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本草綱目精華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9049588
- 條形碼:9787539049588 ; 978-7-5390-4958-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本草綱目精華 本書特色
《本草綱目》是明朝醫學家李時珍畢生心血的結晶,是對16世紀之前中醫藥物學的全面總結,其中蘊藏著眾多養生保健、治病療疾、延年益壽的觀點與知識,幾乎囊括了當時所有醫典著述中的精髓。隨著人們對中醫和本草養生觀念的日益推崇,《本草綱目》又成為世人所關注的熱點! 榱俗尅侗静菥V目》在現代家庭中也能把養生保健、治病療疾的功效發揮到至極,我們特地編寫了這本《本草綱目精華》,在《本草綱目》的基礎上,參考《神農本草經》《本草綱目新編》等中醫經典著作,特別精心遴選了其在養生保健方面的精華,根據不同的主題進行了重新整合,從治療疾病、延年益壽、養生保健、美容抗衰等多角度進行了詳盡的詮釋和延伸,從而幫助讀者真正領會傳承千年的本草養生智慧,掌握簡單易學的家庭保健方法。
本草綱目精華 內容簡介
《本草綱目精華》精選出生活中常見、實用的數百種本草中藥材與食物,用通俗的語言,讓你認識本草、了解本草、運用本草。同時,還針對日常養生和治病療疾的需求,精選出營養美味、簡單易學又頗具療效的本草藥膳方劑,讓它成為你醫療與養生相得益彰的實用寶典。
本草綱目精華 目錄
**章 追根溯源,走進《本草綱目》的神奇世界
李時珍其人其事
《本草綱目》是怎樣寫成的
《本草綱目》艱難的出版歷程
《本草綱目》與《神農本草經》
《本草綱目》與《唐本草》
《本草綱目》與宋代本草典籍
《本草綱目》的拾遺
《本草綱目》的主要內容
本草中的上中下三品
本草的四性、五味與歸經
本草的升降浮沉
本草的配伍七情
本草處方中的君臣佐使
本草中的藥食禁忌
本草方劑知識匯總
本草藥膳知識集合
煎煮中藥的方法與禁忌
第二章 本草精華,《本草綱目》中的常見藥材
柴胡:感冒發燒有奇效
人參:補益元氣調營養
鹿茸:強筋健骨益氣血
茯苓:健脾補中安心神
桂圓:養心安神抗衰老
阿膠:滋陰潤肺治燥邪
黃芪:益脾健胃補元氣
當歸:補血活血止疼痛
枸杞子:滋補肝腎養精血
三七:化瘀止血消腫痛
五味子:斂肺補腎調陰陽
冬蟲夏草:保肺益腎補精髓
甘草:清熱解毒止咳痰
何首烏:滋陰補血抗衰老
金銀花:清熱解毒散風熱
葛根:清熱降火排毒素
決明子:清肝明目抑肝陽
馬齒莧:利水祛濕治菌痢
車前子:利水通淋止瀉痢
山楂:健脾開胃化滯積
第三章 藥食同源,《本草綱目》中的養生食材
圓白菜——菜中的良藥
白菜——菜中之王
菠菜——雛生素寶庫
芹菜——廚房里的藥物
空心菜——綠色精靈
生菜——蔬菜皇后
茄子——老少皆宜的蔬菜
菜花——窮人的醫生
薺萊——護生草
油菜——降脂奇兵
木耳菜——古老良蔬
茼蒿——清香佳蔬
蕨萊——山菜之王
莼菜——水中人參
胡蘿卜——小人參
白蘿卜——賽藥材
黃瓜——清暑佳蔬
南瓜——寶瓜
苦瓜——君子菜
冬瓜——消腫良方
豌豆——腸胃清道夫
香椿——樹上蔬菜
韭菜——洗腸草
洋蔥——護心菜
……
第二篇 養生:《本草綱目》中的保健密碼
第三篇 美容:《本草綱目》中的養顏秘方
第四篇 療疾:《本草綱目》中的對癥藥方藥膳
本草綱目精華 節選
