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聽孩子的話
-
>
兒童教育心理學
-
>
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
-
>
學習沒有那么難(全3冊)
-
>
(文學)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
-
>
紀實文學:那些家長
-
>
特別狠心特別愛.猶太媽媽德財商教育
新父母學校-劉良華家庭教育講演錄-[第二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3166688
- 條形碼:9787303166688 ; 978-7-303-16668-8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新父母學校-劉良華家庭教育講演錄-[第二版] 本書特色
《新父母學校》在大量有關家庭教育的調查研究中發現:
**,“影響學生成績的主要因素不是學校而是家庭”。如果孩子在家庭生活中沒有養成“三好孩子”(身體好、性格好、習慣好),那么,這個孩子就很可能成為學校的“差生”
。如果孩子在家庭里養成了壞身體、壞性格和壞習慣,那么,無論學校的教師和校長多么能干,他們很難改變孩子。
第二,父母的生活習慣以及父母的陪伴影響孩子的學習成績。
第三,孩子的成長有三個關鍵年齡段,當孩子處于3歲前后、9歲前后和13歲前后這三個關鍵年齡段時,父母需要為孩子提供相應的幫助和教育;幫助孩子建立三個生活習慣和三個學習習慣。
本書提醒家長,家庭教育比學校教育更重要。家庭教育是“培根教育”:知識學習的成績是樹枝和樹葉,身體和性格是樹根。不要以為自己的事業才是大事,孩子的教育失敗,全家陷入災難。
新父母學校-劉良華家庭教育講演錄-[第二版] 內容簡介
陪伴孩子,沒有人能代替父母。
道法自然。自然的教育,就是好的教育。
影響學生成績的主要原因不是學校,而是家庭。
孩子的成長有三個關鍵期,讓孩子在關鍵年齡做關鍵事情。
新父母學校-劉良華家庭教育講演錄-[第二版] 目錄
一、關于家庭教育的幾個調查報告
1.科爾曼報告:影響孩子成績的主要因素不是學校,而是家庭
2.三浦展報告:父母的生活習慣影響孩子的學習成績
3.我們的調查研究:影響孩子學習成績的10個因素
二、其他國家的孩子與我們的孩子
1.英國和美國:用橄欖球培養精英
2.日本的意志力教育:武士道精神
3.中國式教育:少思考、少運動和少交往
三、中國家庭教育的危險與危機
1.把孩子交給祖父母或保姆的后果
2.以愛的名義破壞孩子的成長
3.農村家庭教育的崩潰
第2章 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分工
一、“性格一身體本位”:文明其性格,野蠻其身體
1.野蠻其身體:讓孩子有足夠的運動量和勞動量
2.文明其性格:既能競爭又能合作
3.意志**:培育孩子的強力意志
二、培養孩子三個重要習慣
1.生活習慣:吃飯習慣、排便習慣和睡覺習慣
2.動的習慣:運動和勞動
3.靜的習慣:閱讀與思考
三、幫助孩子建立三個成長優勢
1.學習傾向:喜歡某個學科
2.藝術特長:愛好某種藝術技能
3.運動技能:至少擅長一項競技類運動
第3章 為關鍵年齡的孩子提供關鍵的教育
第4章 尋找孩子的優點
第5章 讓孩子學會自學
第6章 道法自然:與家長對話
新父母學校-劉良華家庭教育講演錄-[第二版] 作者簡介
劉良華,華東師范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教育哲學”、“課程與教學改革”和“家庭教育學”。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唐代進士錄
- >
隨園食單
- >
朝聞道
- >
巴金-再思錄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推拿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