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網絡政治-當代中國社會與傳媒的行動選擇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5010489
- 條形碼:9787515010489 ; 978-7-5150-1048-9
- 裝幀:一般銅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網絡政治-當代中國社會與傳媒的行動選擇 本書特色
“政治前沿新知識文庫”以“資政”為視角,聚焦于“國家治理”中公共政策與公共管理、社會建設與社會發展、政府與政黨權威、文化、政治與網絡、國際問題與國際戰略等方面的重大問題,將各學科研究的前沿知識與“國家治理”實踐中的重要政治、政策問題結合起來,以中高級黨政領導干部和公務員為讀者對象,致力于更新其執政理念,提升其執政能力,努力打造一項影響深遠的出版工程。
網絡政治-當代中國社會與傳媒的行動選擇 內容簡介
“政治前沿新知識文庫”以“資政”為視角,聚焦于“國家治理”中公共政策與公共管理、社會建設與社會發展、政府與政黨權威、文化、政治與網絡、國際問題與國際戰略等方面的重大問題,將各學科研究的前沿知識與“國家治理”實踐中的重要政治、政策問題結合起來,以中高級黨政領導干部和公務員為讀者對象,致力于更新其執政理念,提升其執政能力,努力打造一項影響深遠的出版工程。
網絡政治-當代中國社會與傳媒的行動選擇 目錄
一對復雜結構概念
從公共空間到公共領域
私人家園的安全感與庇護
從敞視、單視到全視
窗口:獲取光,還是讓注視穿透?
隱私的概念
“老大哥”和“小弟弟”
生活在暗影中
網絡開展政治慎議的障礙因素
互聯網上的排他性交往
匿名與拍磚
責任感難以建立
線上并不比線下更平等
男性主導的文化
話語方式的缺陷
在網絡時代重思新聞教育
為什么要改變新聞教育
改變新聞教育是否可能
率先改革者的垂范
新聞教育的目的
新媒體中的公共領域是否可能?
公共領域與非地域化時代
會場的衰落
從原子公共領域到比特公共領域
在互聯網上營造公共領域
營造社區歸屬感
靈活決定匿名政策
保持平等
鼓勵慎議
培育良好的公共話語
網絡論壇的源與流
網絡論壇的前身
bbs:中國互聯網文化的活躍中心
拍磚、灌水與圍觀
論壇、博客和微博
網絡論壇的未來
網絡叢林時代的信任危機
中國互聯網的“叢林時代”
網絡:無限放大的小城鎮
到哪里去尋找真相與客觀性?
通往真相之路的兩大障礙
社會互不信任的危機
中國政府對互聯網的管制
在基礎設施、服務與內容層面對互聯網的
全面管制
以“重新集中化”應對“去中心化”
對網絡言論表達的限制,應明顯低于
對傳統媒體的限制
問題不在于是否應該規范互聯網,
而在于怎樣規范
有關人肉搜索的幾個認識誤區
人肉搜索是一種侵犯個人隱私、
危害社會的技術工具?
人肉搜索是一種獨特的中國現象?
人肉搜索可以通過修改治安法和刑法、
甚至立法來規范?
過度敵視人肉搜索,較少警惕言論自由
信息、主權與世界的新主人
所有人都擁有撰寫新的歷史的權利
政治時代的結束,經濟時代的開始
如何構建中國在互聯網上的對外軟實力
軟實力與國際話語權
互聯網的技術特性:開放與互聯
構建中國在互聯網上的國際話語權
建設若干權威的互聯網對外話語平臺
中國的互聯網與社會動員
緒論
互聯網興起之前的社會動員
個人抗爭
集體抗爭
結語
網絡政治-當代中國社會與傳媒的行動選擇 作者簡介
胡泳: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政治學博士。中國傳播學會常務理事,中國網絡傳播學會常務理事,中國信息經濟學會常務理事。“信息社會50人論壇”成員。中國信息經濟學會信息社會研究所學術委員會主席。世界經濟論壇社交媒體全球議程理事會理事。國內最早從事互聯網和新媒體研究的人士之一,有多種著作及譯作。
- >
回憶愛瑪儂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莉莉和章魚
- >
姑媽的寶刀
- >
推拿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