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民族史研究-第十一輯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6006493
- 條形碼:9787566006493 ; 978-7-5660-0649-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民族史研究-第十一輯 內容簡介
《民族史研究(第11輯)》的主要內容包括:歷史與考證;古史新證與宋襄公泓之戰;“和親”辨義——對“和親”即政治聯姻傳統觀念的質疑;十六國北朝政權的騎兵建設與運用;唐與吐蕃松州之戰始末;后蜀孟氏婚姻研究——兼論家族史視野下的民族融合;元代蒙古、色目人蔭敘三題;從地域認同的角度看明代“遼東隸于山東”;現象的演變;李春芳與“俺答封貢”;《明史紀事本末》勘誤五則;明代西北土官非土司考釋——從“土司”一詞的產生分析等。
民族史研究-第十一輯 目錄
歷史與考證
古史新證與宋襄公泓之戰
“和親”辨義
——對“和親”即政治聯姻傳統觀念的質疑
十六國北朝政權的騎兵建設與運用
唐與吐蕃松州之戰始末
后蜀孟氏婚姻研究
——兼論家族史視野下的民族融合
元代蒙古、色目人蔭敘三題
從地域認同的角度看明代“遼東隸于山東”現象的演變
李春芳與“俺答封貢”
《明史紀事本末》勘誤五則
明代西北土官非土司考釋——從“土司”一詞的產生分析
哈達哈事跡述略
乾隆朝對天山南北地區的測繪活動
《熱河日記》與清代民族問題研究二題
清末川軍人藏緣由淺析
中泰朝貢的終局
清政府規范與管理下的陸軍貴胄學堂
宗教改革與民族國家的形成
——以伊麗莎白時代的英格蘭為例
試論歐盟政治聯合中的民族認同問題
考古與調查
先秦時期鑾鈴的形制分析與分期
紙坊頭一號墓墓主身份再分析
武陵地區散雜居蒙古族的分布及來源
翻譯與書評
《華陽國志》中的非漢民族和民族
官印
中原蒙古人的漢化
明清時期壯族土官對漢文化的
接受
讀《成吉思汗與當今日世界之形成》
路康樂著作《滿與漢:清末民初的族群關系與
政治權力(1861——1928)》評介
——兼論晚清滿漢關系史研究
古史新證與宋襄公泓之戰
“和親”辨義
——對“和親”即政治聯姻傳統觀念的質疑
十六國北朝政權的騎兵建設與運用
唐與吐蕃松州之戰始末
后蜀孟氏婚姻研究
——兼論家族史視野下的民族融合
元代蒙古、色目人蔭敘三題
從地域認同的角度看明代“遼東隸于山東”現象的演變
李春芳與“俺答封貢”
《明史紀事本末》勘誤五則
明代西北土官非土司考釋——從“土司”一詞的產生分析
哈達哈事跡述略
乾隆朝對天山南北地區的測繪活動
《熱河日記》與清代民族問題研究二題
清末川軍人藏緣由淺析
中泰朝貢的終局
清政府規范與管理下的陸軍貴胄學堂
宗教改革與民族國家的形成
——以伊麗莎白時代的英格蘭為例
試論歐盟政治聯合中的民族認同問題
考古與調查
先秦時期鑾鈴的形制分析與分期
紙坊頭一號墓墓主身份再分析
武陵地區散雜居蒙古族的分布及來源
翻譯與書評
《華陽國志》中的非漢民族和民族
官印
中原蒙古人的漢化
明清時期壯族土官對漢文化的
接受
讀《成吉思汗與當今日世界之形成》
路康樂著作《滿與漢:清末民初的族群關系與
政治權力(1861——1928)》評介
——兼論晚清滿漢關系史研究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月亮虎
- >
姑媽的寶刀
- >
朝聞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自卑與超越
- >
史學評論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