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全宋筆記-第六編-一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4776885
- 條形碼:9787534776885 ; 978-7-5347-7688-5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全宋筆記-第六編-一 本書特色
宋人筆記是宋代文獻的重要組成部分,數量龐大,《全宋筆記》是中國宋代文史學界繼《全宋詩》和《全宋文》后第三部大型總集,是一部系統整理過的收羅齊全的宋人筆記總匯。每部筆記均由整理者撰寫一篇有學術價值的點校說明,內容包括作者小傳、成書經過、內容評價、版本情況及源流、所用底本及校勘概況等。全書采用繁體字豎排、新式標點,是極有價值的史料,全新精包裝,更是饋贈收藏的佳品,彌足珍貴。全書約分十編。 本書是《全宋筆記(第6編1)》,由朱易安、傅璇琮、周常林、戴建國主編。
全宋筆記-第六編-一 內容簡介
《全宋筆記(第6編·1)(繁體豎排版)》是一部系統整理過的收羅齊全的宋人筆記總匯。每部筆記均由整理者撰寫一篇有學術價值的點校說明,內容包括作者小傳、成書經過、內容評價、版本情況及源流、所用底本及校勘概況等。《全宋筆記(第6編·1)(繁體豎排版)》采用繁體字豎排、新式標點,是極有價值的史料,全新精包裝,更是饋贈收藏的佳品,彌足珍貴。
全宋筆記-第六編-一 目錄
揮塵后錄
揮塵第三錄
全宋筆記-第六編-一 節選
“東坡先生為兵部尚書時,為說之言,黃州時陳健相戲曰:“公只不能作佛經。”曰:“何以知我不能?”曰:“佛經是三昧流出,公未免思慮出耳。”曰:“君知予不出思慮者,胡不以一物試之。”陳不肯,曰:“公何物不曾作題目,今何可相煩者。”復強之,乃指其首魚枕冠曰:“頌之。”曰:“假君子手為予書焉可也。”陳于是筆不及并墨簫,且笑曰:“便作佛經語耶!”說之請公書是頌曰:“不揆輒欲著其作頌始初本末如此,以視后之學者。而留落頹墮,負其初志三十有三年矣。今年以其頌歸謝甥伋,伋聞而有請,所不得辭,遂亟識之。”并以當時所書李潭《馬贊》歸伋。宣和七年乙巳二月十六日丁巳,朝請大夫致仕晁說之題。”右晁四丈以道跋東坡書,著之于編,欲使后人知作文之所因。真跡今藏謝景思家。
李撰字子約,毗陵人。曾文肅在真定,李為教授,家素窮約。夫人嘗招其母、妻燕集,時有武官提刑宋者,妻亦預席。宋妻盛飾而至,珠翠耀目,李之姑婦所服浣衣不潔清。各攜其子俱來:宋之子眉目如畫,衣裝華煥;李之子意甚,然悉皆弦誦如流。左右共哂之,夫人笑曰:“教授今雖貧,諸郎俱令器,它時未易量。提刑之子雖楚楚其服,但趨走之才耳。”子約五子,四登科,三人至侍從,二人為郎,彌綸、彌大、彌性、彌遜、彌正也。宋之子浚,止于閥門祗候,果如夫人之言。老云。
……
- >
莉莉和章魚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朝聞道
- >
我與地壇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