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了不起的建筑師
-
>
勝景幾何論稿
-
>
中國古代建筑概說
-
>
維多利亞:建筑彩繪
-
>
庭院造園藝術——浙江傳統民居
-
>
建筑園林文化趣味讀本
-
>
磧口古鎮
空間·時間·建筑:一個新傳統的成長:the growth of a new tradition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0959467
- 條形碼:9787560959467 ; 978-7-5609-5946-7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空間·時間·建筑:一個新傳統的成長:the growth of a new tradition 本書特色
關于《空間·時間·建筑》的推薦,無需華麗的辭藻,無需過度的修飾,《空間·時間·建筑》的作品名稱和希格弗萊德·吉迪恩的名字就是*好的詮釋。它具有以下特點:用比較方法來研究歷史;用空間概念來分析建筑;用恒與變來揭示發展的本質;用大歷史襯托具體建筑現象,又用具體現象的深刻分析來呼應時代;種種直筆與曲筆的結合,共時與歷時分析的結合使人在雄渾的歷史感中體會到建筑真意。它在內容上時段起始文藝復興直至當代,范圍跨越規劃、建筑,所用材料豐富翔實、富于啟發,實際上它不止檢討建筑和規劃各方面與工業技術的并行發展與相互影響,還呈現了它們與藝術結伴而行的情形。此外在它之前許多建筑與規劃不為人知,而經它之后為人重視的現象比比皆是,所以對史料所作的重新詮釋之功也是不可忽視的。
空間·時間·建筑:一個新傳統的成長:the growth of a new tradition 內容簡介
《空間時間建筑》*初由吉迪恩的講稿和課堂討論稿匯集而成,并由人譯成英文,于1940年于麻省劍橋脫稿,并于1941年由哈佛大學出版社刊印**版。由于“內容豐富、妙筆生花,成了無可相匹的英文現代建筑史和現代建筑思潮的里程碑”。此后它歷經多次修訂、擴充、重印,并多次再版,譯有多國文字。在此次*新的第五版增訂版本中,有一些大量的增補,全書共628頁,插圖五百多幅(含大量精美圖照與大師手稿)。
空間·時間·建筑:一個新傳統的成長:the growth of a new tradition 目錄
混亂與厭倦
新傳統發展的跡象
城市發展
普遍的建筑
普遍的建筑與區域發展
構造與其空間含義
對于過去的各種不同看法
現代建筑情況
空間里的量體
建筑與雕刻
拱頂問題
墻壁恢復活力
有機的與幾何的
三種空間概念
ⅰ. 歷史是生活的一部分
導言
歷史學家與當代的關系
對連續性的要求
現代歷史
方法的一致
過渡的與構成的事實
建筑是一有機體
程序
ii. 我們的建筑遺產
新空間概念:透視法
透視法與城市規劃
城市成長的先決條件
星形城市
透視法與城市構成要素
墻壁、廣場與街道
布拉曼特與露天階梯
米開朗基羅與外部空間
議會堂區之真正重要意義何在?
達 芬奇與區域規劃的萌芽
西克斯托斯五世(15851590 年)及巴洛克羅馬之規劃
中世紀及文藝復興期的羅馬
西克斯托斯五世及其教皇職位
總體規劃
社會的觀點
巴洛克后期
波形墻壁及彈性平面
波羅米尼,15991667 年
賈里尼,16241683 年
德國南部:十四圣徒教堂
戶外空間的組織
住宅群與自然
單一廣場
相互關聯的一連串廣場
ⅲ. 新可能性的發展
工業化為一基本事項
鐵
英國早期的鐵構筑
桑得蘭橋
歐洲大陸早期的鐵構筑
從鐵柱至鋼構架
鑄鐵柱
進入鋼鐵構架時代
博加德斯
圣路易河畔
早期的骨架建筑物
升降梯
建筑與技藝間的分立
當時之討論
技術學院:科學與生活之間的聯系
對新建筑的需求
建筑與工程之間的關系
拉布魯斯特:建筑師兼營建師,18011875 年
新建筑問題新解決辦法
市場大廳
百貨商店
大博覽會
倫敦大博覽會,1851 年
巴黎萬國博覽會,1855 年
巴黎博覽會,1867 年
巴黎博覽會,1878 年
巴黎博覽會,1889 年
芝加哥博覽會,1893 年
埃菲爾及其鐵塔
ⅳ. 建筑中的道德要求
19 世紀90 年代:現代建筑的先驅
布魯塞爾是現代藝術中心,18801890 年
霍塔的貢獻
貝拉罕的證券交易所及其道德要求
瓦格納與維也納學派
鋼筋混凝土與其對建筑的影響
佩雷
加尼耶
ⅴ. 美國的發展
歐洲人對于美國產品的看法
美國的工業結構
輕木構架與工業化
輕木構架與西部建設
輕木構架的發明
史諾
輕木構架與溫莎椅
美國建筑中的平坦面
彈性的不定形平面
芝加哥學派
公寓
邁向純粹的形式
利特大樓,1889 年
信賴大樓,1894 年
沙利文的c.p.s. 百貨公司大樓,18991906 年
芝加哥博覽會的影響,1893 年
賴特
賴特與美國的發展
十字形與拉長的平面
平坦面與結構
邁向有機的驅動
辦公大樓
賴特的影響
賴特的晚期作品
ⅵ. 藝術、建筑、構造中的空間時間
新的空間概念:空間時間
我們需要藝術家嗎?
