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人民日報評論年編.2013-(共三冊.含光盤)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1523266
- 條形碼:9787511523266 ; 978-7-5115-2326-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人民日報評論年編.2013-(共三冊.含光盤) 本書特色
《人民日報評論年編(附光盤2013共3冊)/人民日報傳媒書系》編著者人民日報社評論部。 本書匯集了人民日報重要評論專欄“人民論壇”、“人民時評”“人民觀點”2013年度全部文章,并附有電子版。文章針對社會現象和熱點事件,不避尖銳、及時發言,通過獨特定位所具有的權威性影響各級領導和決策者,促進政府和民眾的意見溝通,增強黨和政府的公信力,廣受讀者好評。
人民日報評論年編.2013-(共三冊.含光盤) 內容簡介
《人民日報傳媒書系·人民日報評論年編·2013:人民論壇(套裝共3冊)》匯集了人民日報重要評論專欄“人民論壇”、“人民時評”“人民觀點”2013年度全部文章,并附有電子版。文章針對社會現象和熱點事件,不避尖銳、及時發言,通過獨特定位所具有的專業性影響各級領導和決策者,促進政府和民眾的意見溝通,增強黨和政府的公信力,廣受讀者好評。
人民日報評論年編.2013-(共三冊.含光盤) 目錄
人民日報評論年編.2013-(共三冊.含光盤) 節選
勞教消亡見證法治文明共識 傅達林 廢除勞教見證制度文明進步的力量,折射上下互動共同推動法治中國的共識 在2013年即將落幕之時,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了關于廢止有關勞動教養法律規定的決定。這一存續半個多世紀的制度從今走向終點。這是我國法治建設不斷推進中的又一重要舉措。 制度的變遷總是與社會的發展相適應,也顯示出與時代的“對位關系”。勞教制度的雛形,是1955年針對不夠判刑的“反革命分子”等進行的特殊“管理方式”。1957年《國務院關于勞動教養問題的決定》被批準,宣告這一制度的誕生;1979年11月公布的《國務院關于勞動教養的補充規定》,意味其作為一種維護社會治安的措施被啟用;1982年國務院轉發公安部《勞動教養試行辦法》,開啟勞教制度普遍化適用階段。可以說,在50多年的時間跨度內,從誕生、運行及至*后的廢止,這一制度都有著它的現實背景和歷史意義。 粗略回顧這段歷程,不難發現,勞教一直都在尋求自身的合理性,以不斷適應社會發展對制度的需求。在功能目的上,從當初的“政治控制”到后來的“治安控制”,再到近年來用于維穩需要,其在實現違法和輕罪行為的矯正上發揮了一定作用,也有利于維護特定時期的治安秩序。但是,舊制度在尋求合理性的過程中,總會遭遇到一個自身難以突破的極限。當2002年勞動教養適用對象擴大為“十種人”之時,中國的民主法治進程也是輕舟已過萬重山,法治意識的增強和權利意識的覺醒,使得實踐中大量適用的勞教制度受到挑戰。尤其是隨著尊重和保障人權人憲,勞教制度日漸顯現出缺陷。 勞教制度*終走向消亡,是社會進步的結果,提供給我們一個普遍性的啟示則是:與人一樣,國家法治的肌體,也需要經常洗洗澡、治治病。如果說當年“收容遣送辦法”因孫志剛事件而廢止、舊拆遷條例因各種強拆事件而終結,那么此次通過法定途徑廢止勞教制度,則更接近于主動的清理,意味著公民自由權利再一次得到伸張,憲法的權威和尊嚴再一次得到維護。 法治首先乃良法之治。一國的法律體系中,憲法是*高法、根本法。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保證憲法實施,就是保證人民根本利益的實現。”憲法的有效實施,要求其他法律法規與憲法相違背時,能夠得到快速而果斷的制止和追究。對此,我國憲法將“監督憲法的實施”職權賦予了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使其有權撤銷同憲法和法律相抵觸的行政法規。從這個角度看,此次全國人大常委會依職權廢止勞教制度,正可感受到憲法實施的脈動。 在法治的長征中,當我們若干年后回望勞教制度的廢止時,或許能夠清晰感受到這一時刻的歷史性意義。廢除勞教清除的不僅僅是違憲的舊規范,清潔的也不僅僅是法律制度的肌體健康;在更大的意義上,它見證了制度文明進步的力量,折射出上下互動共同推動法治中國的共識。 (2013年12月30日) ……
- >
巴金-再思錄
- >
回憶愛瑪儂
- >
我與地壇
- >
自卑與超越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莉莉和章魚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