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社版)玫瑰色的森林
-
>
(社版)金色的雨(精裝繪本)
-
>
(社版)海藍色的小水桶(精裝繪本)
-
>
(社版)白色的禮物(精裝繪本)
-
>
它們:水怪時代
-
>
家門口的大自然系列:奶奶的花園 奶奶的菜園(全2冊)
-
>
創意立體紙魔坊玩具書——賽車 作業車
童年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7017012
- 條形碼:9787547017012 ; 978-7-5470-1701-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童年 本書特色
《童年》記述了小主人公阿廖沙(阿列克謝的昵稱)幼年喪父后,跟隨母親寄居在外公家所經歷的八年時光。 隨著兩個舅舅與外公爭斗不休、染坊工人死去、母親改嫁、不斷搬家等家庭事件的發生,阿廖沙漸漸看清了以外公、舅舅、彼得大伯、繼父等為代表的小市民的丑陋嘴臉,他們自私、貪婪、暴力、詭詐的所作所為,通過一個兒童天真無邪的眼睛,生動地展示給讀者。需要特別注意的是,阿廖沙的外公除了兇惡,還有另一面—他只在妻子面前哭泣,手舞足蹈地給阿廖沙講故事,還把*后養老的房子賣了給阿廖沙的母親再婚做嫁妝。這些生活的細節,使外公的形象有血有肉地躍然紙上,與臉譜化的階級斗爭作品相比,本書更加真實可信。當然,在一片灰暗的眾生相中,幾個人為小主人公帶來光明與希望的形象更加引人注意。其中*典型的就是外婆。 她自小跟著母親乞討過活,沒受過什么教育,卻心地善良、愛憎分明、敢作敢當,是阿廖沙*親近的監護人和教育者,常常為阿廖沙和表哥們提供庇護,外婆的童話和詩歌就是小主人公的精神支柱。不過,作為傳統的俄羅斯婦女,外婆卻也逃不過宗教對人性的束縛和壓迫,她的遭遇體現了俄羅斯婦女吃苦耐勞、忍辱負重的集體性格。除了對生活的記述,阿廖沙在遭遇每一件大事之后,都覺醒一次。作品中,富有哲理的話語就附在那些讓小主人公 痛徹心扉的事件之后,讓讀者看到一個孩子在逆境中的成長,他也曾狹隘、冒失,但終究奮進、悲憫而正直,這與外婆的形象同樣充滿光輝。這種結構安排,使“阿廖沙”成為出身貧苦的有識之士的代表,使《童年》成為反映他們性格形成和意識成長的代言書。
童年 內容簡介
作為享譽世界的批判現實主義文學代表作之一,《童年》很早就引進了中國。在學界,人們將高爾基和魯迅類比,他們的文章都是那么針砭時弊,具有強大的反思力量。《童年》中的很多人物,就像魯迅筆下《狂人日記》中所寫的,被一個時代、一個社會“吃”掉了。例如小茨岡伊凡、格里高利、死在兩個舅舅手中的舅媽。通過《童年》,我們可以了解北方鄰國在沙皇統治下的黑暗,了解全世界無產階級人民的同病相憐。“春華秋實經典書系”叢書收錄《童年》的用意,正是希望它能成為我國青少年了解沙俄、了解國外無產階級人民困苦的一扇窗。 本書的譯者具有多年外國文學翻譯以及兒童文學創作的經驗,在翻譯過程中,盡量使用青少年能夠理解字詞,并對一些復雜情緒的表達、復雜事件的描寫進行適當改寫,使整個作品更貼近孩子的心靈。此外,本書對特殊地域、宗教、民族風俗等進行了注釋,以加深對作品的理解。為了讓讀者能夠深切體會小說中的情景,以及人物的內心感受,本書在配圖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基本實現隔頁一圖,其濃重的秋冬圖景,更加突出本書沉郁的基調。
童年 目錄
第二章 家庭紛擾
第三章 有趣的家伙
第四章 小茨岡之死
第五章 一場大火
第六章 分家后
第七章 噩夢
第八章 兩個上帝
第九章 新房子
第十章 我們是朋友了
第十一章 新伙伴
第十二章 母親回來了
第十三章 矛盾激化
第十四章 客人來了
第十五章 表哥逃學
第十六章 父親的故事
第十七章 繼父
第十八章 又搬家了
第十九章 學校里
第二十章 去人間
童年 作者簡介
高爾基(1868~1936),偉大的作家,蘇聯文學的創始人。原名阿列克賽·馬克西莫維奇·彼什科夫,1868年出生于俄國伏爾加河畔的下諾夫戈羅德城。 高爾基早年喪父,寄居在經營小染坊的外祖父家。11歲開始獨立謀生,其童年和少年時代是在沙俄時期的社會底層度過的。高爾基早年的不平凡的經歷在他著名的自傳體三部曲中作了生動的記述。 人間的苦難,生活的辛酸,磨煉了他的斗志。他在繁重勞動之余,勤奮自學不息。對社會底層人民痛苦生活的體驗和深切了解成為他創作中永不枯竭的源泉。1892年,以馬克西姆·高爾基,即意為“最大的痛苦”這個筆名,發表了處女作《馬卡爾·楚德拉》。 高爾基的自傳體三部曲敘述了他從童年、少年和青年的成長過程,并借此深刻地揭露了沙俄時代統治階級的殘暴、嚴酷、壓榨和剝削,而同時又展現了下層勞動人民的正直、純樸、勤勞和祖父母的慈愛,從而令主人公產生對現實不公正的反抗和對壓迫者的憎恨。
- >
山海經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自卑與超越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史學評論
- >
回憶愛瑪儂
- >
煙與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