空間的探究:立體派
藝術方法
運動的探究:未來派
現代繪畫
構造與美學:板與面
馬亞的橋梁
結語
格羅皮烏斯與德國的發展
19 世紀時的德國
格羅皮烏斯
戰后德國與包豪斯
德紹的包豪斯校舍,1926 年
建筑上的目標
格羅皮烏斯在美國
1930 年后移民的重大意義
格羅皮烏斯與美國
建筑活動
作為教育家的格羅皮烏斯
后期發展
雅典美國大使館,19561961 年
勒 柯布西耶與其建筑表現的手段
薩伏伊別墅,19281930 年
國際聯盟大廈設計競圖,1927 年:現代建筑嶄露頭角
大建筑物與建筑上的目標
社會的想象力
馬賽公寓,19471952 年
昌迪加爾
晚期作品
哈佛大學卡彭特視覺藝術中心,1963 年
勒 柯布西耶和他的業主
拉圖雷特修道院,1960 年
勒 柯布西耶的遺產
密斯與形態的完整性
密斯的建筑要素
鄉村住宅,1923 年
斯圖加特的威森霍夫小區,1927 年
伊利諾伊理工學院,1939 年
高層公寓
辦公樓
有關形態的整合
阿爾托:非理性與標準化
生活與建筑間的結合
變異的與根源的相互依賴
芬蘭建筑,1930 年以前
阿爾托*初的建筑物
帕米歐療養院,19291933 年
波狀墻壁
遜尼拉之工廠與景觀,19371939 年
瑪麗亞別墅,19381939 年
有機的城市規劃
市民中心與文化中心
標準單位之家具
建筑師阿爾托
人性的一面
伍重與第三代建筑師
與過去之關系
約恩 伍重
構成要素的水平面
表現的權利:悉尼歌劇院的拱頂
與場地環境協調:蘇黎世劇院,1964 年
對匿名業主的同情
構想力和執行力
近代建筑國際會議與現代建筑之形成
ⅶ.19 世紀的城市規劃
19 世紀初期
拿破侖一世的里沃利路
綠地主宰的倫敦廣場
布魯斯柏里花園廣場
大規模住宅發展:攝政公園
街道占重要地位:巴黎改建計劃,18531868 年
19 世紀前期的巴黎
奧斯曼的“三個網絡規劃”
廣場、大道、花園和樹木
城市屬于技術問題
奧斯曼運用現代財務方法
街道的基本單元
街道之尺度
奧斯曼的先見:其影響
ⅷ. 城市規劃是人性問題
19 世紀后期
霍華德與花園城市
蓋迪斯和馬塔
加尼耶的工業城市,19011904 年
阿姆斯特丹與城市規劃的復活
貝拉罕的阿姆斯特丹南區計劃
阿姆斯特丹的總體擴展規劃,1934 年
居住地與私生活間的相互關系
ⅸ. 城市規劃中的空間時間
對于現代城市規劃的態度
破壞還是改造?
城市規劃的新尺度
20 世紀30 年代的美國林蔭大道
開放空間中的高層建筑
步行者之自由
市民活動中心:洛克菲勒中心,19311939 年
改變中的城市概念
城市與國家
城市:不再是封閉的有機體
持續與變化
個人和團體之領域
變化之征候和永恒的征候
ⅹ. 結論
建筑中有機性之界限
政治與建筑
空間·時間·建筑:一個新傳統的成長:the growth of a new tradition 作者簡介
希格弗萊德吉迪恩(Sigfried Giedion / Siegfried Giedion) (1888年4月14日,布拉格1968年4月10日,蘇黎世) 是一位波西米亞裔瑞士歷史學家及建筑評論家。他的作品《空間時間建筑》及 《機械化的決定作用》(Mechanization Takes Command)對于在20世紀60年代在倫敦當代藝術中心成立的獨立團體(Independent Group)的成員具有概念性的深遠影響。他曾任國際建筑會議(Congrès International d'Architecture Moderne)秘書長,先后執教麻省理工學院、哈佛大學、蘇黎世大學,曾任哈佛大學設計研究生院院長。他師從海因里希沃爾夫林,曾于蘇黎世大學執教藝術史。《空間時間建筑》是一部極具影響力的關于現代建筑歷史的標準作品。《機械化支配一切》則創建了一種嶄新的史書編纂模式。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巴金-再思錄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唐代進士錄
- >
我與地壇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史學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