究,以期能為我國債券市場的進一步發展提供經驗證據。 具體而言,作者依次驗證了可轉債對無效投資的治理作用、可轉債對股東與債權人之間代理問題的治理效應、可轉債對資產替代行為的治理效應、可轉債在股東與經理層代理問題上的作用、可轉債對大股東掠奪行為的治理效應,*后,從總體上對可轉債的治理效應進行了驗證,即檢驗其經濟后果。
可轉債治理機制及績效研究 目錄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問題 1.2 研究框架 1.3 研究方法 1.4 可能的創新第2章 理論基礎與文獻綜述 2.1 理論基礎 2.2 可轉債的治理功能 2.3 可轉債發行后的經濟后果第3章 可轉債與無效投資 3.1 理論分析與研究假沒 3.2 研究設計 3.3 可轉債對無效投資的雙向治理作用 3.4 本章小結第4章 可轉債與特別向下修正 4.1 理論分析與研究設計 4.2 向下修正行為的動機檢驗 4.3 向下修正行為的經濟后果 4.4 本章小結第5章 可轉債與資產替代 5.1 理論分析和研究設計 5.2 可轉債對資產替代行為的制約作用 5.3 可轉債特性與資產替代行為 5.4 本章小結第6章 可轉債與經理層激勵 6.1 理論分析與研究設計 6.2 可轉債與經理層激勵制度的關系 6.3 可轉債特性、融資約束與經理層激勵 6.4 本章小結第7章 可轉債與大股東掠奪 7.1 理論分析與研究設計 7.2 負債與大股東的掠奪行為 7.3 可轉債對大股東掠奪行為的制約作用 7.4 硬約束與可轉債的治理功能 7.5 本章小結第8章 發行可轉債的經濟后果 8.1 理論分析與研究設計 8.2 盈余管理與可轉債發行后績效 8.3 可轉債融資成敗公司的績效比較 8.4 公司治理與可轉債發行后績效 8.5 本章小結第9章 全書總結 9.1 研究結論 9.2 政策含義 9.3 未來研究方向參考文獻后記續后記
可轉債治理機制及績效研究 作者簡介
劉娥平,中山大學管理學院教授,財務與投資管理專業博士生導師,現任中山大學金融投資研究中心主任,廣東省省情調查與對策咨詢專家庫專家,四家公司獨立董事。主要研究領域:公司理財、投資項目評估、證券投資。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山海經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隨園食單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