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了不起的建筑師
-
>
勝景幾何論稿
-
>
中國古代建筑概說
-
>
維多利亞:建筑彩繪
-
>
庭院造園藝術——浙江傳統民居
-
>
建筑園林文化趣味讀本
-
>
磧口古鎮
建筑門外談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0854243
- 條形碼:9787560854243 ; 978-7-5608-5424-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建筑門外談 本書特色
《建筑門外談》主要從建筑美學和建筑文化角度談論現代建筑思潮及其審美特征;對某些現代建筑的評論;建筑爭論;關于古建筑和古村落的保護;古建筑遺址保護等,頗多創建,對于中等以上文化水平的讀者具有啟發價值和培養審美鑒賞力的價值。作者葉廷芳主要通過《人民日報》等大報,*早呼吁提高建筑師的地位;*早強調建筑的藝術屬性;*早呼吁住宅建筑的人文訴求,*早反思中國的傳統建筑文化;較早提出重視鄉土建筑的保護等,在建筑界引起較大反響。
建筑門外談 內容簡介
《建筑門外談》主要從建筑美學和建筑文化角度談論現代建筑思潮及其審美特征;對某些現代建筑的評論;建筑爭論;關于古建筑和古村落的保護;古建筑遺址保護等,頗多創建,對于中等以上文化水平的讀者具有啟發價值和培養審美鑒賞力的價值。作者葉廷芳主要通過《人民日報》等大報,*早呼吁提高建筑師的地位;*早強調建筑的藝術屬性;*早呼吁住宅建筑的人文訴求,*早反思中國的傳統建筑文化;較早提出重視鄉土建筑的保護等,在建筑界引起較大反響。
建筑門外談 目錄
建筑的反差美
建筑的藝術屬性
建筑:現代與古典對話
請進來的得>失
哦,悉尼歌劇院
“鳥巢”——石破天驚
北京奧運的一對建筑雙星
蓋里:讓巨石飄起來
福斯特:精品迭出的建筑巨匠
智慧共享
有感于國家大劇院設計國際邀標
我心目中的國家大劇院
只有世界的,才是中國的!
不諧和中的大諧和
不比不知道
神的建筑與“人”的建筑
人在哪里
北京:*大的建筑敗筆
墻與門
關于北京建建筑與規劃的幾點建議
對話家鄉父母官
住宅建筑的人文要求
住宅建筑的審美功能
住宅建筑的百年大計
走出工匠心態
致張良皋先生
多元與對話
2 價值堅守
建筑的怪異美
中國傳統建筑的審美特性
與古都的初次親密接觸
還建筑師以崇高的地位
鄉村瑰寶
僻地藏珍
什么是“古都風貌”
談談古城保護
古城改造不要傷筋動骨
走出古城保護的誤區
維護文物的尊嚴
陳志華教授的“急轉身”
國寶衛士謝辰生
歷史文化名城話衢州
衢州孔氏家廟今夕談
建筑與文學之緣
環境藝術
廢墟也是一種美
美是不可重復的
圓明園吊古
“萬園之園”的絕響與挽歌
歷史見證,還是文化遺存?
民族苦難的大地紀念碑
不要觸動那片滄桑的廢墟
關于保護圓明園遺址備忘錄
關于反對重修圓明園的兩次政協提案
圓明園廢墟:無價的文物
銘記恥辱,還是懷念輝煌
“建設”還是破壞
國殤:紀念“萬園之園”圓明園罹難150年訪談
圓明園廢墟之美,美在悲愴
“無為”還是“有為”
致《文匯報》記者
是園養人,還是人管園
致國家文物局的信
圓明園九州清晏試開放印象
一個“廢墟派”的50年情結:讓圓明園以廢墟的姿態定格
與汪之力先生“商榷”的商榷
3 域外選萃
古城的魅力
魏瑪:歐洲文化名都
水靈的海德堡
德累斯頓:建筑與藝術共舞
美哉,莫扎特的故鄉
歐洲的教堂
歐洲的宮殿
歐洲的城堡
德國的古堡
“童話國王”的建筑狂想曲
曠古未有的“友誼紀念碑”
啊,巴洛克!
偉哉,吳哥窟!
群樓有首
給國會大廈加冕
絕妙的一景
從賀府別墅看德國人的建筑智慧
“活”的建筑文化博物館
親切的歷史證物
布菜希特鄉間別墅即景
貝多芬水泥塑像
追尋包豪斯的足跡
普魯士“陪都”的風采
這里激蕩過世紀風云
慕尼黑的英式公園
建筑門外談 作者簡介
葉廷芳,研究員、博導,1936年生于浙江省衢州市,1961年畢業于北京大學西語系德語專業,1964年進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所工作至今。 為中國作家協會、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出版著作主要有《卡夫卡全集》《外國經典名著選》《外國百篇經典散文》《德語國家散文選》《世界名家隨筆金庫》等幾十部。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煙與鏡
- >
巴金-再思錄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回憶愛瑪儂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朝聞道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