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了不起的建筑師
-
>
勝景幾何論稿
-
>
中國古代建筑概說
-
>
維多利亞:建筑彩繪
-
>
庭院造園藝術——浙江傳統民居
-
>
建筑園林文化趣味讀本
-
>
磧口古鎮
園林水景設計的傳承理念 版權信息
- ISBN:7503836601
- 條形碼:9787503836602 ; 978-7-5038-3660-2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340
- 所屬分類:>>
園林水景設計的傳承理念 內容簡介
作者將園林水景設計比作一棵樹:她的根是中國傳統文化和古代園林理水藝術特色;她的源泉是多姿多彩的大自然水態;她的干就是表現各異、姿態萬千的水景,如噴涌、垂落、流變和靜態的水景;她的葉就是以水為中心元素的其他園林景觀,如亭榭、船橋、動植物、駁岸和其他共同構筑園林形象的景觀;以獨具的特色的一古一今兩個水景園實例作為我國園林水景藝術之花奉獻給讀者;*后以一些創新設計實踐提出了傳統的繼承和保持我國園林藝術特色的思考和啟示。
園林水景設計的傳承理念園林水景設計的傳承理念 前言
代序 近20年來,水體景觀在城市各種環境、園林及風景區中普遍地發展起來,在人流集中或以此吸引人群的景點,“噴泉”設施幾乎無處不有。而*新的高精尖技術的涉入,已使水體景觀成為城市環境中*活躍、*漂亮而閃爍著生態光芒的一種園林要素。 筆者受到傳統園林理水藝術及現代理水技術和藝術的強烈感染,將自己的研究興趣放在這些活躍而美麗的水態上,深感理水技術與藝術的發展如此之快:那五光十色、音樂烘托而跳動著的各式各樣的水體景觀藝術形式,確有令人眼花繚亂、應接不暇之感。在欣賞和學習研究之余,總感到有不少的理水形式雖是以新取勝,但似乎少了點民族的韻味,從而激發了我的思索:在中國傳統園林發展的歷史長河中,有沒有理水的范例?什么才是中國自己的園林理水藝術的特色?他的創作來源是什么?又有哪些是可以傳承于今天的? 以往,在我學習、研究和具體的園林藝術創作中,認識到園林藝術的創作源泉:一是來自今天人們生活的需要、審美情趣與習俗風尚等;二是對國外園林實踐經驗的參考與借鑒;三是來自中國優秀傳統中可持續發展的部分;四是來自大自然的啟迪。 前二者在現實的理水藝術中已多運用;而后二者雖有不少優秀范例,但不夠普及。故本書擬著重于傳統和自然兩方面,來探求創作中華民族園林理水藝術的根,并從五個方面加以論述,作為五年前拙著《園林理水藝術》一書的補充。 我把這五個方面比作一株完整的樹。首先,樹必須有根。中國的藝術創作,要體現中華民族的特色,如果一味在引進的外國藝術中尋尋覓覓、修修改改,就會缺少民族的性格與特色,何能立于世界文化藝術之林?所以,我們要去尋找中國園林理水的根。 這種民族藝術的特色又源于何處?理水是中國園林藝術創作中的主要因素,它和中國園林的創作一樣,主要源于大自然——它是中國園林藝術創作的基本體系,需要我們去學習和研究:大自然的水是怎樣溶入人工園林之中的?這就是求源。 中國園林理水藝術的萌芽,如果說是從秦漢時的一池三山、銅龍吐水開始的話,至今已有近3000年的歷史。但自清代以后發展稍快,尤其是從20世紀80年代至今的近二三十年中已逐步走向欣欣向榮的局面,就像一株大樹的枝干那樣,展示出豐富而有序、壯實而多彩的風姿。 在這株樹的枝干上,更飄逸著各種大大小小、晶瑩發光的“樹葉”——那就是形形色色的理水飾物、小品建筑以及水生的動植物……這些閃爍著光彩的陪襯小品,把園林理水藝術展現得更為細膩、精彩。 兩個集中體現園林理水藝術的典型實例,一個是被譽為萬園之園的古代水景園——北京圓明園;另一個是*具現代化風格、又與人們生活融合在一起的居住區的水景園——香港聽濤雅苑。一古一今、一北一南,前者為集中的大型園林,后者為融入日常生活環境的園林。這兩個反差很大的實例,反映出古今園林理水藝術發展的不同過程與風格,但都是在中華大地上于不同時期開出來的兩朵燦爛奪目的園林理水藝術之花。 *后,僅就園林理水的民族性傳承問題,以幾個具體的實例,作一點粗略的提示,作為本書的結束,就正于讀者、專家和師友們。 2003年1 0月
園林水景設計的傳承理念 目錄
代序:為有源頭活水來
**章 中國古代園林理水的文化傳統——根
1 形聲兼備以靜為主的觀賞性
2 神仙意識,民族情愫的象征性
3 儒、道、釋寓意深厚的哲理性
4 高雅脫俗,詩情畫意的文化性
5 賞用結合,多種功能的綜合性
第二章 自然界的水景形態——源
……
第三章 園林水態的類別——干
……
第四章 園林水景的陪襯物——葉
……
第五章 水景園實例——花
……
尾聲
……
參考文獻
后記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經典常談
- >
唐代進士錄
- >
煙與鏡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山海經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朝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