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大朝春秋-蒙元考古與藝術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3405355
- 條形碼:9787513405355 ; 978-7-5134-0535-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大朝春秋-蒙元考古與藝術 本書特色
《大朝春秋:蒙元考古與藝術》集結了作者近年蒙元考古與藝術方面的14篇論文。首先從蒙古民族的起源開始討論,按照時代逐一介紹近年蒙元考古與藝術史研究的新成就,如成吉思汗*大的行宮——曲雕阿蘭遺址的發現與發掘、哈剌和林城考古、元大都考古、南宋六陵考古調查等。除考古材料之外,作者林梅村還利用元代繪畫討論古代建筑和中西文化交流史。元青花集世界陶瓷工藝之大成,開創了中國工藝美術的新時代。《大朝春秋:蒙元考古與藝術》有兩篇文章討論元青花的源流以及如伺行銷世界各地。
大朝春秋-蒙元考古與藝術 內容簡介
《大朝春秋:蒙元考古與藝術》由從額爾古納河到三河之源;成吉思汗史跡調查;和林訪古;金中都的廣寒殿;蒙元廷石雕藝術源流考;馬可波羅在北京;威尼斯“馬可波羅罐”調查記;宋六陵訪古;故國不堪回首;元朝重臣張珪與保定出土元代宮廷酒器等十四部分構成。
大朝春秋-蒙元考古與藝術 目錄
**節 額爾古納河古民族之變遷
第二節 蒙古史前遺跡
第三節 10世紀初歐亞草原的民族遷徙
第四節 蒙古皇族墓之發現
二 成吉思汗史跡調查
**節 鄂嫩河流域蒙古祖先石城
第二節 黑林行宮與完顏襄紀功碑
第三節 成吉思汗的曲雕阿蘭行宮
第四節 成吉思汗的哈老徒行宮
第五節 蒙元帝陵——起輦谷
三 和林訪古
**節 和林城的發現
第二節 成吉思汗的龍庭行宮
第三節 窩闊臺的萬安宮
第四節 蒙哥汗的大閣寺
第五節 元大都宮城布局之淵源
四 金中都的廣寒殿
**節 《廣寒宮圖》所見艮岳石及石雕藝術
第二節 《廣寒宮圖》之宮闕
第三節 《廣寒宮圖》之宮殿布局
第四節 《廣寒宮圖》之作者
五 蒙元宮廷石雕藝術源流考
**節 蒙元帝國的也可兀蘭
第二節 福壽興元觀石雕構件與元大都石翁仲
第三節 斷虹橋所見元代宮廷石雕藝術
第四節 永樂宮廷藝術所見蒙元文化因素
六 馬可波羅在北京
**節 初至京城
第二節 會同館的位置
第三節 會同館逸聞佚事
第四節 會同館附近元代店鋪
第五節 會同館的建筑形式
七 威尼斯“馬可波羅罐”調查記
**節 貝利尼油畫所見波羅家族墓地
第二節 南海1號出水南宋德化窯四系罐
第三節 “馬可波羅罐”的年代問題
八 宋六陵訪古
**節 說不盡的宋六陵
第二節 楊髡發陵
第三節 流落京城的理宗頭骨
第四節 理宗頭骨歸葬宋六陵
九 故國不堪回首
**節 孤山四圣觀
第二節 楊髡五寺
第三節 杭州鎮南塔
第四節 飛來峰楊璉真伽造像龕
十 元朝重臣張玨與保定出土元代宮廷酒器
**節 京城蒙古色目貴族收藏宮廷瓷酒器之風的興起
第二節 保定元代窖藏瓷器與元代宮廷藝術
第三節 張硅與保定出土元代宮廷酒器
十一 元人畫跡中的歐洲傳教士
**節 1314年教皇使者來華始末
第二節 元大都皇宮門前的天主教堂
第三節 任仁發筆下的歐洲傳教士
十二 元大都的凱旋門
**節 宋徽宗題簽之謎
第二節 元人《宦跡圖》之主人公
第三節 元人《宦跡圖》之作者
第四節 元大內前朝三門
十三 元大都宣徽院衙署考
**節 元代御河之走向
第二節 宣徽院衙署之分布
第三節 元代金水河之走向
第三節 金水河畔的元朝皇帝酒坊
十四 *后的輝煌——落馬橋型元青花
**節 落馬橋型元青花之發現
第二節 沈萬三所開九江寶市與落馬橋型元青花
第三節 太倉婁江港與元末海外貿易
第四節 西沙群島元代沉船所見落馬橋型元青花
大朝春秋-蒙元考古與藝術 作者簡介
林梅村,1956年4月生,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自1 982年起,每年都到新疆、青海、內蒙古、甘肅絲綢之路沿線進行考察,多次深入塔克拉瑪干沙漠尋訪古城;同時,多次赴日本、瑞典、英國、美國調查流散海外的新疆文物和中亞死語言寫卷。主要著作有:《樓蘭尼雅出土文書》、《沙海古卷——中國所出怯盧文書初集》、《西域文明——考古、語言、民族和宗教新論》、《漢唐西域與中國文明》《古道西風——考古新發現所見中外文化交流》等。
- >
唐代進士錄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我與地壇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莉莉和章魚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