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海花園動植物指南
-
>
世界鳥類百科圖鑒:亞洲鳥類/歐洲鳥類/非洲鳥類/澳洲鳥類(全五冊)
-
>
科壇趣話:科學、科學家與科學家精神
-
>
愛因斯坦在路上:科學偶像的旅行日記
-
>
不可思議的科學史
-
>
動物生活史
-
>
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全新修訂版)
村童野徑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1235775
- 條形碼:9787301235775 ; 978-7-301-23577-5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村童野徑 本書特色
隨著現代城市生活的蓬勃發展,優美又充滿野趣的自然環境,也如流水般漸漸逝去……衣著亮麗卻身體臃腫的現代兒童,他們吹慣了冷氣的皮膚,不曾享受過山風的溫柔與清涼;總充斥著噪音的耳朵,沒有聽過畫眉從幽靜的樹林里唱出嘹亮、婉轉又動人心弦的歌聲;吸滿廢氣的鼻子,竟不知道世間有幽蘭的香氣;被油膩與濃甜寵壞的味覺,嘗不出菜根野果清淡粗糙中深沉的甘美;更沒有品嘗過饑餓的滋味,當然也享受不到飽足的幸福。 在這本書中,徐仁修滿懷喜悅又惆悵的心情,記述了充滿野趣的童年生活,來與遠離自然的現代人分享他的“荒野鄉愁”。本書不僅是一本詩意盎然的新“朝花夕拾”,而且還是一本結合了影像與生態來展現臺灣四季自然面貌的科普書。讀者在獲得生物知識與生態常識的同時,能充分領略臺灣自然生態的四季面貌,臺灣*純真、*動人的美麗臉譜……請和徐仁修一起走進如詩如畫的大自然吧。
村童野徑 內容簡介
1,本書作者徐仁修是華人世界頂級荒野探險家(2013年下半年被美國《國家地理》雜志授予“杰出探險家”獎章)、生態攝影大師、《中國國家地理雜志》專欄作家、臺灣出版界*高獎——金鼎獎優秀圖書得主,其作品暢銷臺灣及海外華人群落。
2,本書首先是一部詩意盎然的新“朝花夕拾”。作者生長于臺灣新竹鄉村,成年后對兒時鄰鄉村童所踩出的荒山野徑里的各種動植物有著“美好的、濃得化不開的鄉愁”,因此在本書里采取定點透視的寫法,以季節為線索來分述一年中與“村童野徑”相關的各種經歷,從春寒料峭的早春開始,到歲末嚴寒結束,深刻記錄了臺灣農家*細致優美的容顏,表達了對土地真摯、樸素而濃烈的愛戀。本書深切關懷的正是現代工業化、都市化過程中人們日益關切的自然退隱、田園牧歌生活方式漸行漸遠的大問題,因而可成為所有對大自然和“鄉土中國”懷有美麗鄉愁之人的枕邊書。
3,本書還是**本結合文學與生態來展現臺灣四季自然面貌的科普書,是詩歌與影像的完美結合,詩與思的完美結合。它以一年四季的節氣來編排登場的生物圖片,結合新詩創作與生動有趣的自然生態解說,讓讀者在獲得生物知識與生態常識的同時充分領略二十余年間臺灣自然生態的四季面貌,臺灣*純真、動人的美麗臉譜,乃至億萬年來參與這塊土地成長、茁壯、豐富的無數生命!所有傾慕寶島荒野之“驚艷”容顏的驢友、攝影愛好者、環保主義者都可通過本書一解相思之苦。
4,本書暢銷臺灣8年。大陸首次重磅推出,版式考究,印制精美。
村童野徑 目錄
【緣起】尋找喜悅又惆悵的荒野鄉愁
【前奏曲】母親教我的歌謠
【開場】分享無限甜美的村童回憶
【春之一 春光序曲】早春
早春
金銀花 金銀花、九芎、山黃麻
大烏龜 烏龜不見了 臺灣的烏龜
【春之二 盎然春色】暮春
暮春
藍鵲的英姿
星星蟲 神秘的螢火蟲 夜里的發光一族
遠足
鳳眼蓮 布袋蓮
牧童基地 野牡丹 山坡上常見的植物
【夏之一 夏日野趣】初夏
初夏
大地歌手 夏日蟬鳴 蟬的一生
與蜻蜓斗智 常見的蜻蜓
攀木蜥蜴 攀木蜥蜴
補鍋!補鍋!——白腹秧雞之歌
月桃花宴會 與生活關系密切的月桃 月桃的花
【夏之二 夏末時光】炎夏
炎夏
空中的野臺戲
野薔花 野薔花
與蛇相遇 臺灣的蛇
水神之花——臺灣萍蓬草 臺灣萍蓬草
夏末蟲聲 鳴蟲一族
大蛤蟆 被捕捉食用的蛙 本土的大型蛙類
【秋之一 秋日風情】立秋
立秋
鐮刀手螳螂 螳螂
村童的寵物——蓋斑斗魚
村童與伯勞魚——悄悄話之一
村童與伯勞魚——悄悄話之二 紅尾伯勞、棕背伯勞
撈蚌
七彩云 多變的云彩
蜻蜓與淚水 薄翅蜻蜓與杜松蜻蜓
【秋之二 秋之絮語】晚秋
晚秋 常見的禾本科植物
再會了,彩蝶 彩蝶
老蟾蜍 其貌不揚的蟾蜍
秘密花園 村童的零嘴
寂寞的相思樹 相思樹與木炭 相思樹的花與種子
【冬之一 冬藏時節】立冬
立冬
稻草人
人面蜘蛛 人面蜘蛛 蜘蛛的身體構造 社群性的蜘蛛
野地里的鉆石
小老鼠
無患子 無患子 無患子的功用
【冬之二 冬日漫步】冬至
冬至 多功能的稻草
大山背
大卷尾之一
大卷尾之二 大卷尾打老鷹
土狗好友
親愛的老公雞
老水牛 牛
【寫在*后】童年感言
村童野徑 作者簡介
徐仁修,臺灣著名生態探險家、作家、攝影家和音樂家。1946年生于新竹,在美麗的芎林鄉村度過了與大自然親密接觸的童年生活,15歲開始野外游歷。大學畢業后,從事過八年農業專家的工作。此后,他拋棄世俗名利,深入臺灣地區的高山深谷探險,并走向島外探險旅行,足跡遍及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緬甸、老撾金三角地區,尼加拉瓜,美國西部國家公園,澳大利亞,巴西亞馬遜河和中國大陸。徐仁修的作品文筆優美,富含對人文與土地的思考,配以攝影和真實的蠻荒經歷,暢銷臺灣及海外華人群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多次獲得各類大獎,如,臺灣出版界最高獎——金鼎獎優秀圖書、《聯合報》每周新書金榜、《聯合報》小說獎、吳魯芹散文獎等。
- >
唐代進士錄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經典常談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自卑與超越
- >
巴金-再思錄
- >
山海經
- >
月亮與六便士