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道德經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1345035
- 條形碼:9787511345035 ; 978-7-5113-4503-5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道德經 本書特色
《道德經》亦稱《老子》,或稱《五千言》,相傳為春秋時老子所作,是道家開山立派的經典,是道家學派*具權威的經典著作,更是中華文明的智慧源泉。它文約意豐,涵蓋哲學、倫理學、政治學、軍事學等諸多學科,其內容博大精深、玄奧無極、涵括百家、包容萬物,被后人尊奉為治國、齊家、為學、修身的寶典。這部被譽為“萬經之王”的奇書,對中國古老的哲學、科學、政治、宗教等,產生了深刻的影響,無論對中華民族性格的鑄成,還是對政治的統一與穩定。都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全書分為上、下兩篇。上篇稱《道經》,下篇為《德經》。《道經》講述的是宇宙根本,道出了天地萬物變化的玄機,揭示了陰陽變幻的微妙!兜陆洝分v述的是處世方略。道出了人事的進退之術,包含了長生久世之道。本書在忠于原著的基礎上,詳細注解并翻譯原文,并針對每章內容分別從為人之道、從政之道、經商之道等三大方向列舉了大量妙趣橫生的古今中外案例,無論是從內容上還是在版式上都力求呈現出多方位的立體化效果,使讀者能夠更好體會和感悟兩千多年前的哲人圣典。
道德經 內容簡介
★推薦1:治國、齊家、修身、為學之寶典,隨書附贈中國傳統啟蒙教育典籍——《弟子規》。《道德經》內容博大精深、玄奧無極、涵括百家、包容萬物,被譽為“萬經之王”,無論對中華民族性格的鑄成,還是對政治的統一與穩定,都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弟子規》從居家、外出、待人、接物、學習五個方面教育兒童應該養成良好的習慣和品行。這本書是國學愛好者**讀本,是物超所值的經典珍藏版本。 ★推薦2 :和李嘉誠、馬云、張瑞敏一起分享《道德經》的智慧!馬云退休前愛談的不是術,不是獨孤九劍,而是《道德經》! ★推薦3:本書在忠于原著的基礎上,詳細注解并翻譯原文,并針對每章內容分別從為人之道、從政之道、經商之道等三大方向列舉了大量妙趣橫生的古今中外案例,無論是從內容上還是在版式上都力求呈現出多方位的立體化效果,使讀者能夠更好體會和感悟兩千多年前的哲人圣典。 ★推薦4:中國智慧**書,中國哲學**書,全新典藏權威譯校本。參透為人處世的*高智慧,追尋人生的終極意義,為處于憂慮和迷惑中的人們指出了幸福之道。 (哲學家從中洞悉天道,軍事家從中參透兵機,政治家從中安邦定國;大志者從中建功垂名,淡泊者從中養生延年……)無論是治學修身、處世待人,還是經商置業、從政為民;無論是高官大吏、富商大賈,還是販夫走卒、平民百姓,總能在《道德經》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智慧。
道德經 目錄
上篇.《道經》三十七章
**章.天地之始,萬物之母 002
第二章.為而不恃,功成弗居 006
第三章.圣人之治,無為而治 009
第四章.挫銳解紛,和光同塵 013
第五章.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017
第六章.玄牝之門,謂天地根 021
第七章.以其無私,故成其私 024
第八章.上善若水,不爭無尤 027
第九章.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031
第十章.摶氣為柔,明白四達 035
第十一章.有以為利,無以為用 039
第十二章.圣人為腹,去彼取此 043
第十三章.得之若驚,失之若驚 047
第十四章.執古之道,御今之有 051
第十五章.微妙玄通,深不可識 055
第十六章.致虛守靜,復歸其根 059
第十七章.悠兮貴言,功成事遂 063
第十八章.道廢仁出,慧出大偽 066
第十九章.見素抱樸,少私寡欲 069
第二十章.獨異于人,而貴食母 073
第二十一章.孔德之容,惟道是從 078
第二十二章.夫唯不爭,莫與之爭 082
第二十三章.同于道者,希言自然 086
第二十四章.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090
第二十五章.寂兮寥兮,道法自然 094
第二十六章.輕則失根,躁則失君 098
第二十七章.善行無跡,善言無瑕 102
第二十八章.知榮守辱,為天下谷 106
第二十九章.無為無執,無敗無失 110
第三十章.物壯則老,是謂不道 113
第三十一章.夫唯兵者,不祥之器 116
第三十二章.萬物自賓,知止不殆 120
