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海花園動植物指南
-
>
世界鳥類百科圖鑒:亞洲鳥類/歐洲鳥類/非洲鳥類/澳洲鳥類(全五冊)
-
>
科壇趣話:科學、科學家與科學家精神
-
>
愛因斯坦在路上:科學偶像的旅行日記
-
>
不可思議的科學史
-
>
動物生活史
-
>
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全新修訂版)
護航科技創新—高等學校科研經費使用與管理務實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4663375
- 條形碼:9787504663375 ; 978-7-5046-6337-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護航科技創新—高等學校科研經費使用與管理務實 本書特色
周勇編著的《護航科技創新--高等學校科研經費使用與管理務實》以高效財務管理與會計核算制度為基礎,以適應高效科研經費的使用與管理要求為目標,從課題組經費使用者與學校管理者的角度論述高效科研經費使用與管理的具體規則、關注點和事務處理要領。《護航科技創新--高等學校科研經費使用與管理務實》分別從課題申報環節的經費預算編制,研究過程中經費的合理使用與規范化管理,課題經費的使用監督、決算審計與驗收管理等方面論述了科研經費相關業務處理的一居、原則、方法和具體措施。
護航科技創新—高等學校科研經費使用與管理務實 內容簡介
《中國科協三峽科技出版資助計劃·護航科技創新:高等學校科研經費使用與管理務實》以高校財務管理與會計核算制度為基礎,以適應高校科研經費的使用與管理要求為目標,站在課題經費使用者與管理者的視角,分別從課題經費的財務管理、預算編制、正確開支與核算管理、監督管理、決算驗收管理等方面全面論述了高校科研經費使用與管理業務的相關依據、規則、方法和具體要領。進一步結合高校創新能力提升計劃的實施及其對高校科研管理提出的新要求,借鑒國外科技創新組織管理的先進經驗,探析了新時期高校科研組織與管理的改革思路。
護航科技創新—高等學校科研經費使用與管理務實 目錄
1.1 高校科研的地位和作用
1.2 高校科研經費的財務管理特點
1.3 高校科研經費使用與管理的難點重點分析
1.4 高校科研經費財務管理的制度設計
1.5 本章小結
第2章 高校科研經費的預算編制
2.1 課題經費預算管理的內涵與基本規則
2.2 各類課題經費的預算支出規范
2.3 適應預決算管理要求的高校科研經費預算編制
2.4 課題經費預算的評估評審及其影響
2.5 本章小結
第3章 高校科研經費的核算管理
3.1 科研經費開支與管理的依據和基本規則
3.2 高校科研經費的核算管理
3.3 課題經費的收支核算與成本管理
3.4 科研經費收支核算的內部控制與信息化管理
3.5 本章小結
第4章 高校科研經費的監督與驗收管理
4.1 國內外科研經費的監督管理
4.2 高校科研經費的監督管理與服務
4.3 高校科研經費的財務決算與驗收管理
4.4 高校科研經費的績效管理探析
4.5 本章小結
第5章 協同創新與高校科研管理改革探析
5.1 創新型國家建設與大學使命
5.2 高等學校的協同創新
5.3 國外科技創新及其對我國大學創新的啟示
5.4 適應協同創新的高校科研管理改革探析
5.5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附錄:高校科研經費管理常用規章制度
附錄1 民口科技重大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
附錄2 民口科技重大專項項目(課題)財務驗收辦法
附錄3 財政部科技部關于調整國家科技計劃和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經費管理辦法若干規定的通知
附錄4 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專項經費管理辦法
附錄5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專項經費管理辦法
附錄6 國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專項資金管理辦法(試行)
附錄7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資助經費管理辦法
附錄8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經費管理辦法
附錄9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
附錄10 教育部財政部關于加強中央部門所屬高校科研經費管理的意見
索引
護航科技創新—高等學校科研經費使用與管理務實 節選
