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社版)玫瑰色的森林
-
>
(社版)金色的雨(精裝繪本)
-
>
(社版)海藍色的小水桶(精裝繪本)
-
>
(社版)白色的禮物(精裝繪本)
-
>
它們:水怪時代
-
>
家門口的大自然系列:奶奶的花園 奶奶的菜園(全2冊)
-
>
創意立體紙魔坊玩具書——賽車 作業車
百部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讀本-國防教育基地:晉魯豫卷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9270319
- 條形碼:9787539270319 ; 978-7-5392-7031-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百部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讀本-國防教育基地:晉魯豫卷 本書特色
國防教育基地是指對有組織的中小學生免費開放的,在全民國防教育日向社會免費開放的有關國防教育的基本陣地。2009年9月,國家國防教育辦公室命名了首批160個國家國防教育示范基地。2012年9月,國家國防教育辦公室又命名了第二批80個國家國防教育示范基地。“百部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讀本”收錄了全部240個國家國防教育示范基地,是對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國防教育的優秀讀本。
百部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讀本-國防教育基地:晉魯豫卷 內容簡介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對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需要從長計議。今天的信息技術還在高速發展中,傳播速度極為驚人,世界范圍內的各種思想文化在人們的精神世界中相互激蕩碰撞。《百部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讀本:國防教育基地(晉魯豫卷)》是“百部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讀本”其中一冊。 《百部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讀本:國防教育基地(晉魯豫卷)》寄望能通過快樂的閱讀、有效的閱讀,讓孩子們的心靈之鏡更明亮,讓年輕一代的精神家園更加美好!
百部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讀本-國防教育基地:晉魯豫卷 目錄
平型關大捷紀念館
陽泉市百團大戰紀念館(碑)
八路軍太行紀念館
太原解放紀念館
徐向前故居
劉胡蘭紀念館
彭真生平暨中共太原支部舊址紀念館
晉綏邊區革命紀念館
麻田八路軍總部紀念館
山東省
中國甲午戰爭博物館
華東革命烈士陵園
濟南戰役紀念館
萊蕪戰役紀念館
臺兒莊大戰紀念館
戚繼光故里
魯西南戰役紀念館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博物館
山東省軍區軍史館
渤海革命老區紀念園
菏澤市冀魯豫邊區革命紀念館-
馮德英文學館暨乳山抗日紀念館
河南省
鄭州市烈士陵園
彭雪楓紀念館
楊靖宇將軍紀念館
鄂豫皖革命紀念館
吉鴻昌紀念館
確山竹溝革命紀念館
平頂山市中學生軍訓基地
淮海戰役永城陳官莊地區殲滅戰紀念館
參考文獻
百部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讀本-國防教育基地:晉魯豫卷 節選
《百部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讀本:國防教育基地(晉魯豫卷)》: 陽泉市位于正太鐵路中段,橫穿晉察冀和晉魯豫兩大抗日根據地,是日軍在華北地區的重要據點。獅腦山作為陽泉的屋脊,更是成為了中日雙方的必爭之地,因為只要控制了獅腦山就等于卡住了正太鐵路的咽喉,從而掌控整個陽泉地區。 1939年夏秋,日本帝國主義乘德國法西斯軍隊在西歐和北歐迅猛推進、美國的戰備尚未完成、英國又無力東顧之機,積極準備實行其“南進”政策,意圖攫取英、美、法、荷等國在東南亞和西南太平洋上的殖民地。 為了使中國成為日軍“南進”的后方基地,從1939年冬開始,日本加緊了對中國抗日根據地的進攻。1940年夏天,侵華日軍一方面加緊對國民黨的政治誘降活動,另一方面開始針對抗日根據地在華北地區大力推行所謂的“以鐵路為柱、公路為鏈、碉堡為鎖’’的“囚籠政策”。 從1939年至1940年,日本侵略者在華北修筑、修復鐵路1870公里,公路15600公里,新筑碉堡、據點2740余個。他們還在公路兩側每隔5公里左右,鐵路上每隔1到2公里左右便設一個據點、碉堡。 同時在湖泊地區和平原一帶挖掘河溝,將抗日根據地分割成若干小塊,采取“分區掃蕩,分散裝置,靈活進剿”的戰術,同“清鄉”、“蠶食”相結合,企圖摧毀根據地,消滅八路軍等抗日武裝。 此時如果把正太鐵路切斷,就會給敵人致命的打擊,因為正太鐵路沿線敵人的兵力相對薄弱。為了打破日軍的“囚籠’’政策,擴大和鞏固抗日根據地,八路軍決定在華北地區進行一次大規模的交通破襲戰。1940年8月22日晚,八路軍總部一聲令下,以打擊正太鐵路為重點,發動了一場大規模破襲戰。參加這次戰役的共有105個團,因此,彭德懷稱之為“百團大特”。 這次戰役沉重地打擊了日軍,極大鼓舞了中國軍民的抗戰斗志。 從1940年開始,日本政府一方面加速和蔣介石集團秘密“和平”談判工作,另一方面糾集駐鄂、湘、豫三省的兵力,發動棗宣戰役,使中國的抗戰形勢面臨著極大的困難。與此同時,日軍還在開封和豫北及山西南部集結重兵,大有進攻西安、蘭州之勢。 除此之外,日寇還在抗日根據地,實行殘酷的“三光政策”、“囚籠政策”。 為了粉碎日本侵略者對華北抗日根據地的全面進攻,打擊其“囚籠政策”,制止國民黨右派的投降活動,進一步發展敵后斗爭的新局面,并影響全國的抗戰形勢,八路軍總部決定,向華北日軍占領的交通線和據點發動大規模的破襲戰。 7月22目,根據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的指示,八路軍總部首長通過對全國的抗戰局勢和敵我力量的對比等情況進行綜合分析之后,向晉察冀軍區以及第120師、129師下達了朱德、彭德懷和左權等聯名簽署的建議,即關于以攻破擊正太鐵路為中心的《戰役預備命令》。 《命令》指出:趁目前青紗帳與雨季時節,敵人對晉察冀、晉西北及晉東南掃蕩較為緩和,正太沿線較為空虛的有利時機,為打擊敵人的囚籠政策,打破進犯西安的企圖和爭取華北戰局更有利的發展,決定大舉破擊正太路;要求各兵團,對各重要鐵路線,特別是平漢、同蒲等鐵路,應同時組織有計劃之破襲,配合正太鐵路戰役的成功。 1940年8月20曰至12月15日,根據中共中央的指示,在八路軍總司令朱德、副總司令彭德懷的領導下,八路軍集中了105個團約30萬兵力,在華北地區對日軍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全面出擊。 8月22日晚,八路軍總部一聲令下,以摧毀正太鐵路為重點的破襲戰斗拉開了帷幕。 ……
- >
朝聞道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我與地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