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124
第三十四章.不自為大,故成其大 128
第三十五章.道之出口,淡乎無味 131
第三十六章.將欲歙之,必固張之 134
第三十七章 .不欲以靜,天下自定 137
下篇 《德經》四十四章
第三十八章.失道后德,失義后禮 142
第三十九章.以賤為本,以下為基 146
第四十章.物生于有,有生于無 150
第四十一章.大象無形,道隱無名 153
第四十二章.負陰抱陽,沖氣為和 157
第四十三章.不言之教,無為之益 161
第四十四章.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164
第四十五章.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167
第四十六章.罪于縱欲,知足常足 170
第四十七章.不行而知,不為而成 173
第四十八章.為學日益,為道日損 177
第四十九章.善者吾善,不善吾善 180
第五十章.善攝生者,其無死地 183
第五十一章.尊道貴德,而常自然 188
第五十二章.見小曰明,守柔曰強 192
第五十三章.大道甚夷,而人好徑 196
第五十四章.善建不拔,善抱不脫 200
第五十五章.含德之厚,比于赤子 205
第五十六章.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210
第五十七章.以正治國,以奇用兵 214
第五十八章.禍兮福倚,福兮禍伏 218
第五十九章.重積德者,長生久視 221
第六十章.道蒞天下,其鬼不神 224
第六十一章.各得所欲,大者為下 227
第六十二章.萬物之奧,為天下貴 231
第六十三章.難作于易,大作于細 235
第六十四章.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239
第六十五章.與物反矣,乃至大順 243
第六十六章.以其善下,為百谷王 247
第六十七章.我有三寶,持而保之 251
第六十八章.不爭之德,用人之力 255
第六十九章.抗兵相加,哀者勝矣 259
第七十章.知我者稀,則我者貴 263
第七十一章.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268
第七十二章.民不畏威,則大威至 271
第七十三章.天網恢恢,疏而不失 274
第七十四章.代大匠斫,稀有不傷 278
第七十五章.無以生為,賢于貴生 281
第七十六章.強大處下,柔弱處上 285
第七十七章.余者損之,不足補之 289
第七十八章.弱之勝強,柔之勝剛 293
第七十九章.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296
第八十章.甘食美服,安居樂俗 299
第八十一章.圣人之道,為而不爭 303
道德經 相關資料
《老子》一書,原著不過五千言,可以說,幾乎是一字就涵蓋一個觀念的好文章,一句就涵蓋有三玄三要的妙義。它告訴了我們許多法則。
——南懷瑾
“老子是中國哲學的鼻祖,是中國哲學史上第一位真正的哲學家!薄m
我覺得任何一個翻閱《道德經》的人最初一定會大笑,然后笑他自己竟然會這樣笑,最后會覺得現在很需要這種學說。至少,這會是大多數人初讀老子的反應,我自己就是如此。
——林語堂
“道家的思想,在探究宇宙和諧的奧秘、尋找社會的公正與和平、追求心靈的自由和道德完滿三個層面上,對我們這個時代都有新啟蒙思想的性質。道家在兩千多年前發現的問題,隨著歷史的發展,愈來愈清楚地展現在人類的面前”。
——耗散結構理論創始人,比利時學者、諾貝爾獎獲得者普利高津
“道德經在西方人眼中,無論從任何西方的思想派別看來,都是中國最重要的哲學典籍,也最富于中國智慧,或甚至更廣泛而言——東方智慧!
——荷蘭著名的漢學家、歐洲漢學會會長許理和
老子思想的集大成——《道德經》,像一個永不枯竭的井泉,滿載寶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
——德國哲學家尼采
《道德經》是一部兵書
——毛澤東
道德經 作者簡介
老子,又稱老聃、李耳,漢族,春秋時期楚國苦縣厲鄉曲仁里人,中國古代哲學家和思想家,道家學派創始人。其被唐皇武后封為太上老君,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歷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經》(又稱《老子》)。其作品的精華是樸素的辨證法,主張無為而治,其學說對中國哲學發展具有深刻影響。在道教中老子被尊為道祖。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推拿
- >
史學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