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zhàn)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tài)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人口轉變的中國道路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0190327
- 條形碼:9787300190327 ; 978-7-300-19032-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人口轉變的中國道路 本書特色
新中國成立以后,中國人口經歷了一次有史以來*為廣泛、*為深刻的巨大變革——人口轉變。雖然世界上有許多國家已經經歷或正在經歷著相似的過程,但是由于時代的變遷和具體國情的特殊性,中國的人口轉變道路顯得與眾不同。 《人口轉變的中國道路》通過對中國人口轉變過程和中國人口政策發(fā)展過程的整理、組織與分析,系統(tǒng)、深入地研究了中國人口轉變的階段劃分、影響因素、特點和結果等內容,并在此基礎上對中國人口轉變道路的主要內容、探索過程、基本經驗和演變規(guī)律進行了概括與總結,*后從豐富和發(fā)展世界人口轉變理論的角度去認識中國人口轉變道路的特殊模式與特殊規(guī)律,創(chuàng)建了具有中國特色的人口轉變理論。
人口轉變的中國道路 內容簡介
楊凡所著的《人口轉變的中國道路》將以中國人口轉變道路的探索過程為視角,兼顧人口轉變理論現(xiàn)代化和本土化過程中的實踐經驗總結與規(guī)律理論創(chuàng)新這兩方面的內容,以期形成自己的一種風格。本書的總體寫作風格是夾敘夾議、論從史出、以史帶論、史論結合。將對歷史的敘述和梳理作為形成判斷與理論的基礎和鋪墊,從具體到抽象,在展示歷史事實的實際過程中形成自己的觀點。但也不是如同撰寫編年史那樣去一五一十地還原歷史,而是緊密圍繞論點有態(tài)度、有目的地整理、挑選和展現(xiàn)歷史資料,并在敘述的基礎上進行細致深入的分析,做出有深度、有新意的議論,追求理論的創(chuàng)新。
人口轉變的中國道路 目錄
**節(jié) 研究人口轉變中國道路的意義
第二節(jié) 本書的基本性格和結構安排
第二章 人口轉變理論的發(fā)展
**節(jié) 人口轉變理論研究的發(fā)展
第二節(jié) 中國人口轉變研究的發(fā)展
第三章 人口轉變在世界范圍內的演進
**節(jié) 人類發(fā)展歷程的新紀元
第二節(jié) 傳統(tǒng)發(fā)達國家的人口轉變
第三節(jié) 新興發(fā)達國家(地區(qū))的人口轉變
第四節(jié) 發(fā)展中國家的人口轉變
第五節(jié) 人口轉變在全球的演進規(guī)律
第四章 從危機中的自覺到道路的明確
**節(jié) **次人口危機與中國人口轉變進程的啟動
第二節(jié) 第二次人口危機與中國人口轉變道路的孕育
第三節(jié) 第三次人口危機與中國人口轉變道路方向的形成
第四節(jié) 第四次人口危機與走自己的人口轉變道路
第五節(jié) 小結
第五章 從單邊突進到多管齊下
**節(jié) 實現(xiàn)現(xiàn)代化的熱切期望與人口轉變的單邊突進
第二節(jié) 人口轉變在曲折中艱進與第二次歷史性飛躍的醞釀
第三節(jié) 綜合治理人口問題,在社會經濟的發(fā)展中促進人口轉變
第四節(jié) 人口轉變道路的初步成功
第五節(jié) 小結
第六章 從單一控制人口增長到統(tǒng)籌解決人口問題
**節(jié) 中國人口轉變道路的成功
第二節(jié) 人口轉變帶來的人口問題日趨多元化和復雜化
第三節(jié) 統(tǒng)籌解決人口問題,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fā)展
第四節(jié) 小結
第七章 人口轉變的中國道路
**節(jié) 人口轉變中國道路的主要內容
第二節(jié) 人口轉變中國道路的基本歷程
第三節(jié) 人口轉變中國道路的基本經驗
第四節(jié) 人口轉變中國道路的發(fā)展規(guī)律
第五節(jié) 對人口轉變中國道路的總結
第六節(jié) 人口轉變中國道路的意義
參考文獻
后記
人口轉變的中國道路 作者簡介
楊凡女,浙江蘭溪人,1984年8月生,2012年7月畢業(yè)于中國人民大學人口、資源與環(huán)境經濟學專業(yè),獲得經濟學博士學位,F(xiàn)為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中國人民大學人口與發(fā)展研究中心教師。主要研究方向為人口經濟學、人口政策、性別結構失衡等。曾主持包括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在內的各級項目10余項,在《人口研究》、《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等學術期刊發(fā)表論文20余篇。曾獲得教育部“博士研究生學術新人獎”、“第五屆中國人口科學優(yōu)秀成果獎”等多項省部級科研獎項,以及中國人民大學優(yōu)秀博士學位論文獎、吳玉章獎學金、“學術新星”和“學術之星”等多項學術獎勵與榮譽稱號。
- >
我與地壇
- >
史學評論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名家?guī)阕x魯迅:朝花夕拾
- >
自卑與超越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巴金-再思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