相畏、相殺,乍一聽起來,還挺恐怖。外行人也許會覺得這不是個好詞。那是因為他們是從字面上理解。其實它是本草配伍理論中的一個專有名詞,在本草的臨床中,相畏、相殺的配伍有時能出現很神奇的療效。那到底什么是相畏、相殺的配伍呢?這還得從本草的配伍理論說起! ≈嗅t藥在形成的早期,臨床用藥多是一味藥單獨使用。但是在治病的過程中,古人可能在不經意間把兩種藥物混在一起使用了,由此卻發現這樣治病的效果更好,經過這樣長期的積累、總結,逐漸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藥物相互配合的理論——“配伍理論”。因為主要有七種類型,又被稱作——“配伍七情”! ”静菖湮橐院螅幬镏g產生了相互的作用,比如麻黃,發汗散邪,是發汗的重劑,但味辛容易“走散”,使人體正氣受到傷害,此時配以甘味藥甘草,“甘能緩急,能益氣”,二者配合,既加強了發汗散邪之功,又顧護了人體正氣,因而部分地改變了配伍前的藥物性能! ∑咔橹f*早見于《神農本草經》,它**次提出了藥物配伍后會出現的七種變化形式:“藥有陰陽配合,子母兄弟,根莖花實,苗皮骨肉。有單行者,有相須者,有相使者,有相畏者,有相惡者,有相反者,有相殺者。凡此七情,合和視之,當用相須相使者良,勿用相惡相反者,若有毒宜制,可用相畏相殺者,不爾,勿合用也。”它用“當用”“勿用”“勿合用”這樣的詞語說明哪種配伍屬于有益的配伍,哪些藥不適合相互配伍使用,還有哪些藥配伍后可以制約對方的毒性。遺憾的是它沒有明確詳細的解釋,因而造成了后世很多的猜測! ×禾蘸刖笆*早解釋“七情”理論的。在《本草經集注》中他說:相須、相使是“各有所宜,共相宣發”;相畏、相殺是“取其所畏,以相制耳”;而相惡、相反是“性理不和,更以成患”。陶氏雖注意到“舊方用藥,亦有相惡相反者,服之乃不為害”,但仍主張不用為妥,“雖爾,恐不及不用”! 〉搅嗣鞔摹侗静菥V目》,李時珍對七情的注釋就比較清楚:“獨行者,單方不用輔也相須者,同類不可離也,如人參、甘草,黃檗、知母之類。相使者,我之佐使也。相惡者,奪我之能也。相畏者,受彼之制也。相反者,兩不相合也,相殺者,制彼之毒也。古方多有用相惡相反者。蓋相須相使同用者,帝道也。相畏相殺同用者,王道也。相惡相反同用者,霸道也。有經有權,在用者識悟爾!崩顣r珍認為七情配伍皆可以用,但有常有變,“霸道”之法,不可不慎。 1.單行 單行是指一味藥單用,“單行者,不與諸藥共劑而獨能攻補也,如方書所載獨參湯、獨橘湯之類是爾。”一般認為,在配伍中的單行是方中只有一味藥物,根據這一味藥物的藥性任其攻補,以起到防治疾病的作用。 據推測,中醫藥學剛形成的時候,人們用藥是盲目的、實驗性的,臨床用藥一般是一味藥單獨使用的。隨著醫藥的發展,人們發現多種藥物合起來使用,有更好的防治作用,配伍用藥理論逐漸成熟起來,單味藥的方劑應用越來越少。但是在簡單的病證中,尤其是在急證中,還是經?吹絾挝端幏絼獑涡械嫩櫽。如一味五靈脂的獨行散破血逐瘀,治產后血暈。《本草綱目》中也記載有一味延胡索止心痛的例子:荊穆王妃胡氏,因吃蕎麥面的時候生氣,導致胃脘疼痛,難以忍受。請來的醫生用遍催吐、通便、理氣化滯等等各種方法,都是藥人口即吐,不能奏效。大便三日不通。后來病家請來李時珍。李時珍經過詳細診斷,想起《雷公炮炙論》中所說“心痛欲死,速覓延胡”,于是用延胡索末三錢,溫酒調和服下,服藥后片刻,大便即通而疼痛消失;另有一位五十余歲的華姓老人,患痢疾腹痛,生命垂危,已準備了棺木。李時珍用延胡索三錢,米湯送服,藥服下后痛即減去半,之后調理而安。除此,在《本草綱目》中還可見到清金散單用味黃芩治輕度的肺熱咳血的病案等等。這些都是“單行徑用赴急”之意的應用。 ……
- >
莉莉和章魚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煙與鏡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姑媽的寶刀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回憶愛瑪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