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古代語文論稿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6139578
- 條形碼:9787516139578 ; 978-7-5161-3957-8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古代語文論稿 本書特色
《古代語文論稿》收入作者聶鴻音關于古代語文學方面的論文50篇,包括《番漢對音和上古漢語》《西夏殘經注音藏文的前加字》《試析西夏語表“五色”的詞》《契丹語的名詞附加成分*-n和*-in》《漢文史籍中的西羌語和黨項語》《西夏的佛教術語》《近古漢語北方話的內部語音差異》等 。
古代語文論稿 內容簡介
《古代語文論稿》收入作者聶鴻音關于古代語文學方面的論文50篇,包括《番漢對音和上古漢語》《西夏殘經注音藏文的前加字》《試析西夏語表“五色”的詞》《契丹語的名詞附加成分*-n和*-in》《漢文史籍中的西羌語和黨項語》《西夏的佛教術語》《近古漢語北方話的內部語音差異》等
。
古代語文論稿 目錄
番漢對音簡論番漢對音和上古漢語慧琳譯音研究《切韻》重組三四等字的朝鮮讀音回鶻文《玄奘傳》中的漢字古音《金史》女真譯名的音韻學研究粟特語對音資料和唐代漢語西北方言梵文jna的對音西夏語音商榷西夏殘經注音藏文的前加字《文海》韻的內部區別論《文海》**攝及有關問題西夏語松緊元音假說評議西夏語的小舌塞音論西夏語的-j-介音西夏語中漢語借詞的時間界限西夏詞源學淺議西夏的佛教術語試析西夏語表“五色”的詞西夏語謂詞人稱后綴補議勒尼——一種未知的古代藏緬語契丹大字解讀淺議關于契丹大字的擬音問題論契丹語中漢語借詞的音系基礎契丹語的名詞附加成分*-n和*-in遼代詩文用韻考《夷堅志》契丹誦詩新證“女真”譯音考“深層對應”獻疑論“八思巴字梵語”鮮卑語言解讀述論漢文史籍中的西羌語和黨項語道光《石泉縣志》中的羌語詞道光《白山司志》中的壯語詞《河西譯語》探析敦煌p.988號藏文寫卷考補西夏文獻中的吐蕃張掖河別稱考源說“日”字——非漢民族借用漢字的早期證據近古漢語北方話的內部語音差異漢語西北方言泥來混讀的早期資料西夏黑水城出土韻書殘頁考俄藏宋刻《廣韻》殘本述略智公、忍公和等韻門法的創立黑城所出《續一切經音義》殘片考從諧音字和葉韻字論《紅樓夢》的基礎方言中國文字的文化內涵及其表現層次關于“坡芽歌書”的兩個問題音節簡省是外來新詞語規范化的首要原則從文字發展史看漢字的現狀與前途
古代語文論稿 節選
既然佛教的原始語言不是梵語,那么我們今天用經典梵語來猜測早期漢字古讀就是危險的。事實上季羨林在半個世紀前就曾指出,漢魏六朝的佛典譯音并不是來自梵語,而是來自吐火羅語和巴利語。但不知是什么原因,季先生這兩篇精彩的論文幾乎沒能在漢語音韻學界引起反響,只有俞敏先生在20世紀70年代末討論了相關的問題,不過他的意見是:“漢經除支謙譯文里偶爾流露些巴利文痕跡外,別位大致都是純用梵本的。至于有和梵文不合的,里頭有些是中亞方言。”
如果不是零星地摘引,而是親手整理過成套的佛典譯音資料,那么每個人都會有這樣一個印象,即初唐以后新出現的音譯詞一般都能和梵文形成嚴格的對應,而那以前的音譯詞則不然,在其中我們常會遇到漢語和梵文不合的地方。這些不合的地方有一些的確是可以用巴利文來解釋的,例如漢譯“般若”不合于梵文prajna(唐譯“波羅枳娘”)而合于巴利文panna,漢譯“塔”不合于梵文stupa(唐譯“搴堵波”)而合于巴利文thupa等。也有些詞用巴利文只能解釋其中的一兩個音節,例如漢譯“目犍連”,相應的梵文是maudgalyayana,巴利文是moggallana,“目”不合于梵文maud而合于巴利文mog。但“連”卻不合于巴利文lan,反而與梵文lyayan相近,依對音慣例,“目犍連”的原型似應是*moggalyana。又如漢譯“比丘”,相應的梵文是bhiksu,巴利文是bhikkhu,“丘”不合于梵文ksu(唐譯“芻”)而合于巴利文khu,但“比”卻與梵文、巴利文都不合,依對音慣例,“比丘”的原型似應是*pikhu。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二體千字文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朝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