第1章 高校科研經費的財務管理 高等學校(以下簡稱高校)科學研究(以下簡稱科研)對于國家科技發展和高等教育的自身發展具有重要的支撐作用。由于單位性質和會計核算制度的差異,在我國現行的科研經費管理模式下,高校科研經費財務管理具有區別于科研院所和工業企業研發機構的顯著特點。本章在分析高校科研經費財務管理特點的基礎上,剖析了高校科研經費使用與管理的難點和重點,并由此闡述高校科研經費內部管理制度設計的關鍵要素。 1.1高校科研的地位和作用 科學技術是**生產力,這是我們耳熟能詳的領袖定論和社會共識。尤其在當今世界多級化、經濟全球化的國際關系與國家社會經濟發展所面臨的形勢下,科學技術已經成為推動社會經濟發展、增強國家競爭力的決定性因素。世界主要國家都把科技創新作為提高國家競爭力的戰略重點,競相加大科技投入并優化投入結構,大力促進本國的科技進步和科技創新,努力通過提高科技自主創新能力來增強國家競爭力。 我國這些年來在促進科技發展、提高科技創新能力方面跟上了時代發展的步伐。從科學技術是**生產力成為指導方針,到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從迎接知識經濟時代,到全面建設國家創新體系;從以科學技術引領經濟社會發展,到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成為國家發展戰略的核心[1],隨著《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綱要(2006-2020年)》的實施,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重大戰略決策落實為分步實施的戰略部署,國家對于科技發展的投入力度不斷加強,取得科技成果并以此推動社會經濟發展的成效日益顯著。根據財政部的統計,“十一五”期間國家財政科技投入大幅增長,其投入總量是“十五”時期總量的近3倍。從財政資金對科技發展的投入力度來看,彰顯了努力促進科技進步、全面提升國家創新能力發展戰略明確的國家意志。 在我國科技體系中,高校作為國家基礎研究的主力軍、應用研究的主要方面軍和科技成果轉化的生力軍,承擔著大量的國家重大科研任務,在國家創新體系中肩負著科技創新的重大使命。從大學的使命來說,高校至少應當履行高級專門人才培養、科學技術研究和對社會服務三項基本的社會責任。在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進程巾,高校作為國立科研機構理應發揮專業機構的重要作川,著力發揮知識創新、促進企業技術創新和區域創新的人才和學科優勢,支撐創新型國家建設。高等教育更為直接地承擔著為國家建設培養各種t業人才的重任,理應通過教育教學改革及其與科學研究事業的緊密結合來強化創新型人才的培養,為國家建設和國家創新體系不斷輸送建設人才和創新力量。同時,需要加強學校科研與社會經濟建設重大需求的緊密結合,通過積極參與國家重大科技任務、加強科技成果轉化和有效應用、為社會提供技術開發和技術服務等途徑促進企業的技術創新,促進傘禮會的協同創新和科技進步。 從組織結構來講,大學是知識與科技力量高度密集、創新思維極為活躍的機構組織。尤其在研究型大學里,多個門類的學科人才匯聚,科學技術研發手段先進,不斷有大批具有創新能力的年輕知識分子充實到大學科研隊伍當中,從而形成大學所獨有的強大科研優勢。正如前任科技部徐冠華部長曾經講過的,“高等學校是科學技術知識生產的主體之一,高校具有能激發創新思維的獨特人文環境,大跨度的學科間交叉、滲透以及數量巨大、源源不斷脫穎而出的創新人才,使其在探索性較強的基礎科學和前沿高技術研究方面往往具有獨特的優勢”。 高校開展科研工作,不僅是完成國家科技發展戰略使命的任務要求,也是實現為國家培養高層次專門人才、為社會不斷輸送具備創新能力新生力量的必要保證。現代創新人才的培養,需要以系統的專業理論知識學習為基礎,構筑其全面扎實的理論知識體系。同時,更需要通過實踐創新環節的訓練和啟迪,培養創新的意識、創新的方法和技術途徑,逐步形成其善于創新的能力。這種實踐創新能力的培養自然需要科研訓練的環境和條件支持。高校教師所承擔的科研課題就是高層次創新人才培養*為有效的培養環境和條件支撐。高校科研任務的開展,需要作為高層次人才培養對象的研究生承擔大量的基礎性研究工作,在研究資料的收集與整理、研究方案的驗證與試驗、模型建立與仿真分析、實驗數據采集與分析等方面開展實際研究工作,承擔具體科研任務并協助教師完成課題研究任務。在這個過程中,研究生親身經歷科研過程的實際訓練,其科研的基本技能、學術思想與創新意識等得以培養,科學素質得以初步形成。大學里這種科研任務與高層次專門人才培養完美結合的形式,是大學職能所決定的。這一方面表明高校承擔科研任務可以取得一舉多得的功效,另一方面也證明了高校人才培養離不開科研任務與科研經費的條件支撐。 ……
- >
煙與鏡
- >
我與地壇
- >
自卑與超越
- >
姑媽的寶刀
- >
巴金-再思錄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